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gē bǎn zhàng zi bào yuàn xiān qǐ
( ) ( ) ( ) ( )
guǎ fu kuí wú dǎo méi hòu nǎo sháo
( ) ( ) ( ) ( )
2、根据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出对应的反义词。
1.他得了100分就骄傲了。(______)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______)
2.在科学实验中他不怕失败。(______)
自然环境因素是这次战役失败的主要因素。(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然_____同 悬_____结_____ _____歌_____舞
_____无_____有 万_____更_____ _____心_____欲
4、形近字组词
蔚( ) 捕( ) 廉( ) 恬( ) 尊( )
慰( ) 铺( ) 歉( ) 括( ) 蹲( )
尉( ) 辅( ) 谦( ) 适( ) 遵( )
5、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寒食》一诗中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__________,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是 代著名诗人 的一首歌颂 的著名诗篇。“游子”是指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 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 ,用 比喻子女的心,用 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题。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写的,他与_________称为唐代三李,有_________之称。
【2】《马诗》前两句属于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写出一种_______的气氛。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一句描写的的景物有哪三个?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一句中,“何当”的意思是:_______ “清秋”指的是:_______
【5】《马诗》中抒发自己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
【6】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的表现手法,通过_______表现了_______
8、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花生最可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答题。
一个人挑着两筐茶壶去集市上卖,谁知经过一个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了下来,摔了个粉碎。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这时有人提醒他说:“喂!你的茶壶摔碎了,还不快看看!”他回答说:“既然已经摔碎了,看有什么用呢?”
【1】作者通过卖茶壶人的回答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课文《世纪宝鼎》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 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铸有铭文 铸赠世纪宝鼎 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座前为 世纪宝鼎 四个金文大字 鼎座后面书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一九九五年十月 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zhàn),堪称宏伟杰作。
【1】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打上标点符号。
【2】本段文字可以用 “艺术造型”、 “艺术特点” 、“雕饰铭文”、 “整体结构”等四个词语概括这段话所写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请你先根据原文顺序重新排列这四个词语的顺序,再用“‖”符号把原文划分为四层(在原文中标注)。
重新排列:① ② ③ ④
【3】根据内容填空。课文《世纪宝鼎》内容的重点,是对“世纪宝鼎”样子的介绍和对其文化内涵(hán)、艺术价值的说明。这段话是对“世纪宝鼎”__________的介绍。
12、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把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用“ ”画出有关闰土外貌描写的语句。
【3】“我便飞跑地去看”,体会“飞”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为什么戴银项圈?
_________________
【5】读最后一句,说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舍弃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葛第士以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西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
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1】短文讲了这样三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画上“____”。
【3】文章用几个事例说明一个观点,请你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段话。观点可以是“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等。
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找骆驼》,回答问题。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1】找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老人的观察,老人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周日能去看画展,我必须周六写完作业。(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改为陈述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赛场
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