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说明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列数字)
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列数字,作比较)
C.鲸呼气的时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打比方)
D.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举列子)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弱冠
B.冠军
C.桂冠
D.夺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牛郎织女》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整理的。
B.我会默写和背诵有关牛郎织女的古诗。
C.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D.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4、填空。
(1)祖国敞开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小动物,如_____ 、_______ 、_______ ……它们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是因为这些作者都十分善于观察,请你写出两个你所知道的昆虫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
(4)农村生活多么令人向往啊!你看“牧童骑黄牛,__________________。
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点句段。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____耻: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
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宋代_____的读书心得,对我们读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读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方法。
(3)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这句话是作者的___________。阅读可以了解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视野,扩充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阅读能让人感到幸福,从书中作者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句意:读书很好、很有益处,应该大量地读书,并且选择有积极意义的书来读。
这句话从读书的______讲到读书的_______,既是作者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6、回顾所学内容,补充名句。
1.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
2.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空悲切。
7、给形近字组词。
桦_________ 咆_________ 糟_________ 躯_________ 稍___________
哗_________ 泡_________ 遭_________ 岖_________ 梢___________
8、辨字组词。
磨( ) 势( ) 盛( ) 行( )
魔( ) 逝( ) 剩( ) 刑( )
9、阅读与理解。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juàn liàn( )。岸英奔赴( )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想法。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难道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根据拼音写词语、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juàn liàn( ) 奔赴( ) 特殊( )
【2】根据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意思。
①不由自主: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文字主要是通过哪两种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4】第①段中,从哪些句子你体会到了毛主席的凡人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第②段画线句,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初二那年
①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自卑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长大,也一年年更沉默。
②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③□小樱□老师亲切地叫着地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④□什么忙啊□地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⑤“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你可以帮帮老师吗?”
⑥“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⑦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鸡冠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林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⑧终于有一天,她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道。
⑨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锈得连边都没有了。
⑩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
⑪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地布满阴霾(mái)的心,使她豁然开朗。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⑫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1】给③④自然段加上标点,注意引号的用法。
【2】根据选文内容填写场景及“小樱”心情。
当老师提出请小樱帮忙时,小樱心里充满莫名的惊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后来“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与小樱几次对话中对小樱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第____段第___句话。老师的话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明白:再破的花盆也能_________,起决定作用的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4】“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你生活中有这样有类似的经历吗?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祖父的眼晴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侯,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使用一种方法抓掉了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1】给以上文字起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以上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中的祖父是个怎样的人?先概括地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具体地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文中画“﹏﹏﹏”的句子,我想到一个成语(或俗语、歇后语、诗句)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昆虫的“鼻子”——触角
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聚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鼓槌;白蚁的触角像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但是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聚会、蜜蜂采蜜、蚂蚁聚集等,都离不开触角。触角就是昆虫的“鼻子”。
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声音,找到雌蚊子;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第3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第5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第4—6段主要介绍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短文开头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增添了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_____
②根据短文可知,所有昆虫的触角都同时具有嗅觉、触觉、听觉等功能。_____
③第7段的“启迪”具体表现在仿生学家们模拟触角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_____
13、大拇指汤姆
有一次,汤姆的母亲调( )好面糊,准备做点心。汤姆趁她不注意,爬上盆沿儿,想看里面是什么。忽然,他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进面糊里,顿时,嘴里塞( )满了面糊。他又踢又踹,拼命挣扎。
“哎呀,”母亲说,“这面糊着( )魔了,好像有个妖精在里面。”她赶紧把面糊从窗口倒了出去。恰好有个补锅匠经过。“嘿,这面糊可以做顿饭吃l'’他一边想,一边包好面糊,放进工具袋。汤姆吐光了嘴里的面糊,哇哇地大声喊叫起来。
□奇怪□□补锅匠zì yán zì yǔ( )道□□什么东西跑到我袋子里去了□难道是我捡了团面糊□yāo jing( )就来吓唬我□□他连忙打开工具袋,一股脑儿倒出里头的东西,然后转身跑了。汤姆带着满身的面糊跑回了家。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1】请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填在括号里。
【2】根据拼音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3】在文中的“□”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汤姆连同面糊被妈妈倒掉后遇到了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选文内容填空。
汤姆一不小心掉进了________________,被母亲不小心倒掉。母亲因找不到他而________________,当见到他时又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搭石》(片段)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 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 和谐)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在括号内用“___”画出恰当的词语。
【2】选文中加点的“绰”字我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它的读音是__________。联系下文,我知道了“人影绰绰”中“绰”的意思是__________。
【3】选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了“美”。如看得见的“美”:_________________。听得见的“美”: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的心灵的“美”: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画“——”部分是对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为国捐躯后_____和_______两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内心的_____
【2】“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表现了毛主席是_______的人。
【3】为什么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_________
【4】选段歌领了毛主席怎样的品质和胸怀?
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
①在我国大陆最南端,湛江雷州半岛徐闻县西海岸,有一个闻名全国,被誉为“水族大观园”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区内的珊瑚礁绵延20多公里,面积达2000公顷。据专家研究,珊瑚礁已有近万年的发育史。
②徐闻西海岸一带岸礁众多,海水清澈,水温、盐度稳定,非常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多年来当地一直十分注重生态的保护,保护区内的珊瑚种类繁多,达五十多个品种。其中软体珊瑚有千年佛、白汽泡、鸡冠花,硬体珊瑚有角星、海脑、扇形,等等。
③当艳阳高照,风平浪静的日子,乘着小船在珊瑚丛上面缓缓滑行,犹如在一片美丽的丛林中漫游,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触手可及。还有散落在“丛林”中的“翡翠”、“玛瑙”,形态各异;时隐时现的“鲜花”,橙黄蓝白红,煞是可爱,美不胜收。不时还可见五彩缤纷的鱼儿与游船一起穿梭漫游,构成一幅奇异的海底风景画。
④珊瑚礁群向来被海洋学家称为海上“热带雨林”。它占海洋面积不到0.2%,却栖息了1/4的海洋生物,供养着9万多种鱼类。我国的海南岛沿岸本来有中国最大的珊瑚礁群,历史在十万年以上,但因过度开发,仅10多年有的地方已成了海底废墟。而徐闻的珊瑚礁群作为目前祖国大陆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自然生长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为了永远给子孙后代保留这一片天赐的生态自然景观,当地政府已制订了以保护为前提,结合生态和环境旅游的利用计划,要让这一颗明珠永远闪亮在祖国大陆南端的西海岸边。
【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字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
A.形象性
B.严谨性
C.多样性
D.生动性
【2】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作比较
B.打比方 作比较
C.列数字 打比方
D.举例子 作比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内珊瑚种类繁多,景色秀丽。
B.我国海南岛沿岸有最大的珊瑚礁群,但因过度开发,现在已成了海底废墟。
C.徐闻的珊瑚礁群是我国面前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自然生长区。
D.当地政府已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保护好我国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群。
【4】珊瑚礁群向来被海洋学家称为海上“热带雨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②③自然段分别从哪方面来介绍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的,请简要概括。
第②段:______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1】抓住关键句,把握段落讲述的主要内容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用“____”画出选文两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2】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速浏览文段,搜索相关信息,以下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游隼的速度没有飞机的速度快,但游隼俯冲的速度比飞机快。
B.声音传播的速度是1050千米每小时。
C.声音传播的速度没有超音速移动的物体速度快。
D.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
【4】提高阅读的速度有诀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先不管它,直接跳过,继续一口气往下读。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18、课外阅读。
生命与水(节选)
①作为一种生物,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可是你知道吗?一般的细胞中至少含有70%的水。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差不多占了35千克。血液中有大约90%的水,肌肉中水占70%左右,即使是骨骼也有20%以上的水。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我们人。
②有人把人体比喻为一个加工厂。人体这个工厂可以把食物中的营养加工提炼并储存起来。谁来完成“加工”的过程呢?是口、胃、肝、脾、肠等消化器官。这些器官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帮助它们搅碎食物、溶解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血液、淋巴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把营养和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又把肌体活动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相应器官。这些运送过来的废物和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汗液、尿液被排出了体外。水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大功臣。
③如果我们人体是一部灵活的机器,那么这部机器就不能缺少润滑剂。人体,内,泪水润滑眼球,唾液润滑口腔,还有些体液润滑人体的关节,这些“水”很好地润滑身体里的各种器官,使它们运转自如。
④机器运转时会变热、发烫,不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停转、受损,甚至会燃烧、熔化。人体也要散热:出汗、排泄、呼吸都能调节体温,使人体始终保持正常的温度。
⑤除此以外,水还时刻护卫着我们的肌体:眼泪冲刷飞进眼里的灰尘,消化液保护消化器官的黏膜,呕吐和腹泻能排泄不洁的食物……
⑥“泌、液、汗、泪、尿、泄、润、滑”这些字都带“水”,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水不但构成了生命,而且维持着生命。地震和矿难存活下来的人证明,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没有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
【1】文中哪个自然段说“水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大功臣”?请用“﹏﹏﹏”画出来。
【2】“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差不多占了35千克。血液中有大约90%的水,肌肉中水占70%左右,即使是骨骼也有20%以上的水。”这段话是为了说明( )
A.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B.水在人体中的含量不高。
C.水对人体来说极其重要。
D.人体是非常奇妙的东西。
【3】下列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体血液中有90%的水,肌肉中有70%的水。
B.人体内所有的“水”都只能帮助运送营养。
C.出汗可以散发热量;有助于保持正常的体温。
D.水维持着人的生命,没有水人立刻就会死去。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
【5】水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哪些?根据文章信息选择正确的选项( )(多选)
A.护卫肌体
B.调节体温
C.滋润土地
D.润滑器官
19、课外天地
黄继光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顶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制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强——( ) 惊天动地—( )
2.把描写敌人火力密集猛烈的句子用“ ”画出来。
3.黄继光肩负着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这是因为一个战士 了,另一个战士也 了。
4.对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这是黄继光第二次站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枪口,保证了战士们前进
B.情况非常危急,黄继光用牺牲自己来保证战斗的胜利
C.黄继光再次尝试着寻找机会完成任务
5.“惊天动地”在这里是形容 的声音非常大,这是因为战士们 。
20、照例子,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注意意思不能变。(4%)
例: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爱戴吗?
21、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用“踏实”写句子。
(心里感到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态度切实,不浮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一件带着特殊情感的心爱之物,请向大家介绍你的这件心爱之物,请写清楚它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抒发自己的独特的情感。题目自拟。
要求:(1)叙述有条理,重点突出,内容写具体。(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3)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合理分段。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