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今( ) 纸( ) 晴( ) 圆( )
令( ) 低( ) 情( ) 园( )
2、把下面词语的音节补充完整。
3、比一比,在组词。
吹(__________) 场(__________) 忙(__________) 肥(__________)
炊(__________) 杨(__________) 芒(__________) 爸(__________)
4、组词
挂(________)吸(________)辛(_______)加(________)
桂(________)极(________)幸(_______)如(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抬( ) 渴( ) 战( ) 低( )
始( ) 喝( ) 站( ) 底( )
6、我会写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金波爷爷童年的玩具有泥泥狗、脸谱、快乐鸡毛、陀螺等。( )
(2)《夏天的三种快乐》中讲了发现的快乐、战胜自己的快乐和长大的快乐。( )
(3)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盲孩子的影子最后也获得了生命。( )
8、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的画“×”。
1.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
2.枫树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
9、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雨、汽、冰雹”都是水变成 的。(_______)
【2】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少,所以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得到传播种子的知识。 (______)
【3】“作、法、都、别”都是左右结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______)
【4】每次拿到书,都要先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______)
【5】“四海为家”意思是四个海洋都是家。(______)
10、课文整体梳理。(在正确的后面画“√”)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
11、课内阅读。
雪孩子(节选)
①“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②“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③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1】选文一共有______ 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一共有______句话。
【2】根据选文的内容,填一填。
呛人的( ) 烫人的( ) 勇敢的( )
【3】读选文中画“——”的句子,我们应用( )的语气。(写序号)
①惊讶、着急 ②生气 ③高兴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水淋淋”说明( )。(写序号)
①雪孩子累得出汗了 ②雪孩子开始融化了 ③雪孩子喝了很多水
【5】在找到小白兔后,雪孩子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
12、课内阅读。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仿佛对着天都峰不住的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怪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短文着重介绍了( )、( )两种怪石。怪石的名字都跟它们的( )有关。
【2】冠文有一个成语概括了短文中岩石的特点,它就是(____)。
【3】想一想:这篇短文在写法上与课文《黄山奇松》有哪些相似之处?试着把要点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颗种子
从前,有两个少年,他们都有美好的理想。
“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两个少年去请教一位老人。
老人给他俩一人一颗种子,说:“这是普通的种子。谁能找到保存它最好的办法,谁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
几年以后,老人要他俩谈谈保存种子的情况。
第一个少年打开盒子,揭开蒙在上面的绸缎,说:“我把种子好好地收藏起来,整天守候着它。”老人一看,种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就摇了摇头。
第二个少年脸晒黑了,两手长了老茧。他指着漫山遍野的庄稼,兴奋地说:“老爷爷,我把种子种在地里,不断耕种,收获一年比一年多呢!”
老人听完,高兴地说:“孩子,理想就和这种子一样,只是守着它,它不会长大;只有用汗水浇灌它,才能变成丰硕的果实!”
【1】两个少年都得到了一颗种子,一个把种子(______),一个把种子(_____)。
【2】第二个少年跟老爷爷说话时为什么那么兴奋?( )
A.因为他把种子收藏得很好。
B.因为他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方法。
【3】听完两个少年保存种子的情况,老人还会说什么?把老人的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风和火柴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
远处的风看见火柴纤弱的生命,在顷刻间即将灰飞烟灭,感到十分惋惜,便急速跑过去,一口气吹灭了火苗,救了火柴。
熄灭了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火柴抬头对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
风回答:“孩子,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叹息道:“唉,风婆婆,我短暂的生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啊!可您扼杀了我短暂的生命中的闪光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顷刻:___________________。
惋惜: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柴的“闪光点”是____________。
【3】短文反映了火柴什么样的品质?( )
A.好出风头,想炫耀自己。
B.忘恩负义,别人救了它,还不领情。
C.有牺牲精神,为了照亮别人,不惜毁灭自己。
D.不明事理,不辨是非,不识好人心。
【4】风婆婆为火柴即将被烧掉而感到惋惜,就把火柴吹灭了,你觉得风婆婆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一读,做一做。
聪明的小包拯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喜欢动脑筋想问题。
一天早上,姐姐煮了几个鸡蛋,先和妹妹分着吃了一个。然后,姐姐故意对小包拯说:“你常说自己长大后要做一个会审案的人,今天考考你。刚才我煮的鸡蛋少了一个,你说是谁吃了呢?”
包拯把全家八个人都请到大厅里,让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来。他提来一壶清水,又拿来八只碗。他叫每个人喝一口水,在嘴里漱一下,再吐进碗里。当姐姐漱口时,包拯看见她吐出来的水里有一点点蛋黄渣。包拯想了想,要其他人继续漱口。最后轮到妹妹漱口了,只见她吐出的水里也有蛋黄渣。包拯走到妹妹身边,笑笑说:“这个蛋是你和姐姐分吃了,对吗?”
大家称赞小包拯真聪明。
【1】结合短文填量词。
一( )鸡蛋 一( )清水 一( )碗
【2】把下面的句子按照课文内容排序。
( ) 包拯让每个人都喝一口水漱口,再把水土到碗里。
( )包拯把全家人叫到大厅,围着桌子坐下来。
( )包拯提来一壶清水,又拿来八只碗。
【3】小包拯为什么这样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如果让你劝劝种葫芦的人,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小明在背课文,可奶奶正在看电视。她想让奶奶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儿,该怎么和奶奶说?想一想,写一写。(注意使用商量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提示:小猴过生日,蚕妹妹来了,她会怎么向小猴祝贺生日呢?小猴又会怎么回答呢?把他们的对话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连词成句
1.奶奶 马路 红红 穿过 沿 不慌不忙地 领着 人行横道线
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 灭绝 恐龙 是 科学上的 谜 的
__________________
3.要 习惯 我们 好 每天 写日记 的 养成
__________________
4.大镜子 水 池塘的 明晃晃的 像 满了 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
5.旅游胜地 的 九寨沟 著名 我国 是
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天地。
小兔子做了哪些事情?都是在什么时间做的?结合你知道的农事活动写一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