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较( ) 复( ) 著( ) 因( )
饺( ) 夏( ) 者( ) 困( )
2、比一比,再组词。
诗________ 笼________ 银________
寺________ 龙________ 很________
3、改写句子 。
(1)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2)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3)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4)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4、把句子写具体。
(1)(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空中飘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云。
(2)(___________________)的草地上生活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牛羊。
5、把下列汉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l______旅 d______登 c______翠
______òng重 ______áo遥 ______èn趁
6、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dù pí zhī shi hǎi yánɡ bànɡ wǎn
jiù shì nǚ hái kuān ɡuǎnɡ tiào ɡāo
7、回忆课文内容,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动脑筋。______
【2】玲玲很难过,是因为水彩笔把画弄脏了。______
【3】小作者感受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美丽,好温柔,感受到妈妈好累。______
8、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真可怕”。(______)
【2】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秧”,我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______)
【3】“秋季里,稻上场”中的“场”的读音是“cháng”。(______)
【4】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______)
【5】《雪孩子》一课中,是小猴救了小白兔。(______)
9、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于、爪、央、年”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时,部首都取它们的第一笔。( )
【2】科学考察船、消防车、油轮都是在水里运行的。( )
【3】“老虎被蒙住了”句中“蒙住”的意思是吓住、骗住了。( )
【4】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是因为它勤劳;寒号鸟冻死在寒冷的崖缝里,因为他太懒惰。( )
【5】《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不能斤斤计较。( )
【6】我没带铅笔时,会和同桌商量说:“给我一支铅笔!”( )
10、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曹冲才七岁。”“才”是“仅仅”的意思,表明曹冲虽然年纪小,但是很聪明。 ____
【2】大臣们的办法比曹冲的妙,一杆秤就能解决问题。 ____
【3】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认识了乖巧懂事的曹冲,爱动脑筋的露西。 ____
【4】露西前后写了三封信,其中第二封信写得特别好。 ____
11、我会读故事,并回答问题。
快乐的彝(yí)族年
11月过年是我们彝族的风俗(sú)习惯。
回到故乡的那天,正是我们的新年。天下着大雪,冷得很。乡亲们要我和他们坐在地毯上,喝麦子酒,我刚喝了一口,就听见从远处传来一阵刺耳的猪叫声。姨妈告诉我,这是在杀年猪,她话音刚落,又从远处传来了“呜——呜——”的铜号声和锣(luó)鼓声。姨妈说,乡亲们晚上要跳舞了,这响亮的锣鼓声使宁静的村寨沸腾(zhài fèi téng)起来。
等到每家的晚餐准备好了,孩子们就开始成群结队,挨(āi)家挨户地去吃拜年饭。
酒足饭饱后,人们乘着酒兴来到大晒场,围着熊熊的篝(gōu)火唱歌、跳舞,还比赛斗牛。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跳起了我们彝族的“锅(guō)庄舞”。
当月上中天的时候,大家又举着象征光明的火把四处奔走,互相拜年,互相祝福,祝福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1】彝族年在_________(什么时候)过年。
【2】彝族的一种特色舞蹈叫“_________舞”。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彝族乡亲们过新年是在白天跳舞的。( )
(2)彝族乡亲们过新年时不能杀猪的。( )
(3)彝族乡亲们会在新年晚上举着火把四处奔走,互相拜年。( )
【4】请把“我”回家后参加(或遇到)的新年活动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填序号)
①唱歌、跳舞 ②举着火把,奔走拜年 ③吃拜年饭 ④喝麦子酒、杀年猪
【5】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呢?(至少写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仿佛对着天都峰不住的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怪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短文着重介绍了( )、( )两种怪石。怪石的名字都跟它们的( )有关。
【2】冠文有一个成语概括了短文中岩石的特点,它就是(____)。
【3】想一想:这篇短文在写法上与课文《黄山奇松》有哪些相似之处?试着把要点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我是一只小虫子(节选)
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 )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 )干净,把细长的触须( )得亮亮的。如果能小心地( )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这可是免费的特快列车呀!
【1】补充括号中的内容。
【2】填写词语。
(______)的触须 (______)的地方
(______)的草叶 (______)的特快列车
【3】画线句子“免费的特快列车”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一只小虫子,你还能想到其他有趣的事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骑白马的苍耳
刺猬先生向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他每天夹这个小本子,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有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子像个小炸弹,太阳一晒,果皮裂开,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的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颗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地上樱桃树苗就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悄地长出了两颗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了出了好多带刺的小苍耳籽。
小刺猬感到很奇怪,:“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的?”
小苍耳们看着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有只小白兔跑过这里。小刺猬发现,有三颗小苍耳籽,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兔的毛上了,小刺猬为自己的发现快乐的唱起了歌。
小苍耳骑“白马”,
没腿也能走天下。
告别妈妈和故乡,
快到远处去安家……
【1】读上面的童话,为植物妈妈选一选种子的特点。(填字母)
蒲公英( ) 凤仙花( ) 樱桃( )
A.撑着小伞 B.被动物吃掉再排泄出来 C.像个小炸弹
【2】小刺猬遇到的小苍耳籽浑身____,还把自己钩在____的毛上,这是小刺猬的新发现。
【3】读短文,判断正误。正确的画√,对错误的画×。
(1)文中小苍耳骑的“白马”,指的是真正的大马。( )
(2)小苍耳籽的模样和小刺猬长得很像。( )
15、读选段,完成练习。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用“____”画出描写周总理穿着的句子。
【2】从周总理穿的衣服上可以看出( )
A.周总理平时就这样穿,表现了周总理很朴素。
B.周总理特意穿上傣族服装,表现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
【3】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6、妈妈 姐姐 帮助 常常 干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连词成句。(别忘了加标点哦!)
1.懒洋洋 小花狗 楼梯上 地 趴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 有 池塘里 一朵 里 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柔 妈妈 的 睡梦中 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先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好在哪里,然后再仿写。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公园里的花都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例:妈妈的手机不见了,急得团团转。
同学们获得了流动红旗,高兴得__________________。
2.例: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如果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0、习作:
小朋友,你有哪些事情是和朋友们一起完成的,想一想把完成的过程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