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补充词语。
绚丽( )( ) 兴致( )( ) ( )人注( )
( )( )不舍 ( )( )力尽 揠苗( )( )
2、读一读,填一填。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叫《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这类故事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我还知道这样的故事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太阳、___、___。
3、填空题。
1._________皆图画,___________不文章。
2._________欲,勿施_________。
3.危楼_________,_________摘星辰。
4.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铅笔一( )大马一( )桌子
一( )鸭子一( )画家一( )尾巴
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今天你在家吗(____)
2. 屋子里真冷(____)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____)
3. 风娃娃长大了(____)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____)
6、看拼音, 写词语。
7、判断选择,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冒”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曰”字。( )
【2】“炒、烤、煎、煮”这些字带有“火”或“灬”,大多跟火有关;“补、袜、衫”都带有“衤”,大多跟衣服有关。( )
【3】大树是天然的指南针,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南方。( )
【4】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
8、《日月潭》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
9、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四十二个节气。( )
【2】“窟 、窿、 窑、 窄”带偏旁“穴”,多与“房屋”有关。( )
【3】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
【4】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 )
【5】《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中最后禾苗长得很茂盛。( )
【6】《小马过河》中的小马最终过了河,最终得出结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深,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浅。( )
10、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相传,鲁班因为小草割伤了手指而得到提醒,发明了锯。(_______)
【2】《曹冲称象》中,聪明的曹冲利用石头称出了大象的体重。(______)
【3】课文《狐假虎威》中,“大摇大摆”是形容老虎的。(______)
【4】我们可以按照风娃娃来到了田野、河边、广场这样的顺序来讲《风娃娃》这个故事。(______)
【5】枫叶在秋天会悄悄变红,松柏一年四季都披着绿色的衣裳。(_______)
【6】默读课文时,我们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_______)
【7】“巨”的第二笔是竖折。(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珠儿,晶晶亮,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太阳听见了,说:“露珠儿是什么样?让我看看。”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太阳呆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
【1】太阳听见________(谁)在唱歌,太阳想看看________(谁)的样子。
【2】补充句子,并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
露珠儿,晶晶亮,好像________挂在小草上。
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
【3】露珠儿不见了,是因为( )
A.太阳出来了。
B.露珠儿掉地上了。
12、快乐阅读吧。
三棵樱桃树
列宁小时候,家里有一个果园,种着苹果、樱桃和其他果树。
列宁和他的哥哥、姐姐经常在果园里劳动。有一年夏天,母亲指着凉亭旁的三棵樱桃树说:“孩子们,我知道你们爱吃水果,但这几棵树上的呆子,在7月20日以前,别去动它。”孩子们都答应了。
过了一些日子,列宁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做客,他看到长在凉亭旁边的三棵樱桃树,上面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惊奇地问站在身旁的列字:“你们不爱吃樱桃吗?”
列宁微笑着说:“我们很喜欢吃,但我们答应了要到7月20日,父亲过生日的时候再吃。”
这位朋友听了,竖起大拇指,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1】我能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时常—______ 惊讶—______ 称赞—______
【2】短文哪里写了不能吃凉亭边樱桃树上的果子的原因?( )
A.第1自然段
B.第2自然段
C.第4自然段
【3】父亲的朋友竖起大拇指、喷啧赞叹的原因是( )
A.列宁家果园里的果子很好吃
B.他认为列宁家的孩子们非常懂事
C.他认为列宁家几个孩子很爱劳动
【4】你认为孩子们还有哪些地方值得表扬?请你夸夸他们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让人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这一段有____话。
【2】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用“﹏”在文中画出。
【3】战士们再也不藏朱德的扁担是因为他在扁担上写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朱德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14、 祖国的宝岛——台湾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岛,它像一片叶子盖在祖国大陆的东南海面上,这就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晴天,站在大陆海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岛上的云雾。台湾有“米的世界”“东方糖库”“水果之乡”等美名。它的山岭上,林木茂密,四季长青;地下有几十种矿产,台湾四周还有丰富的海产品和海底矿藏,它真是祖国的宝岛。
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是我们同心相连的骨肉同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相信祖国统一的日子一定会来到。
【1】台湾岛是我国第______ 大岛。
【2】台湾有“ ” “ ” “ ”等美名。
【3】台湾人民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下图中用你喜欢的颜色标出“台湾岛”。
15、阅读短文。
自然界的时钟(节选)
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向你点头。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展现它的美貌。夜幕降临,夜来香不声不响地散发出它的香味。
植物知道时间,动物也有这种本领。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躲在地洞里的田鼠开始活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田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了。
【1】读一读,比较两句话有何不同。
五点钟,野蔷薇开了。
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
【2】第 1 自然段写了_______种花儿的开放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
【3】“动物也有这种本领”中的“本领”指的是__________。
【4】上面两段话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
16、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1.例: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这么简单的题还会出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的荷叶上滚动着________________的露珠。
17、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2)________好像________
(3)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
18、小林经常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重点句子品析。
1.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请你发挥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