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唯德学,唯__________,__________,当自砺。(《弟子规》)
(2)盛夏时节,我看到满塘盛开的荷花,不由得吟诵出了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接天莲叶无空碧,映日荷花__________。
(3)_________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__________。中午的时候它在__________,地上的树影正指着__________。(《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4)《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向我们介绍了航天员在宇宙飞船内睡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趣事。
(5)学习了《小毛虫》,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
(6)“春雨惊春__________,夏满芒夏暑相连。”背了《二十四节气歌》,我知道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还知道了这句话中第一个“春”指的是_________,二个“春”指的是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绝: 径:
孤: 翁:
3、照样子写一写。
奶白、( )、( )
鹅黄、( )、( )
枣红、( )、( )
墨绿、( )、( )
4、给“火”字大家族找朋友。
火——(烟)——( )( )( )( )
5、区别字组词。
迷( ) 状( ) 芬( )
谜( ) 壮( ) 分( )
6、看拼音,写词语。
gāo lóu | nián dài | yè kōng |
qīng shēng | pī shàng | shèng lì |
7、判断。(用“√”或“×”表示)
【1】“这件衣服,勾起了奶奶的回忆。”句中的“忆”,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忄”,再查除部首剩下的两画。“忆”在句中的意思是回想、思念。(______)
【2】“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都是描写雨的词语。(______)
【3】错点“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这句话出自《二十四节气歌》。(______)
【4】《大象的耳朵》一课,讲了大象听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的建议,最终把自己本来耷拉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______)
8、课文整体梳理。(在正确的后面画“√”)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
9、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错的打“×”。
1.小熊和松鼠吵架了,过了几天,小熊折了纸船,借纸船与松鼠和解了。(____)
2.1961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参加了,这让傣族人民感到很快乐、难忘和幸福。(____)
3.《敕勒歌》描绘的是北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____)
10、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巨大”的“巨”第二笔是竖折。( )
【2】“怕”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忄”,再查五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Q”。( )
【3】用“隹”和“鸟”作偏旁的字大多和鸟类有关。( )
【4】“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
【5】“欲穷千里目”中“欲”的意思是想要。(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_______)句话。
【2】文段写了猫的( )、( )、( )和( )。
【3】用“_____”画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5】你喜欢小猫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 )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 )的精神内涵( ),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 ),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
【1】利用部首查字法给加点的字注音,四个字的部首分别是 。
【2】这篇短文一共有__个自然段。
【3】天坛始建于_______年。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_________。
【4】天坛的“清”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阅读理解。
等妈妈
我趴在阳台的栏杆上,望着街上络绎不绝的人群,等妈妈下班回家。
天色渐渐昏暗,空气闷闷的,使人透不过气来。不一会儿,天上“沙沙”地下起了小雨。大街上出现了好多彩色的“大蘑菇”,有火红的,有天蓝的,有翠绿的,有紫色……多么美丽的“大蘑菇”啊!一朵朵彩色的“大蘑菇”在大街上穿梭。
啊,我看到妈妈了!那白底蓝花的“大蘑菇”,就是妈妈撑的雨伞啊!不一会儿,我听到妈妈上楼的脚步声,噔、噔、噔……我赶紧藏在阳台的门背后,跟妈妈躲猫猫。但是,如果妈妈看不到我,会不会着急呀?我正在想着,妈妈已经发现了我,我开心地扑上前去,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抱住我,亲吻我的脸颊。
我等到妈妈了,真高兴。
【1】文中的“噔、噔、噔”是形容妈妈上楼的________声音,文中的“沙沙”是形容_________的声音。我也会写与声音有关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穿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句子中画“ ”部分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同学们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地去食堂打饭。______
(2)太阳下山了,屋子里渐渐光线不足。________
【4】“我”在家等妈妈的心情变化是( )
A.焦急——调皮——开心
B.忧郁——兴奋——开心
C.低落——恶作剧——开心
【5】文中所说的“大蘑菇”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说街上出现了好多“大蘑菇”。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一说,妈妈下班回到家,你会怎样迎接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的确”中的加点字的读音是(dí)。
2.用“ ”画出爸爸说的话。
3.通过读选文,我明白了:爸爸教育孩子( )。
A.一块平平常常的糕,不用珍惜
B.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15、课外阅读。
食虫花
[苏联]比安基
一只蚊子在林中的沼泽地上空飞呀,飞呀,它觉得累了,想喝点儿水。它看到一朵花:绿色的细茎,细茎上部挂着白色的小铃铛,下部长着一片片深红色的小圆叶子,小圆叶子像小花盘一样丛生在细茎周围。小圆叶子上长着茸毛,茸毛上闪烁着亮晶晶的露珠。
小蚊子落在叶子上,伸过嘴去吸露水,可是露水是黏的,像胶水一样,把蚊子的嘴粘住了。
突然,茸毛全都动起来,像触手一样伸过来,抓住了小蚊子。小圆叶子合拢起来,小蚊子不见了。
后来,当小圆叶子重新张开的时候,小蚊子干瘪的躯壳掉在地上,花儿把蚊子的血都吸光了。
这是一种可怕的花,一种能食虫的花,叫作毛毡苔。它会捕捉小昆虫,并把它们吃掉。
(摘自《森林报》,有删改)
【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合拢——(______)
【2】食虫花是怎样抓住蚊子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3】读短文,填一填。
(1)“食虫花”叫______。
(2)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主要描写食虫花的外形,它有______的细茎,______的小圆叶子,小圆叶子上长着______。
【4】认真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食虫花上的露水是黏的,可以粘住蚊子的嘴。 (______)
(2)食虫花是用细茎上白色的小铃铛捕捉小昆虫的。 (______)
(3)食虫花捕捉小昆虫时小圆叶子是张开的,吃掉小昆虫之后,小圆叶子就合拢了。 (______)
(4)食虫花得名的原因是它能捕捉并吃掉小昆虫。 (______)
16、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例:熊猫爱吃竹子。 熊猫爱吃竹笋。
熊猫爱吃竹子,也爱吃竹笋。
青蛙能在水里生活。 青蛙能在地面上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 妈妈 漂亮的 一顶 帽子(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加点的字词写句子。
1.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下列词语造句。
安居乐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无天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门弄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一读
(1)我是一个勤劳的孩子。
(2)我家住在翠湖公园边的五号楼十二层。
(3)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凉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4)远山层层叠叠,山上翠绿的树林被秋风染成了黄色。
20、看图写话。
提示:看看图片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想一想,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