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秦皇岛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ún xùn)   (zhái chà)

    (zhī zhǐ)    (qiàn chuī)

    (sì shì)      (sǎ sā)

  • 2、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有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主动努力,而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最终会一事无成”的道理。这则寓言故事是( )

    A.南辕北辙

    B.守株待兔

    C.亡羊补牢

    D.滥竽充数

  • 3、选择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春风送暖入屠苏。(  

    A. 一种野草。 B. 古代一种酒名。 C. 一种草药。

    2千门万户瞳瞳日。(  

    A. 鲜红的颜色。 B. 晃得人睁不开眼。 C. 形容太阳初升时明亮的样子。

    3银汉无声转玉盘。(  

    A. 白玉做的盘子。 B. 天空中的星星。 C. 比喻洁白晶莹的圆月。

  • 4、《绝句》的作者是 代的 ,被称为 。(       

    A.唐   李白   诗圣

    B.宋     杜甫     诗仙

    C.唐     杜甫     诗圣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课内积累。

    (1)交朋友很重要,你周围的人什么样子,你就容易变成什么样子。由此,你会联想到本册学过的一个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这正如《周易》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到传统节日,思念亲人的人们总会忍不住吟诵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蕴含着道理。《陶罐和铁罐》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你还读过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课文内容回顾。

    1.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

    2.读下面句子,完成练习。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海底世界》)

    (1)用“_____”画出描写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的词语。

    (2)作者写这些声音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

  • 7、加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再组三个词。

    仓——______(   )(   )(   ) 

    参——______(   )(   )(   )

    才——______(   )(   )(   )

    衮——______(   )(   )(   )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读一读,写一写。

     

     

     

     

     

     

     

     

     

     

     

     

     

     

     

     

     

     

     

     

     

     

     

     

     

      裁 剪  滨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bēi  bèi)着书包(jiē  jié)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lóng  lǒng)罩着他们。

    1用“/”画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结伴——_________   笼罩——_________

    3本文写了孩子们上学很辛苦,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文中的孩子们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西汉  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的(经验  教训),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在水里捣烂成;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即  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简单  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累(lěi  lèi   浸(jìn  qìn   浆(jiāng  jiàng   便(biàn  pián

    3用波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4蔡伦的造纸术被传承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既……又……”造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照样子,仿写词语。

    嗡嗡(拟声叠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段采用________(分总 总分)的结构,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

    【3】选段主要写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又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填关键词)

    【4】把选段中的“在窃窃私语”换成“会发出很轻的声音”,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按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来了,捧着乐器的军乐队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经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1从文中给下面词语找出近义词。

    鲜艳——________ 期待——______

    2“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来了,捧着乐器的军乐队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仿写句子:……来了,……来了,……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个共同的期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中的“这一刻”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

  • 13、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要重新弄一个像样的菜园。我们以母亲为首,投去诧异的目光。——要知道,现在要找出一块可做菜园的土地,是相当困难的了。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

    于是,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色未明,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地的翻过来的黄土地。

    1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菜园       ________的坡地

    ________的目光     ________的神情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缓 ——______     展现 ——______

    3用“____”画出表现父亲开垦菜园辛勤忙碌的句子。

    4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吧!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过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使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B.这句话表达了家人过节时的欢快心情和邀请客人参加盛大节日的自豪。

    C.这句话表达了彝家人害怕节日不热闹的着急心情。

    【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习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例文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老 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本文按(   )顺序有条理地写了北京的(   ),从(   )开始,一直写到(     )春节结束。

    2(   )(   )(   )三个春节高潮部分作者写得很详细,而其他部分内容写得较简略。这样写,使文章(     ),主次分明。

    3除夕这天,作者主要抓住人们的活动来写,有做(   )、穿(   )、贴(   )(   )、放(   )、吃(   ),还要(   ),突出了除夕的热闹。第(   )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

    4本文通过描写老北京一幅幅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填写表格。(在括号内填上序号,把横线上的话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

    否有辨认方

    向的能力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__________

    ①检查蜂窝,仔细清点飞回的蜜蜂数量。

    ②捉蜜蜂,放在纸袋里。

    ③让小女儿等在蜂窝旁,自己走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做上记号,再放飞蜜蜂。

  • 17、小小设计师。你了解自己的家人吗?请你为你的某个家人制作一份小档案。

    姓名

    __________

    生日

    ____

    职业

    __________

    爱好

    __________

    缺点

    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缩句)

    ______________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小老鼠,你一定要改掉挑食的坏习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修改病句。

    1.星期天,爸爸带我去参观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爸爸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一个我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放着图书一排排。一到中午,许多同学便津津有味地看书坐在图书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棵柏树是我去年刚栽的。

    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给我买了漂亮的一条花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风景线.

    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请以“害怕羊的狼”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