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连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哪则故事不是出自《史记》( )

    A. 负荆请罪 B. 背水一战 C. 卧薪尝胆 D. 火眼金睛

  • 2、下列句中括号里,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天旱,这条小溪( )不会干涸。

    ②我们并( )把小鱼捉来吃,( )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③他们( )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破坏了璀璨的世界文明。

    ④( )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 )我的心还是疼痛得收缩成一团。

    A.不论……都……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即使……也……

    B.即使……也…… 不是……而是…… 不仅……而且…… 虽然…但是……

    C.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一……就…… 因为……所以……

    D.一……就…… 不是……而是…… 不仅……而且…… 即使……也……

  • 3、下列多音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宿舍星宿xiù 一宿 xiǔ

    B. 出差chāi 差不多差别 chā

    C. 应试yīng  应该yìng  答应yìng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写近义词。

    寒冷——(________) 急急匆匆——(________) 成群结队——(________

    心旷神怡——(________) 陆续——(________) 茂盛——(________

  • 5、听读理解。(先读读题目,听老师读两遍后,再答题)

    1.2021年,我国先后完成了__________开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多颗__________上天等重大举措。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你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带着问题来读书

    (1)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举行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到2009年已有______周年

    (2)这篇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叙述的

     

  •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一个分别造句。

    ____________有序 人影____________ 确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自得 清波____________ 攻无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积累运用。

    (1)诗中有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儿童学习农事的情景;雷震《村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牧童的自在悠闲。

    (2)诗中有伟大的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当吟诵起《游子吟》中的这两句诗,我就想到游子临行前母亲缝衣的场景。诗也中有深厚的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巧妙地把诗人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融入景色之中。

    (3)诗中有浓浓的家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满腔悲愤与热切期盼。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转眼冬天来了,大雪纷纷,姜女想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边做边唱起了自编的小曲:"月儿弯弯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浓情。"

    一夜之间,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饥渴,不知劳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1以上选段选自______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

    2文中的孟姜女为什么要去长城呢?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2】选文中画“        ”的句子写出了沃克医生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体现沃克医生对病人的心疼和担忧。

    B.“七十二刀”说明病人很在意医生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刀数。

    C.“汗珠滚滚”“汗如雨下”都形容流汗很多的样子。刘伯承“汗如雨下”是因为他正忍受着巨大的疼痛。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画“——”的部分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刘伯承的内心。当时,刘伯承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这突出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 11、课内阅读

    西风胡杨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我去过塔里木。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古老——_____  坚韧——_____

    2胡杨,是最美的树,是因为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____就生长在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______大沙漠旁边,成为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3这段短文主要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

    打比方 列数字 分类别

    4说胡杨是最坚韧的树,是因为胡杨的____很长,能深达二十米,去寻找地下的_____,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炙热和_____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_____

    5这段短文主要讲了胡杨的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红包

    说到红包,谁都不陌生。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几用红纸包裹的钱。

    红包在我们中国可是有历史渊源的。据记载,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是为了佩带玩赏而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到了唐代,宫廷内互相朝拜赠送之风盛行,压岁封包就做得越发精良。到了明清时期,就出现了彩绳串铜钱、红纸包钱币等形式,这就是红包封的雏形。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上开始出现如今广为流行的红包封形式。当时的红包封用土纸或竹宣纸制成,颜色以粉红色或浅紫色为主。

    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量机制印刷的出现,红包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首先,红包封上的图案更加多样,除了以一些祥瑞图案制作的红包封外,还出现了以生肖、卡通等为主图的红包封。其次,红包的功能更加多元,比如向商界发展,商家会把红包封作为促销的手段赠送给客户。第三,红包的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礼仪存折”“贺岁金卡”等形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里。

    由于红包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已司空见惯,多数人从红包中取出压岁钱或礼金之后,就对红包封不屑一顾,随之丢弃了。其实,红包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

    红包封上往往印有祝福的语言,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如“南极星辉”贺男寿,“中天婺焕”贺女寿:“天作之合”贺男婚,“于归之喜”贺女嫁;用“金榜题名”庆祝学子考入大学,以“燕仪”庆祝人们搬入新居。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对红包封的称呼也各不相同,从这些称呼中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文化。比如,北方一些地区称它为“红喜袋”,寓意送出人们红红火火的祝愿;南方一些地区则称它为“利事封”,取其大吉大利之意。

    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符号,红包是礼尚往来的载体是人们交往的情感纽带,也是中国民风民俗的体现。

    1填空

    ①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________。北方一些地区把红包封叫作“________”,是为了表达人们红红火火的祝愿;南方一些地区把红包封叫作“利事封”,这是取其__________之意。

    ②读到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时,我马上就能知道这一段是在讲_____________。这段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20年代的红包样式。

    2第3自然段为了说明红包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A.机制印刷   B.图案多样   C.功能多元   D.形式推陈出新

    3第5、6自然段为了说明红包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都用了(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4根据需要,帮助妈妈选择合适的红包封:恭贺爷爷大寿要选________:祝贺邻居喜迁新居要选________:庆祝表哥考上了大学要选________

    A. B. C. D. E.

    5哥哥认为:“当前时代,用手机微信就能发红包了,传统红包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姐姐认为“微信红包是不能替代传统红包的。”听了他们的说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下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训练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介绍了太阳________等方面的特点。

    【2】第一自然段中的“差不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试着再找出两个具有这种表达效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三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再写出一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

    【4】请用一段简短的文字介绍自己的某种学习用品,比如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要求至少要用到一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贺龙钓鱼

    伍之伦

    ①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天边飘散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染成一片火红。

    ②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③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哦,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警卫员噘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牛肉走了。

    ④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禁,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⑤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⑥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这简陋的鱼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               

    ⑦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荒漠的草地一下子变得很凉。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鱼竿,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⑧“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鱼竿,“我有它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选自西师大版教材,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第③自然段“   ”部分贺龙说的话,最恰当的语气是(   

    A.喜悦       坚定

    B.果断       着急

    C.果断       坚定

    D.担忧       紧张

    【3】对第④自然段中“老伙计……”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示贺龙说话时欲言又止,体会到他对大红马的不忍。

    B.表示贺龙说话时犹豫不决,体会到他和大红马之间默契。

    C.表示贺龙说话时断断续续,体会到他还没想好怎样和大红马交流。

    D.表示贺龙说话故意延长声音,体会到他担心大红马听不懂他的话。

    【4】按要求填空。

    (1)第⑤自然段主要描写贺龙钓鱼时的动作、神态等,此时贺龙心里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

    (2)从第⑦自然段对任政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和平时的阅读积累,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这简陋的鱼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______;这简陋的鱼竿,如同_________________

    【6】历史上有无数像贺龙一样具有革命精神的英雄人物。结合事例,用简洁的语言推荐一位你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拓展阅读。

    金线神针的故事

    ①从前有个孩子,名叫金线。他没了爸妈,家里只有一个生病的爷爷,靠自己天天上山砍柴买钱度日。

    ②一天,北风呼呼吹着,金线砍柴回家。天上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他加快了脚步,走着走着,“哎哟!”脚被什么扎了一下,好痛啊!金线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根针,便捡了起来。他正缺一根针给爷爷补破衣哩。

    ③金线背柴回家,看见爷爷蜷缩在破被里冻得直抖,不由得泪水滚滚,便赶紧给爷爷煮了点儿粥,让他喝了暖暖身子,然后,自己坐在床边给爷爷补破被,金线手里拿着一块旧布,望着爷爷那千疮百孔的被子,鼻子又是一酸,心想:要是爷爷能有床新被子盖就好了。

    ④就在金线将针刺进旧布时,怪事发生了,那针竟自己飞针走线缝了起来,转眼间一床崭新的被子出现在眼前。爷爷惊呆了,金线乐坏了,举着针眉飞色算地说:“爷爷,这是我砍柴时拾到的根针,本想给您补衣服,一看到那千疮百孔的被子,就想着让爷爷能有床新被子盖,这针真的就缝出了新被子!”金线又用神针给爷爷缝了棉衣,破棉衣也变成了新棉衣。

    ⑤爷爷笑着对孙子说:“线儿啊,你快给隔壁的常奶奶也缝件新棉衣吧!她们家那么苦,还经常帮助我们,我们可不能忘了人家……”

    ⑥“爷爷说得是!不过,”金线打断爷爷的话,“我不但要给常奶奶缝棉衣,还要给常妹妹缝件花衣,还有村头的张爷爷、王婆婆、宋姑姑他们也都很困苦,我要给他们每人缝一件送去,我要让村里缺衣受冻的人都有新衣服穿!”说罢,又动手缝起衣服来。

    ⑦就这样,金线用手里的神针,赶着给村里和自己一样过着苦难生活的人们缝衣服。

    【1】读完短文,可以知道“神针”能够____________

    【2】哪儿句话交代了金线家里的状况?请用“ ”画出来。

    【3】金线为爷爷做了什么?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体现了金线的什么特点?请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

    ___________

    【5】想想金线还能用“神针”为乡亲们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1】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

    【2】画线句子运用象征的手法,用潜龙、______________这些事物写出了少年中国的________,表达了_______

    【3】把下面句子与其象征意义连一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象征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象征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4】为了振兴我少年中国,实现强国梦,百余年间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了无数卓越的人物。请你查阅资料,任选一位人物,写一写他(她)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朝霞和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了鱼肚白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图上了缤纷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晨曦,充满了朝气。尤其那些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我第一次登山,真没有想到,日出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我尽量地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不由喃喃地自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

    1从第一节描写朝霞色彩变化的词语是(   )

    A. 鱼肚白深红淡红色金黄

    B. 淡红深红金黄

    C. 鱼肚白淡红色深红金黄

    2文中的一组排比句是( )

    A. 第一节的最后一句。   B. 第二节的句子   C. 第三句的第二句。

    3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A. 比喻;把彩云比作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

    B. 拟人;把彩云比作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

    C. 比喻;把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比作彩云。

    4本文按   的顺序,描绘了   。 (   )

    A. 事情发展;整个日出的奇妙过程

    B. 日出时间;日出时的奇特过程

    C. 日出时间;日出时大地万物复苏、充满朝气生机盎然的特点

    5作者写朝霞,主要抓住了 两个特点来写,侧重于 描写写日出,主要抓住了   水和露珠等事物的描写,侧重于 描写。 ( )

    A. 颜色、形状动态;树木、花草、静态

    B. 颜色、形状、静态;树木、花草;动态

    C. 颜色、大动态;树木、云彩、静态

  • 18、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用“√”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3】缩写句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 )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 )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武陵春( )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读《麻雀》,做题。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 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投罗网:_______________ 半路打劫:______________

    【2】麻雀素有“ ”之誉。

    A.害鸟

    B.家雀

    C.老家贼

    【3】麻雀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A.列数据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5】文章第一句话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能否删除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麻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意志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感受,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文是李明同学写的读后感,请你帮他改一改。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书中刻画了许多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最喜欢的就是好吃懒做的孙悟空。孙悟空就像现代社会中的警察,努力把坏人抓起来,帮助坏人改过自新,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所有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强烈的地震无情地毁灭了他的家园。 (缩句)

     

    2.面对危急情况,哈尔威船长下达了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的命令。 (改成双重否定句)

     

    3.仿照下列比喻句的句式,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好比  

    时间如同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快乐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_,你真棒

    要求:①先补全题目,围绕“你真棒”选择一两件事,把人物的“棒”表现出来。这个人可以是你周围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遇的陌生人。②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③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