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和谐的概念不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宁。

    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

    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如果全世界都能够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安静很多

    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

    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

    A. ④②⑤⑥③① B. ③④⑤⑥①②

    C. ⑥⑤③①④② D. ④①②⑤⑥③

  • 2、以下选项不属于六义的有(  

    A.风

    B.赋

    C.颂

    D.书

  • 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沌(hūn) 圆(tuǒ) 缩(tān) 悬崖马(lè)

    B. 宙(yǔ)   暴(zhǎnɡ) 膨(zhànɡ) 责问难(jié)

    C. 算(ɡū)   庇(yīn) 旋(zhuǎn) 模两可(lénɡ)

    D. 尬(ɡān) 褛(lán) 车(lán) 泛成灾(làn)

  •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空白处_________有意味。中国书家也讲究布白,要求计白当黑。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_________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这可以分成两派来讲。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_________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儒家思想则从实际出发,如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不能模仿,谓之神。_________,孟子与老庄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

    A.更 却 如果 相反

    B.更 而 倘若 所以

    C.也 只 倘若 所以

    D.也 而 如果 相反

  • 5、下列关于《琵琶行》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B.“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霓裳》和《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外调,一般指被贬谪。

    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年8月,有删节)

    1作者为什么说“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此时的美超过一切”?

    2文中第3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

    4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分享的做法,曹刿做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__”,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 8、(1)《离骚》(节选)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认为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听到琵琶曲的喜悦心情。

    (2)《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指出,螃蟹虽有“六跪”和“二螯”,但因为心思浮躁,只能 “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对潭中鱼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静态时,呆呆地静止不动;动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不被君主接纳遭受指责后,他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服饰为喻来表达自己保持高洁的心志。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采集香木香草作比,表达诗人对嘉德懿行的追求。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质,这里我们可以用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警醒自己。

    (3)古人咏“月”,往往置之于江海之上,来表达哲理情思,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类似的唐诗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在绵州东北。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②绵州:在今成都东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书写“离愁别恨”的七律,描写形象新颖,结构严整工巧,感情真挚。

    B.诗歌首联叙事,追忆昔游,“两度”和两个“值”字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都用拟人手法,抒写了离愁别恨和思乡之情。

    D.尾联以景结情,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而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情韵悠长。

    【2】《唐宋诗举要》有评:“三四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请结合诗歌三四句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侯琎,字廷玉。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以争地相仇杀,诏遣琎及同官章聪谕解之,正其疆理而还。副侍郎章敞使交阯,关门卑,前驱伛而入,琎叱曰:“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归,馈遗无所受。迁兵部主事。正统初,从尚书柴车等出铁门关御阿台有功,进郎中。从王骥征麓川,至金齿。骥自统大军击思任发,而遣琎援大侯州。贼众三万至,督都指挥马让、卢钺击走之。遂由高黎贡山兼程夜行,会大军,压其巢。麓川平,拜礼部右侍郎,参赞云南军务,诏与杨宁二年更代。骥再征麓川。琎以功迁左。九年,代还。母忧,起复,寻调兵部。十一年复代宁镇云南。思机发窜孟养,骥复南征。琎与都督张軏分兵进抵金沙江,破之鬼哭山。玺书褒赉。景泰初,贵州苗韦同烈叛,围新添、平越、清平、兴隆诸卫。命琎总督贵州军务讨之。时副总兵田礼已解新添、平越围,琎遂遣兵攻败都卢、水西诸贼,贵州道始通。又调云南兵,由乌撒会师,开毕节诸路,檄普安土兵援安南卫,而自率师攻紫塘、弥勒等十余寨。余贼复围平越,回师击退之。遂分哨七盘坡、羊肠河、杨老堡,解清平围,东至重安江,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水西苗阿忽等六族皆自乞归化,诏琎随方处置。景泰元年八月以劳瘁卒于普定,年五十三。赐祭葬,荫其子锦衣卫世袭千户。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侯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B. 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C. 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D. 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人,春秋时已有设置,汉称大行令,明设行人司。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

    B. 正统,是明英宗的年号。以年号纪年是古代纪年的重要方式之一,始于汉武帝。

    C. 礼部,古代官署管理全国户籍、俸禄、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交事宜。

    D. 锦衣卫。明代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担任皇帝侍卫,受皇命掌诏狱,有巡察缉捕的权力。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琎能说会道,胆识才干超群。无论是去开导劝解因争地盘相互残杀的乌撒、乌蒙土官。还是跟随副侍郎章敞出使,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B. 侯琎少有志节,仕途一帆风顺。他从行人到兵部主事,从郎中到侍郎,再到后来的兵部尚书。都可谓在进阶当中,即便死后,皇上还赐予祭葬,封荫其子。

    C. 侯琎尽职用命,随军屡立战功。跟从王骥征讨麓川时,他受命增援大侯州。面临大敌,亲自督阵全歼敌军,并率部日夜兼程与大军会合,逼近敌人的巢穴。

    D. 侯琎指挥有方,能够独当一面。总督贵州军务平定韦同烈叛乱时,抽调云南兵、檄普安土兵驰援以及后面的回军、分哨、会师等做法。显得从容有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归,馈遗无所受。

    (2)骥再征麓川。琎以功迁左。九年,代还。母忧,起复,寻调兵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久前,华为生产的Mate 60 Pro悄然上市,这款手机搭载的是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处理器。华为在过去几年面临了来自美国政府的封锁和限制,但华为并没有放弃,在自主研发和国内供应链的支持下,成功突破了封锁,实现了5G功能。华为门店悬挂的诗词充满了英雄气概:“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华为的成功突围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