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与“施”的本义有关的一项是( )
A.工程 B.措施 C.旗帜 D.方向
2、下面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的是( )
A.水滴石穿
B.恍然大悟
C.点石成金
D.粗中有细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剥夺(bō) 俯仰(fǔ) 锄头(chú) 朴素(pǔ)
B.火焰(xiàn) 倘若(táng) 闪烁(shuò) 和谐(xié)
C.应和(hé) 慰藉(jiè) 稀疏(sū) 捣衣(dǎo)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慰藉
B.装饰
C.栽人航天
D.阔达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调皮、淘气
B.众鸟高飞尽:尽头
C.桃花一簇开无主:丛
6、李白写的“( )”使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名扬天下。
A.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7、《卜算子·咏梅》中最能体现梅花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C.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按要求写词语。
平平常常(AABB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又瘦又长(ABAC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可怜巴巴(ABCC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介绍介绍(ABAB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歌中“心中的风雨”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猫(节选)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下面对“古怪”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联系下文,我知道这只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真是“古怪”。
B.“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不一样”,这个词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厌恶。
C.从表面上看“古怪”这个词,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只猫,实际上在下文的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深深的爱。
【2】文中加点字“吧、啊、呢”的效果,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语气词使句子读起来更加自然、亲切。
B.这些语气词去掉后,效果不受影响,可有可无。
C.这些语气词充分表达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关切和爱怜。
【3】请用“﹏﹏﹏”画出具体表现小猫“尽职”的语句。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 )和( )。(选择两项,填写序号)
A.小猫的无能 B.作者的喜爱 C.小猫的认真负责
【4】体会画线句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你喜欢的某种小动物或某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从选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孩子们脑海中想象出来的云彩_______的样子,形象而生动。
【3】“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对这句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夜晚,孩子们透过天窗可以看见一粒星,一朵云,掠过的一条黑影。
B.孩子们透过天窗所见,想象到的乡村之夜美丽而神奇。
C.孩子们的想象是无中生有,虚而不实的,没有意义。
【4】“因为活波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只能在屋里通过天窗看外面,不能看到全景,但他们仍能通过自己看到的有限的事物加上丰富的联想,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
B.孩子们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经常犯的错误是把某种东西看成另一种东西。
C.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强烈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12、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生物的“睡眠”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干什么来了?逮蚊子、逮夜蛾一类昆虫吃嘛。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么办呢?是躺着等死,还是像大雁、燕子那样千里迢迢,飞到温暖的南方去?不,都不是。蝙蝠是采取睡眠的办法来对待“绝粮”。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个偏僻、昏暗可以躲避风寒的山洞、屋檐进行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式很特别。( )不是躺在床上,( )不是蹲在洞里,而是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们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哩!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呵欠,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不但蝙蝠爱睡大觉,善于“金蝉脱壳”的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哩!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就怪了!
海参吃海底的虫子——浮游生物。夏天到了,海上气候炎热,原来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生活,海底下再也没有海参赖以生活的虫子了。那怎么办呢?海参只会在海底下蠕动,不会游泳浮上海面,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上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是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们受不了啦,又回到海底过冬了。哈哈,海参的“粮食”来了,于是它醒过来了。
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是在夏天,所以叫作“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20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20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下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缓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它一顿。哟!这么说来,蜗牛真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不但……而且……
B.既……也……
C.虽然……但是……
D.如果……就……
【2】短文的故事里写了哪几种生物的“睡眠”?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蛇、海参、夜蛾
B.海参、蝙蝠、大雁
C.蝙蝠、海参、蜗牛
D.蜗牛、蝙蝠、蚊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倒挂起来集体睡眠。
B.海参睡大觉的时间是在夏季,所以称为“夏眠”。
C.蜗牛是个“瞌睡大王”,它既要“冬眠”,还要“夏眠”。
D.蜗牛只是在天气暖和又不下雨时,才会推开大门饱餐一顿。
【4】“这么说来,蜗牛真称得上‘瞌睡大王’了。”这句话用“瞌睡大王”来打比方说蜗牛爱睡觉,写得很生动,让我们读了印象深刻。下面( )句也是用打比方来描写的。
A.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20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20个月。
B.哈哈,海参的“粮食”来了,于是它醒过来了。
C.它们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哩!
D.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
【5】联系上下文反复读第1自然段中的问句,你会发现这几个问句都是自问自答,这种问句叫( )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6】判断题:用“√”“×”表示。
①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蝙蝠无法捕捉到蚊虫等食物,只得采取睡眠的办法来对待“绝粮”。 (___)
②夏天到了,原来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生活,海参什么吃的都没有,只好睡大觉。(___)
③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___)
④蜗牛是“瞌睡大王”,每年都要睡它20个月。(___)
13、课外阅读。
老师的眼睛
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有一双令人生畏的眼睛。这双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经常在同学们身上来回扫射。只要是她上课,同学们总是绷紧每一根神经,屏气凝神,小心谨慎。
上学期,在赵老师的辅导下,我参加了全省青少年儿童作文大奖赛,获得了第二名。当我上台领奖时,赵老师不住地为我使劲鼓掌,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无限的快乐和欣慰,似乎在鼓励我说:“在前进的道路上,你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还要努力啊!”
当然,赵老师的眼睛确实有令人生畏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和同桌因一件小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声音虽然不大,却被赵老师听到了,她眉毛往上一挑,一道严厉的目光直射向我。她虽然没有开口批评我,但我却读懂了那目光,那是责备和失望。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和同桌立刻认真地听起课来。
赵老师的眼睛,是令人生畏的眼睛,也是蕴含着期望的眼睛,她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就像那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将我的视线引向了一个广阔奇妙的世界……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害怕、胆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老师的眼睛中,“我”读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在正确的一项后面打“√”)
(1)主要写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
(2)主要写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 )
(3)主要写了老师认真工作的情景。 ( )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太湖园博园购票须知
普通票:50元/人。适用于所有游客。
优惠票:40元/人。仅限身高1.4m以上(不含1.4m)的儿童及中小学生,全日制本、专科生,及60~69周岁的老人。购票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爱心票:身高不超过1.4m(含1.4m)的儿童(需有成人陪同)。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残疾人、中国现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老人及残疾人建议有陪同)。
入园时间:园区开放时间8:30—17:00;售票时间8:30—16:00;16:30起停止入园;17:00清场闭园。
票、款当面点清,门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遗失不补。
游客中途可通过专用通道出园。二次入园服务每人当天仅限一次。
【1】依据购票须知,妹妹刚刚一岁可以享受___票;爸爸需要购买___票;小宇是小学生,身高1.45m,带了学生证,可以购买___票。
【2】入园游玩必须有成人陪同的是( )。
A.残疾人
B.1.4m以下儿童
C.70岁以上老人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小宇一家人8:10到园博园,可以立刻购票进园。( )
(2)小宇一时大意买错票了,可以退了再买。( )
(3)中午有一家人出园用餐,用完餐可以持票继续入园游玩。( )
【4】为创造文明城市,请你为园博园拟一条宣传用语: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童年憾事 童年趣事 童年幸事
要求:1.任意选择一个题目,围绕加点词语选择材料。2.注意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3,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