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原文填空。
①这庄严的宣告,这(__________),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________),传到(________),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______________)。
②它们高扬着(___________),在树荫下(__________),一动不动。远远望去,恍若一幅(____________)的风光画。
③夫仁者,己欲(_____________),己欲(__________)。
④巧言(__________),小不忍(_______________)。
⑤穷则(___________),达则(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天上合适的词。
争( )好( ) 节( )缩( ) ( )( )心血
( )( )夺秒 ( )( )叹息 大名( )( )
3、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搀__ān扶 保佑__òu 忐t__忑 嗤 __ī笑
揪__iū住 糟__āo糕 忧虑l__ 勺 ___áo子
4、“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 )、( )、( )、(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的美应该包括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
B.这句话要求我们要不惜一切追求美
C.这句话主要是说美与成功的关系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在水将烧开,水温至80~90摄氏度时,把盖子打开等水开后再煮2~3分钟,然后熄火。(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①
毛泽东
西风烈②,长空③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④,喇叭声咽⑤。
雄关漫道⑥真如铁,而今迈步⑦从头越⑧。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①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②烈:猛烈,强劲。③长空:辽阔的天空。④碎:细碎。⑤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⑥漫道:莫道。⑦迈步:跨步、大踏步。⑧从头越:从头再开始。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雁群、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____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_____
【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_____的精神。
【3】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壮烈
B.喜悦
C.哀怨
D.悲凉
7、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这首诗中能突出表现松树的坚韧、耐寒苍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处求芳草”一句中的“求”的意思是( )
A. 寻找、寻求 B. 祈求、请求 C. 索取
【4】画波浪线的诗句,描写了松树( )的品格。
A. 喜欢漂亮,做事慢条斯理
B. 在寒风中依然郁郁葱葱、坚强挺拔、不屈不挠
8、课外阅读。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的韵脚是____________,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乱花”的意思是(________)
A.指花朵大小不一,显得很杂乱。
B.各种颜色的野花。
(2)“渐”的意思是(________)
A.渐渐。 B.进。
(3)“欲”的意思是(________)
A.副词,将要。 B.欲望。
【3】解释下面的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西湖所见到的明媚风光。(________)
(2)本诗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歌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孤山寺和白云。(________)
(3)“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________)
(4)“早”字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之情。他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情态,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________)
【5】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山海关
①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
②——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③这铮(zhēng)铮响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就听到了,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了。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在我所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
④先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那高高的箭楼,巍(wēi)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这五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páng bó)的雄关浑然一体,无比壮观。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那形势的险要。顺着城门左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走到城墙之上,站在箭楼底下,手扶着雉堞(zhì dié)的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又惊又喜的赞叹:“嗬(hē),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⑤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yān]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长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由西北面蜿蜒(wān yán)而来,向着南面仲展开去。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bó)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颈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jǐn)西走廊的咽喉之地。
⑥站在这雄关之上,人的精神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我真想顺着那连绵不断的山峦,大踏步地向着西北走去,一路上去登临那一座座的屏藩(fān)要塞,烽(fēng)台烟墩(dūn)。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居庸(yōng)关、雁门关,一直走到那长城的尽处—嘉峪(yù)关口。我又想返回身来,纵缰(jiāng)驰马,奔腾于广袤(mào)无垠(yín)的塞外草原之上,逶迤翻腾的幽燕群山之间。我还想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顷(qǐng)的渤海,去一洗那炎夏酷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
⑦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古战场之上,身披盔(kuǐ)甲,手执金戈,站立在这成武的雄关之上。一股慷慨悲歌的火辣辣的情感,涌遍了我的全身。
⑧在我们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上,在那些干戈扰攘(rǎng)、征战频仍的岁月里,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异族的入侵,捍(hàn)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yān]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⑨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⑩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1】读句子,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1)那高高的箭楼,巍然耸(sǒng zhù)立于蓝天白云之间。
(2)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yàn yān)山山脉。
(3)我想纵缰驰马,奔腾于广袤(máo mào)无垠的塞(sài sè)外草原之上。
【2】读下面的句子,用另外的词语替换带点词,意思不变。
(1)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了。( )
(2)如今,这雄关已成为历史陈迹。( )
【3】山海关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5】第6自然段,作者站在雄关之上精神异常振奋,并由此萌生出_______个愿望。借助表格梳理一下,分别写了哪几个愿望?
第几个愿望 | 去哪里? | 如何去? | 去干嘛? |
第一个愿望 | ____ | ____ | ____ |
…… | ____ | ____ | ____ |
【6】读下面的句子,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 )
(2)山海关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 )
(3)山海关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更是中华民族英雄历史的见证人。( )
(4)在捍卫中华神圣疆土的历史长河里,如果不是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根本不敢去山海关。( )
【7】山海关为什么号称“天下第一关”?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8】读完全文,猜一猜作者是男的还是女的?为什么?请分条表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9】你会怎么朗读第7自然段呢?请在正确答案下面打“√”。
(1)声调:稍高 适中 稍低
(2)语速:稍快 中速 稍慢
10、课内阅读。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
A.雨前
B.雨中
C.雨后
【2】“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该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_,写出了“我”对雨天的___________之情。
【3】从文中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冬来临前,妈妈给你买了一件漂亮的新羽绒服,你特别喜欢它,迫不及待地想把它穿出去。请写出你想穿它的渴盼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们若是一脸几个晚上,每晚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他们的相对位置是大致不变的。我们千万不要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看两星相会而白白地熬个通宵。因为,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亮度是太阳的50多倍,牵牛星的亮度是太阳的9倍多,因为距离我们太遥远,所以看上去像两颗比较大的行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约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也有约16光年。
(1)在这个片断中作者用到了 说明和 说明。(选择填空)
(数字说明 举例说明 打比方说明 比较说明)
(2)选用上述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别是:
(3)牛郎星和织女星可以相遇吗?理由是什么?
(4)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星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可以在鹊桥相遇,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你还知道哪些传说?简单的写下来吧:
12、课内阅读:联系所学的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完成练习。
(一)《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
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1)这段文字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以上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小动物(至少写三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伯牙绝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给文中所填的最后一句话用“/”画上停顿。
(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①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它的存在了。
②然而,一天黄昏,当我乘公共汽车从城里回家的时候,一双长满了老茧的老妇人的手却强烈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像吸铁石一般吸住了我的眼光。我不由得深深地陷入回忆中,几十年前的往事蓦地涌上心头。
③我当时只有五六岁,就喜欢帮助大人在豆子地里干活。在这时候,我的兴致是十分高的。我跟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捉到一只蚱蜢,要拿给她看一看;掐到一朵野花,也要拿给她看一看……总之,这一片豆子地就是我的乐园,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嘴一刻也不停。总想用最高的速度摘下最多的绿豆荚来。但是,一检查成绩,却未免令人气短:母亲的筐子已满了,而自己的呢,连一半还不到哩。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关键就在母亲那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上。
④这一双手看起来很粗,由于多年劳动,上面长满了老茧,可是摘起豆荚来,却显得十分灵巧迅速。我注视着它,久久不愿意把眼光移开。从那以后,这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却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⑤后来长大了几岁,我离开母亲,到了城里跟叔父去念书,代替母亲照顾我的生活的是王妈,她也是一位老人。
⑥每到夏末秋初,正当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也是王妈搓麻线的时候。我转过身来,侧着身子躺在那里,借着从窗子里流出来的微弱的灯光,看着她搓。最令我吃惊的是她那一双手,上面长满了老茧。这一双手看上去拙笨得很,十个指头又短又粗,像是一些老干树的枝子。但是,在这时候,它却显得异常灵巧美丽。那些杂乱无章的麻在它的摆布下,服服帖帖,要长就长,要短就短,一点也不敢违抗。这使我感到十分有趣,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
⑦去年秋天,我随着学校里的一些同志到附近乡村里一个人民公社去参加劳动。一位老大娘就走上前来,热心地教我们:怎样抓玉米秆,怎样下刀砍。在这时候,我注意到,她也长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我虽然同她(形同陌路 素昧平生),但是她这一双手就生动地具体地说明了地的历史。我用不着再探询她的姓名身世,还有她现在在公社所担负的职务。我一看到这一双手,一想到母亲、王妈的同样的手,我对她的感情就(油然而生 汹涌而出),而且肃然起敬,再说什么别的话,似乎就是多余的了。
⑧就这样,在公共汽车行驶声中,我的回忆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连成一条线,从几十年前,一直牵到现在,集中到坐在我眼前的这一位老妇人的手上。这回忆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现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它在我眼前不停地晃动,体积愈来愈扩大,形象愈来愈清晰。
【1】给第⑦自然段选择词语,在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下面打“√”
(形同陌路 素昧平生)(油然而生 汹涌而出)
【2】在⑥和⑧自然段各找出两对反义词。
( )和( ) ( )和( )
( )和( ) ( )和( )
【3】文章围绕“长满老茧的手”回忆了印象深刻的几段往事,具体描写了“我”当时内心的感受。请根据文章内容,找出相关词句,完成下表的填写:
往事 | 感受 | ||
母亲 | (用)长满老茧的手 | ____ | ____ |
____ | 灵巧地搓麻线。 | 吃惊、有趣 | |
____ | 热心地教我们砍玉米秆 | ____ |
【4】请找出文中一个描写手的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后完成下面判断题,完全正确的打“√”,有错误的打“×”。
1.文章围绕“长满老茧的手”展开描写,“长满老茧的手”是文章的主线。( )
2.“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
3.“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生动地写出了王妈手的灵巧和动作的娴熟。( )
【6】读文中划“ ”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写一写“我”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名著阅读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
“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
“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
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
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给你扔到河里去的。
【1】上面文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外祖母的形象,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摘抄下来,判断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并结合具体句子赏析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可以看出外祖母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结合《童年》这部小说,说说外祖母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本文运用恰当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写爱读书的朋友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
(3)静寂的草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 秋天来了。(改为拟人句)
(2)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3)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4)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
17、改为反问句。
(1)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2)看到欧群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我们非常惊异。
18、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陈述句。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在你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特别的事:特别的旅行,特别的作业,特别的礼物……你也一定遇到过许多特别的人:特别的老师,特别的同学,特别的伙伴……请你选一份“特别”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叙事清楚,情感真挚。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