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本溪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共产党人的角度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该阐述(       

    ①设计了人类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下列选项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     

    ①增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增长力

    ②激活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③增加政府补贴,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④通过减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3、2022年10月20日,英国时任首相特拉斯因颁布激进经济计划导致市场剧烈动荡,引发议会反对党和她所属保守党党内的强烈反对,于是黯然辞职。10月25日,保守党新党首苏纳克接受国王查尔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这表明(       

    ①当英国议会对首相不信任时,唯一的结果就是只能首相下台

    ②英国首相受到议会的监督,必须对议会负责

    ③英国政府首脑需要提请国王任命

    ④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这不仅是20世纪伟大历史事件,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③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实现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近年来,上海宝山区泾桥新村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各项工作,带动多方力量参与,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提升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践行党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打造了社区自治共治的幸福家园。关于泾桥新村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加强了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的思想领导重要作用

    ②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形式,充分激发了居民的自治活力

    ③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立场的有力体现

    ④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有效保障了社区居民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已经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没有中国繁荣发展的今天。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行”,在当代中国的根本表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

    C.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D.是激励全国各民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 7、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除夕夜,央视春晚节目《只此青绿》一舞惊艳神州,寓意赓续五千年的中华文脉汇入新时代澎湃洪流。立春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让八方宾朋领略中华文化大气象。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已被充分挖掘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交流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④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2023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把相关内容修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这一修改(       

    ①进一步明确了协商民主等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种渠道

    ②有利于人民政协准确把握自身性质定位,更好履行国家职能

    ③是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

    ④有利于人民政协准确把握工作原则,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下边漫画《超前意识》(作者:张书信)讽刺了某些党员干部(     

    ①没有求真务实、不尚浮华的作风

    ②没有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担当

    ③不看实际效能,只管个人名利

    ④不顾群众实情,不管群众意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根据党中央部署,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确保实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为此,我们应该(       

    ①辩证分析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

    ④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     )问题。

    A.动力

    B.不平衡

    C.内外联动

    D.公平正义

  • 13、某市面对农村资源资产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市场经营主体缺乏等问题,通过创办强村公司,村集体以完全市场主体从事开发经营活动,促进资源连片开发,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实现了“强村”带“民富”的共富目标。该市的成功探索启示我们(       

    ①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状况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勇敢面对挫折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群众观点是党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2022年我国对5个特困行业企业、17个其他行业的困难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实行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对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纳费款有困难的,实行可自愿缓至2023年底前缴费政策。该政策的实施(     

    ①表明我国已建立公平、可持续的高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②彰显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方面的优势

    ③有助于缓解部分困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压力

    ④有利于增加就业、改善和提高企业职工的生活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国家将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这告诉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①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 

    ②坚持两点论,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④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商务部把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下列对其相关举措推导正确的是(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底线→增强消费预期

    ②实施价格临时补贴→降低物价→提升居民实际购买力

    ③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提升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活力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银行贷款利率→降低消费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客货站场开发运营、浮动票价机制等改革举措。改革成效十分明显:国有铁路企业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自负盈亏的营利动机更充足;多元资本的涌入倒逼铁路企业调整经营战略,形成了自主、灵活、优质优价的浮动票价机制,引导平衡客货流和车辆运输能力,提升运输效率……这说明(       

    ①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④对生产关系的优化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 18、在改革开放走过40周年之际,小波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

    B.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新闻纪录片

    C.近景村民老刘听说“乡村建设行动”即将启动,笑得合不上嘴

    D.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 19、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义乌考察时强调,义乌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义乌历届市委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危中寻机,困中破局,积极探索推动转型升级,带领着义乌人实现了从“买卖全国”向“买卖全球”跃升。这部人民创业史,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这表明(       

    ①“买卖全球”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③人民要把国家梦想融入到个人理想中

    ④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上述材料说明(       

    ①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这表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①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超越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预见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③与时俱进,是随着时代、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④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观点是(     

    A.“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与“存在即被感知”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无不可认识之物”

  • 23、2021年8月《改革开放简史》首次出版。该书准确、简明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壮阔实践史,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通过该书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4、2022年6月10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在江西井冈山举行。会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实践、扎根中国大地,提出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②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④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7年1月20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举行,特朗普在众人的见证下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材料一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是指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本次大选除选举总统和副总统外,还将改选34名国会参议员、全部国会众议员以及部分地方官员。当地时间11月8日,美国大选举行全民投票,同时举行参众两院议员选举。国会选举结果显示,共和党保持在国会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

    材料二  在本届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为了击败对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邮件门”、“晕倒门”、“录音门”、“性丑闻”等层出不穷。相互谩骂、人身攻击、威胁和恐吓等现象,多次上演,使人大跌眼镜。昔日的朋友,在竞选中成为仇敌,竞选结束后,双方又握手言欢。

    (1)美国的总统大选和国会选举体现了美国的哪些政治制度?

    (2)结合材料一和二,谈谈你对美国总统大选的认识。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学得一手“屠龙绝技”,却为天下笑,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规划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你是否赞同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28、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进人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将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材料: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夸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勾画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_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的又一次庄严宣示,传递若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大党胸怀,体现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征程上的中国主张,是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中国人民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也源于对人类前进命运的深刻洞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若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明天。

    (1)结合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的必要性。

    (2)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应怎样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 29、材料一  有专家指出,长江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要让长江流域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谐度和持续度。只有文化这一软资源、智力资源、历史资源、非物质资源、创新资源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才能通过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和人的品质、创新经济,减少对物质的消耗,使经济社会得到平衡,人地关系达到和谐。

    1)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角度,阐释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二  文艺创作彰显中国精神,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像,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彰显中国精神,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从当代社会中感人的事迹、典型的人物中寻求丰富的素材,在文以载道的意义上呵护和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彰显出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要普及和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能够增强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在立足中国文化意境、文化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艺,形成世界性的视野。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艺创作应怎样彰显中国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