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一加变新字,再组词。
例:舌+甘 =(甜)(甘甜)
北+月 =( )( ) 亦+弓 =( )( )
米+唐 =( )( ) 毛+炎 =( )( )
木+朱 =( )( ) 川+页 =( )( )
马+奇 =( )( ) 足+夸 =( )( )
2、比一比,再组词。
桂_______ 话______ 休______ 辛______
挂_______ 活______ 体______ 幸______
3、加部首变成新字,再填入括号中,组成词语。
丁→ 肖→
奂→
铁( ) 口( ) 交( )
方→ 仑→
争→
( )问 谈( ) 风( )
4、小鹿在写词语时遇到了困难,你去帮帮它,把词语补充完整。
神气()()摇()摆( ) 信( )为()
()张()望()信()疑()()洋洋
5、填一填。
(1)“梦”字的部首是( ),去掉部首还有( )划,组词( )。
(2)请写一下“瓦”字的笔顺。
瓦:
6、读句子,写字词。
一位身穿花裙子的小ɡū nianɡ在bì lǜ
的liǔ
树下kuài huo
地荡秋千。
7、回忆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jiàn”,是“看见”的意思。(______)
【2】《狐狸分奶酪》中,狐狸是真心实意地把奶酪平均分给熊哥哥和熊弟弟。(______)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的意思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______)
【4】“奶”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女”,除去部首还有2画。数数看“奶”字第5笔是“”。(______)
8、小熊住在山顶,松鼠住在山脚,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交朋友。 _____
9、小小法官会断案。(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2】“窟、窑、窄”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洞穴有关。( )
【3】“失信不立”告诉我们即使失去信用,也不用担心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
【4】《大象的耳朵》一文中大象的耳朵可以用来赶虫子。( )
【5】羿没有射下最后一个太阳,是因为那个太阳躲了起来,羿可怜它。( )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用“√”“×”表示。
(1)《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____)
(2)大禹治水后,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____)
(3)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湖。 (____)
(4)《坐井观天》的主人公是小鸟。 (_____)
(5)《寒号鸟》中的寒号鸟得过且过不做窝,最后冻死了。 (______)
11、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①珍妮提着面包圈,一边往回走,一边向两边张望。她认着店铺上的招牌,数着头顶上的乌鸦。面包圈的香味吸引来一条小狗,它偷偷地跟在珍妮的身后,一个接一个地偷吃着她的面包圈:先吃了爸爸的带茴香的面包圈,又吃光了妈妈的带蜂蜜的面包圈,接着,吃了珍妮的带糖的面包圈。等到珍妮突然感到手上提的面包圈太轻了,转身看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小狗吃完了最后一个粉红色的小面包圈,正美美地舔着嘴唇呢!
②“哎呀,你这害人的狗!”珍妮叫一声,又气又急,连忙追赶小狗。她恨不得狠狠地揍它一顿,可是她追了好久好久,小狗突然不见了。珍妮急忙停下来,向四周一看,只有一些低矮的小房子,到处都安安静静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③“这里是哪儿呢?我迷路了!”珍妮一边说着,一边大声地哭了起来。
【1】短文节选自课外书《__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
【2】“哎呀,你这害人的狗!”一句应读出_____的语气。(①惊讶 ②生气 ③坚定 ④伤心)。
【3】“她恨不得狠狠地揍它一顿。”加点字“顿”,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在字典里有4种意思:①很短时间的停止;②忽然;③处理;④量词,次。在本句子的意思应该是______ 。
【4】“可是她追了好久好久,小狗突然不见了。”小狗突然怎样了?应重读的是_______ 。(①小狗 ②不见了 ③突然)
【5】根据内容连一连。
爸爸的面包圈 糖味
妈妈的面包圈 茴香味
珍妮的面包圈 蜂蜜味
【6】联系故事开头,想一想:粉红色的小面包圈是珍妮给________买的。
12、读短文,然后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美丽的家乡
放寒假了,小熊和小猫各自回到了家乡。
小熊的家乡在寒冷的北方。那儿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大树披上了银色的大衣,麦苗盖上了雪白的被子。大地是白的,房子也是白的……多美的银色世界啊!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溜冰,玩得热火朝天。
小猫的家乡在温暖的南方。那儿到处是鲜花,有黄色的小雏菊,有紫色的蝴蝶花,有粉色的百合花……多美的彩色世界啊!大家有的在草地上踢足球,有的在河边放风筝,有的在树林里捉迷藏,真开心呀!
小熊和小猫的家乡可真美!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你觉得小熊的家乡美在哪儿?请你用“——”画出来。
【3】小熊的家乡是( )世界,小猫的家乡是( )世界。
【4】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简单的写几句和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故事
昨晚,刮了整整一夜的北风。清晨,北风疲惫地坐在树干上。他看见一只小鸟,一早就在枝头蹦跳歌唱。
北风不明白,他问小鸟:“我昨晚讲了一夜又长又寒冷的故事,你没有感冒吗?”
小鸟笑着说:“你不知道吧,昨晚我的小巢(cháo)给我讲了一整夜温暖亲切的故事,我的心仿佛被太阳照着,暖暧和和的……”
【1】文中的“疲惫”可以换成什么词?( )
A.兴致勃勃 B.筋疲力尽 C.莫名其妙
【2】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和近义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北风吹在身上很冷,所以北风讲的故事是(_____)的;小鸟待在巢里不会被北风吹到,很温暖,所以小鸟讲的故事是(__________)的。
【4】在寒冷的冬夜,还有谁的故事会让大家觉得温暖呢?(_____)(多选)
A.火炉 B.雪花 C.棉被 D.冰激凌
14、鸟岛
在我国青海湖的西部,有一个中外闻名的青海湖鸟岛。每年五月下旬,一批又一批的候鸟从南方飞来,小岛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鸟。鸟窝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窝里窝外,到处都是鸟蛋,有白色的,也有青绿色的。
(1)写鸟多的词是“挤满”;写鸟窝多的词是“_________”;写鸟蛋多的词是“_________”;写鸟蛋颜色的词有 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共有4句话,第 _____句是写鸟窝多,第 _____句写鸟蛋多。
(3)鸟岛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各种各样(ABAC):_______________
密密麻麻(AABB):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朱德的扁担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 五个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第一段有___句话。
【2】连线。
穿 斗笠
戴 粮食
挑 草鞋
【3】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用"_____"在文中画出。
【4】战士们再也不藏朱德的扁担是因为他在扁担上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
【5】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你想对朱爷爷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先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好在哪里,然后再仿写。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公园里的花都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按要求写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鞋像小船。(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补写句子。
例:动物园里的动物非常多,有熊猫、海狮、金丝猴,可爱极了。
黄山风景的奇石中外文明,有“仙桃石”“_____”“_____”“_____”,游客都很喜欢它们。
19、看图讲故事和听别人讲故事时应注意什么?______(多选)
A.按一定顺序讲清楚图意。
B.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C.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D.听后,给别人提出合理化建议。
20、看图写话。
认真观察图片,以《离群的小鸡》为题,写一段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