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写。
假如你当时在林园园和李丽身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狗 一(____)马 一(____)鸟
3、按要求填一填。
(1)表示数量少。
一______筷子 一______花 一______人
(2)表示数量多。
一______筷子 一______花 一______人
4、请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1.火:( )( )( )
2.土:( )( )( )
3.讠:( )( )( )
4.扌:( )( )( )
5、查字典填空。
(1)“遇”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这个字的第三笔是________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_____。
(2)“望”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__画,读音是_____________。“望”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向远处看;②观察,察看;③探望;④盼头,希望。在“一望无际”一词中,“望”应选第_____________种解释。
6、拼一拼,写一写,看谁写的字宝宝最漂亮。
情yì 熬yào
购mǎi
撑sǎn
mín zú
随biàn kǎo
鸭 qián cái
yóu dì
员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只能变成雨、冰雹、雪。 ________
【2】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________
【3】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________
【4】青蛙吃害虫,我们要保护它们。 ________
8、我会根据课外阅读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夏天的三种快乐》讲述的三种快乐分别是:真正的发现,战胜自己,带给别人快乐。( )
【2】《七色花》讲述了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六个愿望。( )
【3】《神笔马良》讲述了苦孩子马良用神笔帮助穷苦百姓,惩治坏人的故事。( )
9、判断课文内容的对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
②寒号鸟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懒惰,要得过且过。 (_______)
③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南边像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月潭。 (_______)
④“穿”的部首是“宀”,除去部首还有六画。 (_______)
10、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
【2】“极”字共有7笔,第5笔是横折折撇。(____)
【3】“龙”字是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撇。(____)
【4】“藏、种、乐、转”都是多音字。(____)
【5】“霜、雪、雹”都是“雨”字头的字,都和天气有关。(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国山河美如画
山,高得望不到顶,
一座座大山手牵着手,
重重叠叠,立地顶天。
地,大得望不到边,
一条条大道相互交叉,
把大地分成了一块块。
海,宽得望不到边,
渔船撒网,星星点点,
水鸟拍打着翅膀掠过水面。
祖国的山山水水看不完,
祖国的山山水水美如画。
【1】这样的词我也会写。
一座座
重重叠叠
【2】“一座座大山手牵着手,重重叠叠,立地顶天”运用了__________(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国的山水多又美,你知道哪些名山和美水呢?试着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我能行。
音乐疗(liáo)法
牛伯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经常失眠(mián)。它的儿女们把它送进了“音乐医院”。牛伯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不一会儿,病房里响起了轻柔的音乐,牛伯伯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百灵鸟护士进来问:“睡得好吗,牛伯伯?”牛伯伯高兴地说:“好长时间没有美美地睡上一觉了,你们给我施了什么魔(mó)法?”“哪有什么魔法呀,是音乐帮的忙,音乐能放松神经,促进血管和内分泌(mì)系(xì)统(tǒnɡ)正常工作,对很多病都有疗效呢!”
【1】这段话共有____句话。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的音乐 (____)地说 (____)神经
【3】牛伯伯因为____,所以住进了“___医院”。
【4】牛伯伯说的“魔法”指的是 。它有哪些作用?在文中找一找,用“ ”画出来。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dé děi)造一杆(ɡān ɡǎn)大秤(chèn chènɡ),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dǎo dào)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在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 ) 重——( )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大象的 。这句话把大象的身子比作 ,把腿比作 。
5.读句子“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想一想,去掉这句话中带点的词“才”可以吗?为什么?
6.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 、 、 。
14、阅读。
青蛙看海
青蛙很想看看大海。雄鹰对它说:“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天啊,这么高的山!我怎么上得去呢?”青蛙很失望。这时,一只松鼠跳到
它面前问:“你想看海吗?”
“想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
跳上了一个台阶
“这有什么难的”青蛙跟着跳了上去。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说。
于是,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不知不觉,它们到达了山顶。
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1】在文中的“”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我怎么上得去呢?”这句话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能上去。
B.我上不去。
C.我怎么才能上去?
【3】仿照例句,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
例句: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造句: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
A.遇到困难要动脑想办法。
B.只有不怕困难,一步一步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15、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猴戴眼镜
①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看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féng)补(bǔ)衣服,它就问这是为什么,妈妈和奶奶都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②一天,小猴戴上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晕(yùn)眼花,差点摔(shuāi)跤(jiāo)。它大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③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需要戴老花镜;妈妈戴的是近视镜。”
④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小猴的妈妈需要戴______。小猴戴上妈妈的眼镜,觉得________。
【3】体会第②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应读出( )的语气。
A.高兴 B.疑问 C.生气 D.平静
【4】读②自然段,我能够联系上下文,猜出“头晕眼花”的意思( )
A.路不平,容易摔跤。 B.头发晕眼发花。 C.走路模糊。
【5】这篇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 )道理。
A.小猴不能戴奶奶和妈妈的眼镜。
B.妈妈批评小猴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C.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6、认识他们
(1)曹冲是______的儿子,才______岁。
(2)玲玲的______要参加评奖。
(3)露西给爸爸写了______封信。
(4)小儿在________钓鱼。
(5)妈妈是在__________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
17、给字注音。
锋( ) 蜂( ) 蜜( ) 幕( )
扫( ) 炒( ) 抄( )
18、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雪孩子变成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道路左边挺立着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______________连忙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下面的黄山旅游海报,选一选。(填序号)
(1)这张海报宣传的是黄山“四绝”中的( )
①奇松 ②怪石 ③云海 ④温泉
(2)云海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仙境。如果要为“黄山云海”设计广告语,你认为下面哪些合适?( )(多选)
①黄山云海,美不胜收。 ②黄山自古云成海。
③黄山云海,人间仙境。 ④黄山奇松,大自然的杰作。
20、写话
学写留言条。
7月5日下午东东到小华家来还书,可小华没在家,他把书交给了邻居王奶奶,请她转交给小华。请你帮东东写一张留言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