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内容回顾。
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________画。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__________、逛庙会、__________;每当夏季之夜仰望牵牛星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藏戏呢,更是别具特色,它那______________的脸谱、______________的动作和唱腔,吸引着我们去看一看。
2、读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填空
本文记叙了史学家________ 在艰难的困境中________ 次撰写明史巨著________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________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花瓣像玉石一样细腻而有光泽,像冰一样透明。 ( )
2.几代人都在一起生活。本课指广玉兰花的各种形态在同一株树中共同存在。 ( )
3.花儿很害羞似的将开而未开。 ( )
4.一代一代地繁衍,不停息。 ( )
5.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填空。
(______)(______)欲试 半(______)半(______) (______)(______)交错 手(______)眼(______)
养(______)处(______) 手(______)脚(______) (______)耳(______)腮 出(______)划(______)
(1)“____________”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____________”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2)与“深信不疑”互为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__;仿照画“ ”的词语再写一个: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①魔术师____________,我们根本看不清他的动作。
②对于这次班级野营的地点,同学们纷纷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望庐山瀑布》是朝诗人的作品,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精妙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 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 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5】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第一句话在文中起着______的作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3】这段话通过( )描写了詹天佑。(多选)
A. 语言描写 B. 行为描写 C. 神态描写 D. 心理描写
【4】从詹天佑的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5】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
【6】遇到困难,詹天佑是怎么想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0、课内阅读。
有些表示事物的词语,鲜明地打上了地域的烙印。来自北方的称“胡”,如胡萝卜、胡琴;来自西方的称“西”,如西餐、西装、西医、西红柿、西瓜;近代来自西方的称“洋”,如洋娃娃、洋装、洋伞、洋车、洋枪。
在汉语家园中,有许多新朋友是漂洋过海的舶来客。现在,“T恤”一词已经进入普通话。其实,它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穿的一种衬衫,英文叫“Teeshirt”。由于一部电影的男主角穿了这种汗衫,20世纪50年代随电影流行到香港。后来,经香港来到广东,再逐渐成为内地广为A B,“T恤”一词也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时下,“平台”一词也是人们语言中的新宠儿。“平台’一词古已有之,唐代诗人李白的“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杜甫的“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都是讲“平台’的本义。但是随着电脑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它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使用宽泛的时髦用语,如“物流运输平台”“文化艺术交流平台”“跨媒体平台”,等等。
【1】用波浪线划出上面三段文字各自的中心句。
【2】“平台”一词也是人们语言中的新宠儿。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3】在第一自然段中,主要写了“打上地域烙印的词语。来自北方的一般称“ ”,来自西方的称“ ”,近代来自西方的称“ ”。
【4】“T恤”的由来是什么,在下面写一写。
【5】“平台”一词在古时的意思是( ),现在成为一个使用宽泛的时髦用语,意思多是指( )。
A.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B.人们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等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媒介。
【6】以上三段文字都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笑着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行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2】填空。
①这是一篇________故事,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的________国。
②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原因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锹还沉,哪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dūn)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1】《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段中写了很多人,有名有姓的有14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刘姥姥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请仔细体会刘姥姥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描写了各具形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仔细阅读文段,仿照例子填写表格。
人物 | 笑态 | 个性 |
湘云 | 一口茶都喷出来 | 豪爽、率直 |
___ | ____ | _____ |
___ | ____ | _____ |
【5】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歇后语。
刘姥姥进大观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姥姥进大观园,表演了一场“笑剧”。这部剧的导演是谁?她们导演这场“笑剧”目的是什么?读完文段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挪树
院子里那株培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蜡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蜡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蜡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蜡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政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竞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蜡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培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靖梅在这块土地上生 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 “喀!喀!喀!”一锄, 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蜡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痩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蜡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蜡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蜡梅花的黄色的芬芳。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 )一息 风姿飘( ) ( )( )有声 丰( )秀美
【2】文中第三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 )—( ) ( )—( )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 《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_________)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__________)
【5】最后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
①第三段到第九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给词语注音。
颤抖__ 琴弦___ 渴望____
【2】作者把少男少女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之间的相似点是_____。
【3】这首诗属于 。
A.叙事诗
B.抒情诗
【4】诗歌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5】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一个,并说说两者之间的相似点。
_____
15、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彩票他没有交给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递给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用日记的形式把它记下来吧!注意日记的格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