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回放亭。
1.班级新建了图书角,如果想在那里张贴标语,我们可以写:______。
2.《玲玲的画》让我们明白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___,___有时也能_____。”
3.《一封信》中,我最喜欢露西写的第___封信,理由是__________。
4.《小儿垂钓》一诗中,“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字或词语的反义词
茂盛——(______) 清晰——(______) 温和——(______) 牢记——(______)
下沉——(______) 奇妙——(______) 流动——(______) 平缓——(______)
嫩——(____) 暖——(____)
3、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例:一(根)柱子 一(_____)画 一(_____)信
一(_____)电影 一(_____)笔 一(_____)秤
一(_____)帽子 一(_____)树 一(_____)战士
4、照样子,写词语。
高兴极了
______极了 ______极了
很慢很慢
很_____很_____ 很_____很_____
漂哇漂
_____哇_____ _____哇_____
5、我会按原文填空。
1.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3.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之行,____________。
5.万事俱备,____________。
6.西沙群岛一带,海水______________,瑰丽无比。
7.嫩绿的树梢_____________,广场上成了____________!
6、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并用“△”标出整体认读音节。
7、《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
8、回忆课文内容,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动脑筋。______
【2】玲玲很难过,是因为水彩笔把画弄脏了。______
【3】小作者感受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美丽,好温柔,感受到妈妈好累。______
9、判断题
1.三毛很爱看书,一天他认真地在看《观人生》。(____)
2.在学校里,一个捣蛋鬼用砚台砸伤了三毛的头。(____)
3.一天,三毛因为吃烧饼太专心了,一头撞在了电线杆上,又被汽车撞倒在地。(____)
4.在印刷店,三毛打酒、带小孩、生火做饭、沏茶,样样都做。(______)
5.三毛因为偷懒,老板叫他去磨石板。(____)
10、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______)
【2】日月潭的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______)
【3】中午,太阳高照,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______)
11、课文直通车。
《妈妈,不要送伞来》节选
不要送伞来,妈妈,
我喜欢头上顶着
外衣裹住的书包,
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
在五彩的伞群中奔跑。
妈妈,我懂得你的爱,
但我不是小糖人,
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我像街边的小树,
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1.“机灵的小鹿”指的是 。
2.“我”为什么不让妈妈送伞来?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如果是你,你会让妈妈送伞来吗?为什么?
1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感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这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多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已经被它酸倒了。
【1】照样子写出表示味道的“ABB”式词语。
例:甜津津 ______ ______
【2】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牙齿又酸又软”。(从画线句中找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一共有______句,其中第______句是中心句,第______句写了吃杨梅时不觉得酸的原因。
【4】这段话主要写了杨梅的( )
A.颜色。 B.外形。 C.味道。
13、课内节选。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1】找出选文中一对意思相近的词,写下来。
( )——( )
【2】“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句话中“特别”的正确解释是( )
A.格外
B.不一般,与众不同
【3】选文中画“——”句子的意思是( )
A.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不一样。
B.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一样。
【4】《千人糕》一课告诉我们只有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选择正确的答案)
A.共同努力 B.相互协作 C.浪费粮食 D.一个人的劳动
14、我会认真读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晚霞
阿姨说:“太阳是世界上万物的母亲。”
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们,早晨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看,她正在举起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这红头巾映红了山,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
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唱着:“太阳妈妈,再见!太阳妈妈,晚安!”
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1】这篇短文有(_____)个自然段。
【2】阿姨认为太阳走了一整天,是为了( )
A.当个好母亲 B.看望儿女们 C.到后山休息 D.听儿女打招呼
【3】“她正在举起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这句话中“她”指的是(______),“儿女们”指的是(______)。
A.小鸟 B.万物 C.向日葵 D.太阳
【4】“这红头巾映红了山,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以下哪一项不是指“红头巾”( )
A.夕阳的光芒 B.晚霞 C.云彩 D.一块红布
【5】从“依依不舍”可以感受到向日葵( )
A.快要谢了 B.非常可爱 C.不想离开 D.舍不得离开太阳
【6】还有谁会舍不得太阳妈妈到西山后面去?仿照第五或者第六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课文内容填空。
狼想吃小羊,找了___________次碴儿:
(1)小羊把它喝的水____________了。
(2)小羊_____________在背地里_________________。
(3)骂我的不是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一样。
16、比一比,组成词语。
优( ) 旗( ) 记( )
尤( ) 棋( ) 纪( )
访( ) 如( ) 娃( )
纺( ) 好( ) 洼( )
17、按要求写句子。
1.用心地 同学们 教室里 在 写作业(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学习。小丽也爱学习。(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一边干活,一边跟我说话。(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秋秋的妈妈给她买了一双粉红色的皮鞋,回家秋秋一试穿发现小了一码。
妈妈上班很忙,就让秋秋放学时顺路去商场换一下鞋。秋秋拿着鞋和发票
来到了买鞋的专柜,接待她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阿姨。如果你是秋秋,你
会怎么说?
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家里有猫在走来走去。
1、大海里有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有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