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2、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qià zhēng zhá lí míng yě shòu
( ) ( ) ( ) ( )
zhì xù xǐ shù quán shì zhuàn xiě
( ) ( ) ( ) (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________
②很不一样。________
4、积累填空。
(1)鲁迅原名_________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___”。
(2)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说:“其实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以此启发我们要勇于开拓。
(3)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正是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伟大精神的写照。
(4)萌萌的爸爸特别爱萌萌,妈妈说他:“你一个大男人,也太宠爱孩子了。”萌萌的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填鲁迅《答客诮》中的名句)
(5)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___。——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5、填空题。课文内容我知道。
1.这一学期在我们学习的课文中,认识了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________,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________,写出流传千古的《己亥杂诗》的________。
2.我还学过唐代诗人林杰的“___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宋代诗人的____________作品。
4.“风一更,___________ ,聒碎乡心____________,故园____________。”这句话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与理解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根据原文补全诗文。
【2】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词意,解释下列词语。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
【4】词的上片和下片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___,诗的题目是《________》。
8、综合实践练。
《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1】“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3】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峰嗡喻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二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和人们___________的情景,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春天形象。
【2】用“ ”画出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
【3】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色。
【4】作者把春天拟人化了,把她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从上到下”的描写顺序,用“|”为第4自然段分层,写出第一层的层意。
10、阅读。
一天,商店里热闹非凡。突然一位执勤人员冲一位军人喊道:“同志你怎么能随地吐痰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责难那位军人迷惑不解。环卫执勤人员指着地上的痰说:“你随地吐痰!”军人一愣,向地上望了望,温和地解释道:“我没吐痰。”说到这里,他掏出一张纸,弯下身去把地上的痰擦干净了。军人正要继续解释,只见一个扎着羊角辩的小姑娘羞怯怯地站出来说:“我亲眼看见是一个大胡子伯伯吐的。”执勤人员听得愣住了。他将信将疑地注视着和气的军人和态度认真的小姑娘。
说来这事也凑巧,那个大胡子伯伯又回来了。他带着抱歉的语气对执勤人员说:“这是我吐的痰,我一时忘记了这里的规矩。要罚就罚我吧!”接着又转身对军人说:“年轻人,对不起,委屈你了!”执勤人员也向军人表示歉意。“没关系,讲清楚就行了”军人和气而坦然地说,“大叔,我发现痰里有很多血丝,你得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呀!”那个大胡子伯伯听了感动得直点头。军人向大家打了个招呼,就挤出人群,走了。
军人走了,人们异口同声地赞叹道:“多好的子弟兵!”
【1】读短文,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A.时间顺序
B.事情的发展
C.空间位置的变换
D.事物的类别
【3】用数字序号标明下列小标题在文中的先后顺序。
( )军人关心群众 ( )小姑娘据实说明
( )军人陷入困境 ( )大胡子诚实正直
【4】读短文,自己提一个问题,然后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军人走后,人们为什么称赞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暖
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我在储物间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饶有兴致地伏在不远的窗台上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副手套,两副一模一样。
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个手套要两副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
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那两副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
“不是的,妈妈。它暖和极了。”
“那为什么要两副呢?”我更加好奇了。
她抿了抿小嘴,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买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副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又买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如果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翠丝就能够欣然戴我的手套了。”孩子清澈的双眸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没有冻疮。”
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1】标题“暖”一是指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与“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相照应的语句,体会此处描写表现了安娜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12、课文传真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用《一面》做课题,目的是
(2) 《一面》一文中,“我”用一元钱了买了两本书,这两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课文讲述了 年秋天,“我” 的事,表现了鲁迅 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 之情。
13、阅读。
云雀
①云雀是最典型的田野里的鸟类;是庄稼人的珍禽,总是殷勤地伴随着他们,在艰辛的犁沟中间,到处都有她的足迹,她为他们鼓劲,为他们歌唱希望。希望,这是我们高卢人的古老名言,正因为如此,大家把这种平凡的鸟儿尊为“国鸟”。她的羽毛并不美丽,然而天性勇敢,充满欢乐。
②大自然似乎有些亏待云雀。她的脚爪长得使她不适宜在林间栖息,她只好就地筑巢,与野兔为邻,田沟是她的穹庐。当她孵化幼雏时要度过多少动荡不宁、布满风险的生活啊!无数的烦扰,无数的忐忑不安!一片浅浅的草皮怎么能替这位母亲掩藏起她的小宝贝儿,抵挡住狗、鸢(yuān)和鹰隼(sǔn)的窥伺(kuī sì)呢。她匆忙地把小鸟孵化出来,又匆忙地把颤颤抖抖的幼雏抚育成长。谁能不想到这不幸的鸟儿和她那忧郁的野兔邻居有着同样的悲怆(chuàng)呢!
③然而由于她生性愉快,善忘,或者你愿意,也可以说她轻率( ),总之是洋溢着法兰西式的乐天精神,于是相反的情况发生了:一旦脱离险境,国鸟又重新获得静谧(mì),她又像从前那样歌唱,显示出无法抑制的喜悦。更令人惊奇的是:她的灾祸,动荡的生活,那无数残酷的苦难并没有使她的心变得僵硬无情( );她仍然那样快活善良、合群,满怀信心,她具有这些稀有的优秀品质,堪称鸟类中友爱的模范;云雀像燕子一样,必要时还会哺育自己的小姐妹们呢。
④两样东西支持着并鼓舞着她﹐那就是阳光和爱情。一年之中有半年她都在恋爱。每年有两三回,她得承担起做母亲的、多灾多难的幸福,忍受无数风险去尽那份哺育的辛劳。在没有爱情的时候,她拥有阳光,阳光令她兴奋。只要有一丝太阳出现,她就会引吭歌唱。
⑤她是白天的女儿。每当晨曦降临,茜红微微染上天边,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她就像箭一样从田沟里直冲出去,在天空中高唱起欢悦的颂歌。这是一首神圣的诗,像黎明一样清新,像童心一样纯净、快乐!这嘹亮而有力的声音正是收获的信号。“走吧,”父亲说,“你们没听见云雀在召唤吗?”云雀跟随着人,不停地给他们以鼓励;到了炎热的正午,为他们驱赶虫蚋(ruì),连连催他们进入梦乡。她把流泉般的柔和曲调倾泻在少女朦胧欲睡的侧过的头上。
(法国 米什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动荡不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括号里填上一个与加点字相近的词语。
【3】文中画线的句子把_______比作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雀为什么被称为“国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云雀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在三十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大家都知道鲁迅是天才,可鲁迅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他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爱惜时间、努力工作得来的。鲁迅因为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了。有病的时候,他还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微好了一些,就动手做了起来。在他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临死的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篇序言。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没有浪费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秒钟。
【1】“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__)作用,这是(____________)句。
【2】我还积累了鲁迅先生的其他名言,我能默写下来。写出一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写过许多作品,请你写出其中一部作品,并简要的评价一下这部作品中的其中一个人物。注意结合人物事迹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章的横线上。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关联词语把下列句子连起来。
1.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20、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说”换两种说法,变成两种表达方式。
他对没戴口罩的人说:“快把口罩戴上,别到处乱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书面表达
根据课文内容续写结尾。
当桑娜把帐子拉开后,渔夫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会说些什么?以后的日子会怎样?请你展开想象,为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