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再选择成语填空。(14分)
(1)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 )
(2)指国家疆域、领土面积大。 ( )
(3)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 )
(4)形容道路高低不平。 ( )
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我们国家 ,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和环保。浪费和污染环境的事例 ,殊不知,等到有一天资源耗尽, 时,欲哭无泪。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天底下,___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___。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_____________绣上了白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___________,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轻轻流入___________。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_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着草原的无限___________。
(2)《草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五壮士yì lì( )在狼牙山顶峰,望着向上爬的大批dí kòu( ),脸上露出胜利的xǐ yuè( )。他们相继跳下了xuán yá(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bù qū( )的声音。
4、按要求填笔画。
“袭”的第三笔是______ “每”的第五笔是_____
5、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连用两个“只听见”更能突出全场的____________,表现了人们对国旗的尊重与____________之情。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连用两个“是那么”,更能抒发作者对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2.尝试练一练,试着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赏析。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浪淘沙”是_____。
【2】解释词语。
九曲:______。 簸:_____。
【3】请写出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作者借______的景象,抒发自己______。
7、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描写了寂静的乡村夜景,却不见一个“静”字。说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衬托夜“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所描写的乡村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以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安塞腰鼓(节选)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①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便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而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两个比喻句分别表现了后生们怎样的美。
① ;
② 。
【4】“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迎刃而解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张明年再去攻打。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1】杜预为什么坚持继续攻打吴国?( )
A.为了与劝诫他明年再攻打吴国的人赌气。
B.因为西晋兵强马壮,攻打吴国一定能取得胜利。
C.因为他已经攻占了许多城池,此时吴军士气低落,乘胜追击就可能获胜。
【2】下列词语中与“迎刃而解”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相持不下
B.游刃有余
C.水到渠成
【3】文中的杜预是一个( )人。
A.刚愎自用
B.聪慧勇敢
C.无私奉献
11、现代文阅读。
妈妈的礼物
有个男孩,在他出世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就离开我了。”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泪水迷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没有生气,反而关心地问:“孩子,你为什么哭?”
孩子轻声地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灵敏的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健全的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灵巧的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老人又说:“孩子,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是的,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还有一颗敢于奋斗,敢于创造的心,一双用于观察世界的眼睛……所以,我们遇到什么挫折时,不要总抱怨世界的不公,要乐观面对人生!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2)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
【2】选择下面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察 倾听 走遍 改造
B.观察 倾听 改造 走遍
C.观察 改造 倾听 走遍
【3】短文以“妈妈的礼物”为题有什么好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B.点明写作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4】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______;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
【5】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作者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具体写出了妈妈留给男孩的礼物有:整个世界、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
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A】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B】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东西一旦失去了,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④……
⑤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⑥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阅读这篇短文时,你会选择(默读 朗读)(请在选择的阅读方式上打“√”),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帮助你达到怎样的阅读目的?
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写出了一个很平常却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请用你的语言表述。(15字以内)
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A】【B】两处画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我选【____】处.我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珍惜粮食守护“舌尖上的文明”
如今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材料一]未雨绸缪,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2020年是世界的新冠疫情年,而2020年后的若干年,将会是世界粮食安全年。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后,一些粮食出口国宣布限制粮食出口,比如俄罗斯农业部长在7月初宣布:计划将俄罗斯“粮食出口配额制”常态化。很多国家元首倡议国民节省开支,节约粮食,以平稳度过后疫情时代。
因为大家都意识到,百年不遇的“特大疫情”,必然影响全球粮食的生产、收莰、加工、存储、交易和运输。再加上蝗灾和洪涝灾害,2020年乃至未来几年,全球粮化紧缺、涨价已成必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更显迫切。据估算,在消费环节,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现在,我们确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要有危机意识,仓廪充实不是挥霍浪费的理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必须传承发扬下去。同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材料二]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从种下一粒麦,到吃到嘴里的馒头,这个过程凝聚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有数据显示,一粒米从春耕到收粮入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月的生长周期。一粒米、一个馒头都是劳动者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都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材料三]某大学学生“光盘行动”调查结果图:
是否了解光盘行动 | 是否会吃完 | 浪费粮食的原因 | |||
了解 | 43.18% | 能全吃完 | 67.09% | 饭菜不好吃 | 48.94% |
听说过 | 52.27% | 能吃一半 | 31.91% | 点餐过多吃不完 | 36.17% |
不了解 | 4.55% | 少吃或完全不吃 | 1% | 其他原因 | 14.89% |
[材料四]文明消费,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截至目前,全国至少有27个省份的商务厅、省级餐饮饭店协会或消费者协会发出倡议书,倡议企业及消费者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在各省倡议书中,提倡节约,提倡小份菜、半份菜和提供打包是强调的重点。
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活动也是积极响应:
石岐佬中山菜馆创办人张伟雄:客人在多点菜的时候我们会提醒,吃不完的东西希望打包带走,并且我们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光盘可以换水果。
某大学食堂王主厨:我们通过菜品创新,改进烹饪工艺,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减少浪费。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各地各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工作举措,不走形式主义,真正形成制止校园浪费的有效机制,让勤俭节约成为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1】文中“舌尖上的文明”指的是( )
A.不乱吃零食
B.不浪费粮食
C.不说脏话
D.不吃稀有动物
【2】以下说法和文章内容相符的是( )
A.一粒米从春耕到成品包装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月的生长周期,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B.某大学学生“光盘行动”调查中,只有少部分人不能“光盘”,其中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是点餐过多吃不完。
C.全国至少有27个省份的商务厅、省级餐饮饭店协会、消费者协会向企业及消费者发出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的倡议。
D.疫情在全球爆发后,俄国等一些粮食出口国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很多国家元首倡议国民节省开支,节约粮食,以平稳度过后疫情时代。
【3】为什么要提倡“珍惜粮食,守护舌尖上的文明”?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某大学“光盘行动”调查结果图,请结合文本为食堂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活动支支招?(至少写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的号召,某学校要求每生每天饭后手持光盘,背诵《用餐礼仪歌》,由家长拍摄视频发至朋友圈打卡,并在班级群中提交截图,你认为这种行为可取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选段,完成练习。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______。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______。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_____地砸下来。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______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______让他们始料不及。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抱起来。劳动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1】选择下面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彩旗招展 不翼而飞 七零八落 劈头盖脸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____。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___。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______地砸下来。
【2】在文中的下划线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____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_______让他们始料不及。
【3】这一段写了筑路大军在开凿风火山隧道时遇到的( )的困难,除了下列哪一项。
A.冻土层 B.恶劣天气 C.极度缺氧 D.吃不饱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①他走起路来慢吞吞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地方的噪音太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运用相同修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凄凉(荒凉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凉(悲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你在横线上改写。
我对晓彤说:“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___________:“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17、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替你担心。(扩句)
18、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4)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5)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6)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7)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缩写句子)
(8)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和三辆坦克.(修改病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被”字句)
21、作文。
题目:感动
提示: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的确,有时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种神情……也会让我们的心一阵阵感动。请选择一件事,以“感动”为题,通过对环境,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把场景具体地描述下来,把你的真情实感展现出来,让我们为你的感动而感动。字数不少于4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