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学期,我读了很多儿童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____》。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泛”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除部首外还有 画,读音是 ,可组词为 。
(2)“糖”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可组词为 。
(3)“匹”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除部首外还有 画,这个字的结构是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平时肯帮人,____________。
(2)与其锦上添花,_____________。
(3)人谁无过?_______,善莫大焉。
(4)冠必正,_________,袜与履,__________。
(5)置冠服,__________,勿乱顿,__________。
(6)过中秋,吃月饼,______________。
(7)重阳节,要敬老,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夏满芒夏暑相连。____________,冬雪雪冬小大寒。
4、比一比,再组词。
干( ) 布( ) 旁( ) 第( )
于( ) 步( ) 傍( ) 弟( )
5、词语接龙。
例:秋——秋天——天空——空中——中国
喝—( )—( )—( )—( )
双—( )—( )—( )—( )
6、读拼音,写词语。
sōng bǎi péng you zhī shi shān pō zuò jǐng guān tiān
hē shuǐ duì qí xīn kǔ shēn chù shén qí huó xiàn
7、读一读,想一想,对的打“√”,错的打“×”。
【1】在“五岳”当中,泰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 )
【2】铃铃、铛铛游览了南京的中山陵、夫子庙和白马寺。( )
【3】《火红的枫叶》中,“我”找到一片火红的枫叶,做成贺卡,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妈妈。( )
【4】“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是说时间过得很快。( )
【5】《歪脑袋木头桩》里的木头桩,最后的结局是工人把它做成了一把长椅子。( )
8、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_____)
2.《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_____)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____)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我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_____)
9、《日月潭》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雪化得快的那面是南面,雪化得慢的那面是北面。( )
(2)《小马过河》告诉我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
(3)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小明积极发言,不等别人说完就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
(4)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用27年的时间编写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
11、阅读
冬姑娘的朋友
寒风姐姐是理发师:“嗖(sōu)嗖嗖”为大树理了个光秃(tū)秃的头,还为小草剪了个板寸。
冷雨妹妹是化妆师:“唰唰唰”为梅花抹上了胭脂(yān zhi),把小宝宝的脸擦得红扑扑的。
雪花姑娘是美容师:“沙沙沙”将雪人的脸洗得白白嫩嫩,把爸爸装扮成了白眉毛的圣诞(dàn)老人。
冻冰哥哥是工程师:为小河装上了透明的玻璃天窗,为屋檐(yán)挂上晶莹透亮的冰凌(líng)当装饰品。
冬姑娘的朋友都是能工巧匠(jiàng),充满神奇的魔力!
【1】“唰”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冬姑娘的朋友有( )
A.寒风、冷雨、雪花、冻冰
B.寒风、树枝、雪花、冻冰
C.寒风、冷雨、雪人、冻冰
D.寒风、冷雨、雪花、落叶
【3】寒风姐姐把小草的发型变成了( )
A.长发
B.卷发
C.板寸
D.光头
【4】照样子,写词语。光秃秃____________白白嫩嫩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我能行。
秋天的果实
多彩的秋天,喷(pèn)香的秋天。红彤(tónɡ)彤的苹果,黄澄(dēnɡ)澄的梨,小灯笼似的橘(jú)子,咧(liě)开嘴笑的石榴,看了真叫人喜爱。还有那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pú tao),更是让人流口水。
我真想变成一个大果盘,装满秋天的果实。
【1】文中写了秋天的哪些果实?请用“ ”画出来。
【2】我们学过“亮晶晶、笑哈哈”这样的词。请在文中找出类似的词,用“﹏﹏﹏”画出来。
【3】为什么文中说秋天是多彩的、喷香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第四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 冷淡________ 后退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小镇的早晨是________,________,更是忙碌的。
14、课外阅读
爱护小树
冬天的早晨,小刚穿着暖和的棉袄、棉裤和棉鞋,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小刚一走出家门,就看见一棵小树被北风吹歪了。小刚想:要是北风继续吹,小树肯定会折断的。想到这,小刚马上到处找小棍。好不容易才找来一根细细的竹竿和一根绳子,小刚用绳子把竹竿和小树绑在一起,并紧紧地打了个结。小刚想:这下,小树总不会被北风吹断了吧!之后,小刚就向学校奔去。
1.照样子,写词语。
例:高高兴兴
2.短文主要讲了: (什么时间) (谁)去 (干什么)路上发生的事。
3.小树会对小刚说:“ ”
15、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象脚鼓,敲着欢快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选自《难忘的泼水节》
【1】文中表示色彩的词语有白色、_____和_____。
【2】用“ ”画出描写周总理穿着打扮的句子。
【3】造句。
一手—— 一手——______________
【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先_____,然后_______。
【5】在泼水节里人们互相泼洒水是为了________。
16、口语交际
数学课上,忘记带尺子了,想跟同桌借尺子用一用,我会跟同桌这样说:___________
17、用加点的字词写句子。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1)小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
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
(2)湖水像一面镜子。
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改写句子。
(1)例: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今年的儿童节多么快乐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_______________
(3)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哼小调。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 ,一边____________。
(4)妈妈急得直冒汗。(仿写句子)
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图上画的是谁?什么时间?他们在干什么?用句话把图的内容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