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
(1)读了《大象的耳朵》一文, 我知道大象的耳朵是用来____________。
(2)“春节到,_______,_______,放鞭炮。”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______,它在每年的______,在这一天大家都要__________。
(3)爸爸常说:“平时肯帮人,______。”所以,在生活中,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4)春天到了,看到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草,我会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
2、课本直通车。
①孩子如果__________长大,就得_________妈妈,_____________。
②杨树_________,榕树__________,梧桐树叶像____________。
③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以规矩,__________________。
⑤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______。
3、在句子后面的(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1.春风告诉我(_______)这是第一个迎接春天的花(_____)
2.爸爸(_____)什么叫春天(_____)
4、搭配不同的词语。
(_____) (_____) (_____)的眼睛
(_____) (_____) (_____)的头发
(_____) (_____) (_____)的小手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花香 千
万
中的 三
两
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cāng máng 的夜色,笼罩着辽阔的tián yě
。
(2)yāng miáo 喝饱了水,绿油油的,shén
气jí
了。
(3)官员们准备造一gǎn 大chèng
,chēng
一chēng
大象的重量。
(4)书,是zhī shi 的hǎi yáng
,有无穷无jìn
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书,是一艘chuán
,dài lǐng
我们驶向远方;书,是一wèi
正直的péng you
,总是gěi
我们忠告。多读书,新的一nián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
7、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______)
【2】日月潭的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______)
【3】中午,太阳高照,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______)
8、“奶”共五笔,第五笔是“横折折折钩”。( )
9、阅读学校图书馆墙上的“注意事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图书借阅注意事项 ①凭(píng)证借阅 ②保持安静 ③安全防火 ④保持清洁 |
【1】李小明带着借书证去图书馆借书看。( )
【2】亮亮和冬冬在图书馆看书,看到有趣的情节,哈哈大笑,还模仿故事表演起来。( )
【3】天天在图书馆里一边吃零食一边看书。( )
10、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画“√”。
1、“降落伞”这个词语中的“降”字,读音是“jiàng”。( )
2、蒲公英妈妈为孩子旅行准备了铠甲。( )
3、“观查”这个词的书写是正确的。( )
11、课外阅读。
南海明珠——海南岛
在我国南海的碧绿的海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多的橡(xiàng)胶(jiāo)园、椰(yē)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杧(máng)果、荔枝等,在不同的季节里成熟;海参(shēn)、螃蟹、大龙虾等水产应有尽有;铁矿(kuàng)、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南岛的中部,山上树木郁(yù)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水天一色,美丽壮观。清晨或傍晚的时候,你坐在沙滩的礁(jiāo)石上,面对大海,听着海浪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夕阳西下的美景,不禁会感叹:海南岛真美呀!
【1】照样子,补充词语。
碧绿 ________红 ________黄 ________白
【2】短文第1自然段中的“明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海南岛盛产苹果。( )
(2)五指山在海南岛的中部。( )
(3)海南岛风景优美,但气候炎热,不太适合生活。(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健康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练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流感期间戴口罩。
你拍三,我拍三,洗澡以后换衬衫。
你拍四,我拍四,消灭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有疾不能随地吐。
你拍六,我拍六,瓜皮果核不乱丢。
你拍七,我拍七,吃饭细嚼别着急。
你拍八,我拍八,勤剪指甲常刷牙。
你拍九,我拍九,饭前便后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脏的东西不要吃。
【1】“衬”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部,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____画,在文中组词为___________。给“衬”换个部首可以变成___________字。
【2】这首儿歌中提到了需要消灭的两大害虫,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读了这首儿歌,我们知道了( )(填序号)
A.吃饭应该狼吞虎咽
B.如果手不脏,吃饭前可以不用洗
C.脏东西不能吃
D.吃剩的瓜皮果核可以随手丢
【4】除了这首儿歌中提到的健康好习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健康卫生的常识呢?请你仿照儿歌的句式,写一句。
你拍___________,我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过去,把它捉住了。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睛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赶紧把它放了。
【1】用“ ”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
【2】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漂亮—(______) 喜欢—(______)
【3】“两只眼睛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这句话把蜻蜓的________比作________。
【4】“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但还是把它放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乐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乌鸦
乌鸦住在一棵大树上,它的邻居狐狸就住在树下洞里。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以后,觉得十分丢脸,他牢牢地记住这件事,告诫自己以后决不能再听奉承话了。
不久,乌鸦又找到了另一块肉。狐狸又想骗到口。狐狸说□□乌鸦大姐,你的羽毛真漂亮□远远超过小麻雀□□乌鸦心想□哼□你又想来骗我了□这次我决不上你的当□就不理狐狸□狐狸又说:“乌鸦大姐,你的嗓子太好了,唱起歌来叫人听得入迷呢!” 乌鸦还是不理睬。她当时就是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话,忍不住张口唱歌,肉片掉下来给狐狸叼走的。
狐狸见老办法不行了,眼珠一转,破口大骂起来:“臭乌鸦,丑乌鸦,你昨天造小白兔的谣,今天早上又杀了小松鼠,你真是个十足的大坏蛋……”
乌鸦觉得冤枉,实在忍不住气了,她张口反击:“你胡说八道——”嘴才张开,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往上一跳,接住肉片溜回洞里去享受了。乌鸦又一次上了当。
(1)给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5分)
(2)把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 (3分)
(3)把“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这句话改成带“把”的句子。(2分)
(4)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分)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长尾巴“的词语
瓜孩子们来到广场上放风筝啦!他们手里举着一只漂亮的大蜻蜓,风轻轻地一吹,蜻蜓就飞上天啦!
小冬瓜凝(níng)视着天上的风筝,情不自禁(jīn)地喊道:“蜻蜒的尾巴好长啊!”小西瓜自言自语道:“其实词语中,也有这样的长尾巴。”“真的吗?”小南瓜疑惑地问。
“真的啊!像兴冲冲、金灿灿、红彤彤,不就是带有长尾巴的词语吗?”小西瓜微笑着回答。
小西瓜补充道:“这些带有长尾巴的词语也叫叠(dié)词,只有叠在一起使用才有意义。”小南瓜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长尾巴”的词语。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与意思对应的词语。
①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________
②集中注意力一动不动地向远处看。________
③自己和自己说话。________
④不理解或不相信。________
【3】短文中“长尾巴”的词语有哪些?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4】你能再写两个“长尾巴”的词语吗?试一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解释诗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公园里____________的鲜花。
例:鼹鼠先生回家后打开包裹。(用上两个动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文实践——佳片有约。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画片呢?喜欢其中的哪些人物形象呢?请你推荐给大家吧。
我的推荐:___________
19、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不知细叶谁裁出, 。”这句诗选自古诗《 》。
2.我想把小手 。 一串花苞,牵着万缕 ,悠啊,悠——悠出 。
3.“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4.读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我明白了: 。
20、开心写话。
请任意选择一组词语写一段话。
1.早上 过了一会儿 到了下午 天黑了
2.操场上 游戏 同学们
3.森林里 小兔子 小刺猬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