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汉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j______ w______ ____ū zh_____
尖 歪 粗 张
2、我会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太阳底下_____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_____
2.广场上_____跳舞的人真多啊_____
3.你能把墙上的角弓拿下来吗_____
3、比一比组词。
份_______ 客_______ 坡_______ 起_______ 城_______
粉_______ 容_______ 波_______ 赶_______ 诚_______
4、填空。
1.“穿”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
2.“及”的读音是________,第二画是________。
3.“年”字的笔顺: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豪言____语 不言____语 ____言片语
三言____语 ____言万语 ____言寡语
____言自语 ____言蜜语
1.弟弟坐在角落里_______,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2._______也表达不完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他_______就说清了这件事情的起因。
4.我们不要相信坏人的_______,小心上当。
6、我会拼,在拼音下面写出汉字。
hái zi jí shí duì qí chèng gǎn shēn chù
7、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坐井观天”指坐在井沿上看天。___________
【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非常多。___________
【3】《我是什么》一课中,“我”是水。___________
【4】《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甫。___________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窗”字是上下结构,它的偏旁是“宀”。( )
【2】“头发”的“发”还读“fā”,组词“发生”。( )
【3】“闭”字去掉偏旁还有4画。( )
【4】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是因为妈妈太累了。( )
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从《树之歌》中我们知道了: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______
【2】曹冲七岁的时候就想出了称大象的方法。______
【3】《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之涣。______
【4】从《小蝌蚪找妈妈》中我们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它会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______
【5】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______
10、在你认为对的句子后的括号里打上“√”。
“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
(1)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 )
(2)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
(3)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 )
11、阅读短文并完成填空。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2】“准”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准许;②准确;③一定。你能正确地找到下面句子中的“准”字的不同含义吗?(填写序号)
(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 (_____)
(2)老师批准我成为他的小助手了。 (_____)
(3)我们家的钟走得特别准。 (_____)
【3】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
A.葡萄种的地方。
B.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C.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12、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之一。
长城很大,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有13000多里。长城很牢固,城墙高8米到
10米,宽5米到8米,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长城全部用砖筑成。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起来的,当时主要用来军事防守。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长城是 建造的,它的作用是 。
13、阅读理解。
小鹰对老鹰说,它将来准备做一番大事业。
①“什么样的大事业呢?”
②“我要到全世界去旅行,飞遍人们没有去过的地方。”
③“好的,你努力锻炼吧!”
从此,小鹰果然常常在练习飞翔了。糟糕的是,它除了飞翔以外,什么事也不愿做,什么事也不屑做。
一天, 老鹰对小鹰说:“我们一道出去觅食吧!”
“妈妈,你自己去好了,我是不愿做这些事的。”
“为什么?”
“妈妈,你总爱用这些小事来麻烦我!你不是鼓励我努力学习,将来去全世界旅游吗?”
“是的,孩子!”老鹰回答道,“不过,要是你连自己的吃食也不会找的话,那你的理想始终是个气泡,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那样,你飞出去的第一天就会挨饿,第二天就飞不动了,而第三天,你就会饿死的!”
拒绝做小事情,看不起日常劳动的人,应该从这个故事里吸取教训。
1.读词语,理解词义。
(1)“什么事也不屑做”,“不屑”的意思是( )。
A.认为不值得做 B.轻视
(2)“我们一道出去觅食吧”,“觅”的意思是( )。
A.喂 B.找
2.文章前半部分中标有序号的话都是谁说的?
①是 说的。 ②是 说的。 ③是 说的。
3.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14、我能阅读短文做题。
五岁那年的夏天,我跟着妈妈到乡下舅舅家去。那个村的西面、北面都是连绵几十里的山。山上树木茂密,山间溪水哗哗,山下是一片绿绒似的稻田,田边是一片碧绿的荷塘。
( ),这里到处是人们劳动时的欢声笑语。( ),这里虽然很黑,但是很有意思,青蛙、纺织娘和其它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小夜曲。
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讲了山上的_________、山间的________、山下的________和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缺少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填什么最恰当?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4】文中画“ ”的句子将“青蛙、纺织娘和其它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比作______,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15、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靠自己
①小蜗牛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②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
③小蜗牛又问:“毛虫姐姐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④妈妈笑着说:“因为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⑤小蜗牛刨根问底:“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更不会变成蝴蝶,那他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⑥妈妈耐心地回答道:“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地,大地会保护他啊!”
⑦小蜗牛哭了:“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⑧妈妈安慰他说:“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1】文中小蜗牛一共问了______次问题?用“____”在文中画出说明蜗牛背壳原因的句子。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硬又重 又( )又( ) 又( )又(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毛毛虫靠______保护自己;蚯蚓靠______保护自己;蜗牛靠______保护自己。
【4】“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读了蜗牛妈妈的话,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早晨 公园 跑步 小明 在(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照样子写句子)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一朵美丽的白云。
天空飞过一只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_________像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写句子。
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不见了。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19、按要求写句子。
1.乌云把太阳遮住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有时候离我们很近,有时候离我们很远。(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 保护 大事 动物(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妈妈一边唱歌,一边做饭。
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
秋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