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兴安盟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kuā)  羁()  朝cuì)  蕙xiāng

    B.chǎi)  谣zhuò)  规ju)  侘chì

    C.)死  zhì)鸟  攘guó)  方yuán

    D.zhèn)车  )荷  )岌  shū)丘

  • 2、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① 离不开酒。 ②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 唐代文人之醉酒, ④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

    总是

    如果

    /

    但是

    从而

    B

    总是

    倘若

    那么

    /

    所以

    C

    如果

    /

    固然

    而且

    因此

    D

    与其

    所以

    虽然

    反而

    /

     

     

    A. A   B. B   C. C   D. D

  • 3、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倾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槃永生的佛教思想

    B. “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

    C.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 “安得广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

    B. 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C. 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只有聊胜于无的人才能进入那些房间。

    D.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 5、“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又称为“生态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有些传统建筑材料中会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相关污染物,这些物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这些物质很容易散发出来,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生态建材除了具有屏蔽有害辐射物质的功能,还有保温性好、节能效果显著等特征,还能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和控制。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化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类型,将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科学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以提高墙体结构设计水平、维护结构设计水平、防水结构设计水平、门窗结构设计水平以及保温结构设计水平。

    在建筑工程的墙体施工期间,经常用到混凝土结构。但是普通混凝土材料无法达到建筑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新型建筑墙体材料不断涌现,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常规混凝土与新型混凝土性能对比

    材料类型

    导热系数(W·m-1·k-1

    材料密度(kg·m-3

    孔径(mm

    普通混凝土

    1.64~1.75

    2000~2700

    ~

    加气混凝土

    0.12~0.24

    400~900

    0.2~0.9

    泡沫混凝土

    0.09~0.35

    400~1700

    0.6~2.1

    模网混凝土

    0.07~0.4

    1400~1600

    0.7~2.2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1)加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原料主要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硅砂,另一种是粉煤灰,通过将它们与石灰、石膏、水泥等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并置于高温环境下进行蒸压养护处理即可成型。根据相关资料,加气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保温性和隔热性,以及较强的抗裂性和抗渗透性,可以提升建筑承重性能以及保温、隔热性能,因此加气混凝土砌块不止可以作为建筑材料,还作为一种常用的维护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除此之外,由于该材料自身密度较小,还可以起到节约原材料使用量的作用,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环节的能量消耗、减少污染创造良好的条件。(2)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在具体的制作中,主要用到了专用发泡剂,并采用机械化控制方式,对发泡剂进行处理,使其与水泥浆能够充分混合,然后,借助泵送系统,进行现场浇筑施工或模具成型,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养护,最后形成。泡沫混凝土用到的专用发泡剂含有大量的气孔,这些气孔具有封闭性,因此泡沫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耐火性强等特征。但是,泡沫混凝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抗裂性低、吸水性弱、强度不足等,因此,在日常应用中,技术人员要从发泡剂、工艺流程等环节出发,对泡沫混凝土性能进行不断改进。(3)模网混凝土。模网混凝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住宅建筑工程中。模网混凝土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借助蛇皮网孔,在搭建好的三维空间网架的基础上,现场组装,用混凝土浇筑。

    (摘编自张海昆、李杨红《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的对比及应用》)

    材料二:

    美国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学院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类似变色龙的建筑材料,它可根据外部温度改变其颜色,吸收或释放热量。在炎热的天气里,这种材料可释放出高达92%的红外线热量,帮助冷却建筑物内部;在较冷的天气里,这种材料只发射7%的红外线,有助于建筑物保温。

    据估计,建筑物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0%,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0%。大约一半的能源足迹归因于室内空间的供暖和制冷。此前已开发出辐射冷却材料,通过增强发射红外线的能力来帮助建筑物降温,还有防止在寒冷气候下发射红外线的保温材料。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可燃的“电致变色”建筑材料,它包含一个可呈现两种构象的“层”:保持大部分红外线热的固态铜,或发射红外线的水溶液。在任何选定的触发温度下,该设备都可使用少量电力,通过将铜沉积到薄膜中或剥离铜来诱导状态之间的化学变化。该设备在金属和液体状态之间快速且可逆地切换。研究表明,即使在1800个周期后,其在两种构象之间切换的能力仍能保持。

    研究报告称,在一栋普通的商业建筑中,用于引起材料电致变色的电力不到建筑总用电量的0.2%,但可节省建筑每年供暖和制冷消耗能源的8.4%

    通常的智能建筑,是利用计算机或通信技术为住户提供管理和服务,还没有“智能”应用在建材结构上的报道。本次研究通过一种可切换的新材料为建筑物降温或升温,虽然这种材料还需要后续一些其他数据来佐证它的实用性及安全性,但它是智能建材领域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摘编自2023128日《科技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生态建材不仅更绿色环保,还具备传统建材不具备的特性。

    B.泡沫混凝土的制作技术还不成熟,现在还不能投入使用,需要对其进行不断改进。

    C.建筑材料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来改变其外部温度和颜色,是对变色龙的仿生利用。

    D.能为建筑物降温或升温的新材料,虽不具备实用性及安全性,但仍是有益的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建材是充分利用了清洁生产技术而制造的无毒无害且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建筑材料,包括加气混凝土等。

    B.三种新型混凝土中,模网混凝土在应用方式上与其他两种完全不同,加气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范围更广。

    C.室内温度的控制与调节是影响建筑物能耗的重要方面,许多科学家都在尝试通过研制新材料来解决这一难题。

    D.利用计算机或通信技术为住户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建筑,如果加入新型智能化建材,其智能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3】以下选项中,不符合现代环保理念且不属于新科技建筑材料的一项是(     

    A.储量丰富,可大量开采,具有保温、隔热、吸声、防震等优良性能,且被大量用于房屋建筑的石棉。

    B.以平板玻璃或瓶罐碎块为原料,加入发泡剂粉碎混匀,再经高温熔化发泡、退火,制成的无机玻璃。

    C.用含有防水蜡质细胞膜质的小麦秸秆,利用其含硅量较高、腐烂速度慢等特点而制成的秸秆砖。

    D.加入陶粒、膨胀珍珠岩等原料制作的,隔水性好、强度高、重量轻、耐热耐火的轻骨混凝土砌块。

    【4】与普通混凝土材料相比,新型混凝土材料在绿色环保方面表现更有优势,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与生态建材通过自身物理特性实现节能降耗不同,“电致变色”智能建材是如何实现节能降耗的?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

    (1)________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二章》)

    (4)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5)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论语七则》)

    (6)______,燕尾绣蝥弧。(卢纶《塞下曲》)

    (7)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间词话》)

    (8)_______________,勇忮而不成。 (《庄子 齐物论》)

  • 8、念奴娇·过洞庭

    (1)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想起在岭南光明磊落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设想自己做主人,请万象作宾客,纵情豪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杂说(四)》中,讽刺了不知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却拿着马鞭对着千里马妄说“天下无马”。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渐渐停歇后,于沉寂中蕴含着千言万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客人感慨只能驾着小船,互相劝酒消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空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子答客之语,令人超然物外,忘怀得失,欣然洗盏更酌,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两句,间接写出了主客一番豪饮,极尽游赏之乐的情景。

    (2)荀子在《劝学》中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道理时,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______”却“______”,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

    (3)《逍遥游》中,庄子运用类比的手法写________只需带上三餐的干粮,返回时________,但要到百里、千里之外去,却要准备充足的粮食才能成行,说明了鹏鸟须“之九万里”方能“南为”的道理。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生南浦

    (元末明初)张以宁

    广州南汉王刘鋹故宫,铁铸四柱犹存。周览叹息之余,夜泊三江口,作一词。

    海角亭前秋草路,榕叶风清,吹散蛮烟雾。一笑英雄曾割据,痴儿却被潘郎误

    宝气消沉无觅处,藓晕犹残,铁铸遗宫柱。千古兴亡知几度?海门依旧潮来去。

    (注)①南汉王刘鋹(chǎng):五代十国时的一个末代君主。南汉建都广州,刘鋹958年即位,971年降宋。②英雄:指南汉开国之主刘䶮(yǎn)等割据者。③痴儿却被潘郎误:痴儿即昏庸无能的刘鋹,潘郎指南唐曾作书劝刘鋹降宋的潘佑。

    1上阕“误”字代“痴儿”设辞,在俏皮幽默中透出一股______之意。

    2本词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历史兴亡之感的?试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过秦论(中)

    贾谊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段,令不行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观其政。夫寒者利裋祸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智,而暴乱之奸止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过也。

    (有改动)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面称帝,以四海   养:供养

    B.强侵弱,众寡   暴:暴利

    C.既元元之民得安其性命   冀:希望

    D.天下 礼:礼待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五霸既殁,令不行天下   奋臂大泽而天下响应者

    B.天下莫不引领观其政   百姓困穷主弗收恤

    C.故先王见始终变   是二世过也

    D.使各反乡里   则不轨之臣无以饰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B.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C.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D.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一段回顾历史指出秦统一天下是得民心、顺天意的;第二段指出秦失天下的根本原因;第三、四段以秦二世为例,正反对比,突出秦二世之过。

    B.本文指出取天下与守天下都应施行仁义,反对统治者“废王道”“以暴虐为天下始”的行为,并强调秦速亡的罪魁祸首是秦二世。

    C.贾谊作为士大夫,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客观地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农民起义的力量。

    D.《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文,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本文也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且句式富于变化,不显得单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2)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

    (3)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节目《我们民谣2022》中,陈粒哽咽分享了一段自己看完优秀演出后的经历:“今天我又‘去世’了,就是好听‘死’我了”,诗人西川看到她的感慨后,好心劝诫陈粒说话要懂得避谶。

    “谶”的含义是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应用于谈及预示自己或他人“死亡”的语境中,而避谶,就是避开不谈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陈粒说,“西川(把它)总结为死亡情结。所以我邀请大家和我一起以后说话避谶,尊重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生命。谢谢西川救我一命。”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