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须臾——(_____) 埋怨——(_____)
躲避——(_____) 闪耀——(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
兴奋不已——(_______)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diǎn zhuì yī shanɡ shāo wēi yōu yǎ
( )( )( )( )
lǜ tǎn mó hu huā lěi chán mínɡ
( )( )( )( )
4、根据课文填空。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__________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__________。……我__________,在泪光里,幻出__________。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__________,是那样的美丽壮观,__________。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__________。它是一个半径__________的星球。
3.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__________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句子。
(1)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知道:金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能买来书籍,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2)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改为反问句)
_____
6、古诗在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解释词语。
社林: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所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联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和“半夜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以及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
C.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江南山乡夏夜的优美景色。
D.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词。
7、阅读课文片段。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四个诗(词)句子的作者排序正确的是( )
①孟浩然 ②辛弃疾 ③杜牧 ④王安石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联系诗句,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排闼_________ 山郭_________ 渚_________ 別枝_________
【3】第三和第四个诗(词)句子,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还积累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写出其中两行诗句来。_________
【5】第二个诗句,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_________
【6】第一个诗句,“一水”与“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是两两相对的,我想起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一个诗句。_________
【7】再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想象画面,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写出来。_________
8、古诗文阅读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这首诗运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2】最后一句中的“笑”字用得好吗?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快乐阅读。
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短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读读画横线的句子,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暴风雨中追赶鸭子这样艰辛的生活不是他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承受的,所以委屈得哭了。
B.他经历了这样的磨难,觉得没有人帮助自己,又迷了路,所以害怕得哭了。
C.他找到了鸭子,非常兴奋,所以哭了。
【3】“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一句中“长大了”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文中的杜小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城市的标识
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
假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关在一所封闭的房间里,仅仅依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和街道,你根本无法辨别自己的所在之处。你会发现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们彼此之间竟然是如此相像。
那些高耸的大厦和大楼,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尖角或是翅角的屋顶,白色或是灰色的圆柱使你觉得眼前的一切早已似曾相识。那么街道呢,满街的霓虹灯和高架的立交桥,更让你茫然无措。你曾试图辨别街道却只见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像是你所在的那个城市的克隆弟兄,就好像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统锁成了一个连体人。还有街上川流不息的轿车们,也都像是刚刚从你那个城市蜂拥而来。本田、丰田、奔驰、捷达、桑塔纳、夏利……你被熟悉的车牌团团包围。
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第二天天亮时分,你终于在楼角那儿,从太阳升起来的方向,发现了一棵树。
那棵树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两人合抱粗的树干呈深黑色,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缀满了繁密的树叶,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葱郁。树底下落着紫黑色的小果子,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淡淡袭来。
你知道那是一棵香樟树,北方没有香樟树,它立于江南,是杭州的标识。
后来,你看见,街中央有一座绿色的小岛,垂挂着浅褐色的流苏样密密的枝条,构成一片完整的森林。那是榕树,你在福州或是广州。你看见婀娜苗条的椰树,你是在海口。你看见街边重重叠叠挺拔苍劲的油松,那是在长春。
最后你睁开眼,你看见了秀气而坚韧的国槐,细碎密集的树叶为街道铺就一片浓荫,白中透着淡黄色的小花,飘来久远而古老的京城气息……
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今,唯有属于那个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从迷途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交叉小径。
我们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们,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在冷冰冰的建筑物和街道中,它是最有耐心与人相伴的鲜活生命;在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它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旨是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表达作者对自然的崇尚。
B.不要因现代文明而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C.要爱护树木,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更美好。
D.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建设,不需要考虑大自然。
【2】城市的标识是__________。
【3】用“——”标出本文的中心句。
【4】“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士;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短语的意思。
裸露的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靠斧头得到的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按照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毁灭小村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怎样理解“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感悟课文,与作者对话。
(1)《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先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他在文中是如何描述下面
景物的?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在叫,露珠在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年闰土》,作者鲁迅先生在第一自然段写看瓜刺猹,其中第一句是这样描写环境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穷人》,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出了西蒙死前的动作神态:“她头往后仰着,冰
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
下来。”用心读,思考西蒙死前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大瀑布的葬礼》
①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
②事情是这样的。
③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⑤长期以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⑥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⑦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斯的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⑧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⑨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令人震惊,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⑩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大瀑布脚下。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
⑪这次行动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⑫9月下旬,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为瀑布举行的特别的葬礼。
⑬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面。
(1)形容游客接连不断地到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观光。 (__________)
(2)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__________)
【2】读读第⑦自然段,用简要的话概括大瀑布逐渐消失的三个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特别的葬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摘抄文中重点语句)
14、阅读下面的几幅图,完成题目。
【1】上面人物形象出自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这些人物形象分别是( )
A. 赵云 董卓 黄忠 B. 马超 曹操 张飞
C. 赵云 曹操 黄忠 D. 马超 曹操 黄忠
【2】下列“三十六计”故事与人物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瞒天过海 陆逊 关羽 B. 美人计 王允 西施
C. 欲擒故纵 诸葛亮 孟获 D. 反间计 周瑜 蒋干
【3】以上面的题为例,你还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的哪些故事以及对应的人物,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即可)。
______ ______
15、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冷 热 快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
(3)静寂的草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
21、题目:忘不了你的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可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你帮助、关心、勇气、力量……请你把他们的事情在你的笔下重现。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叙事具体,语句通顺,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3)字数500字左右
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