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多音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口(gòng)       耕织(gōng)

    B.疑(huò)       晃(huàng)

    C.圈(zhuàn)       学(zhuàn)

    D.飞(yàn)       山(yān)

  • 2、石猴之所以能成为猴王,是因为他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能说明他的与众不同?(  )

    A.出生于饱受日月精华的顽石。

    B.会说话,有自己的语言。

    C.敏捷勇敢,胆大无畏,聪明坦率,有勇有谋

    D.愿意与大家有福同享。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壳(bàng)   华(qiáo)   子(zhì)   万(qĭng)

    B.身( zhàng) 巍(é) 旎(yĭ)   污(diàn)

    C.(zhé) 性(bĭng)   点(zhuì) 瓜()

    D.火(gōu) 蒙湖(lăi) 动(méng) 乱(liāo)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字谜猜猜看。

    1.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_________

    2.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_________

    3.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_________

    4.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小子下边站,只盼幸福降。________

  • 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景阳冈》一文节选自《水浒传》,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本文的叙述顺序是:喝酒→_________

    ②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单元所学课文,请你选用合适的词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填序号)

    ①聪明顽皮 ②忠厚守信 ③谨慎多疑

    ④嫉贤妒能 ⑤豪放勇武 ⑥敏感细腻

    林黛玉______ 武松______ 周瑜______

    美猴王______ 鲁肃______ 曹操______

  • 6、用所给字组成不同的词,与其他内容搭配恰当。

    1.气势____)   意志____)   灯光____

    2.____的夜晚   (____的水面   (____的小路

  • 7、我会填空。

    1.天行健,______________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_________

    3.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___________

    5.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 8、辨字组词。

    报(   )  塞(   )  份(趣(   )

    抱(   )  赛(   )  纷(   )起(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曾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拔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由“吃惊”可以看出鲁肃_________,由“饮酒取乐”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__

    【2】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找出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和诸葛亮一起去“借箭”的还有鲁肃,你觉得写鲁肃对塑造诸葛亮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运粮送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就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三十个军士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便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作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来,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北边的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接着,诸葛亮下令叫西城百姓随军退往汉中,大队人马立即动身。不久,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的军民也陆续赶来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谨慎——_____ 料定——_____ 倘若——_____ 计策——_____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内涵。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导致“空城计”成功的因素至少有两个,请具体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就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宴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你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请求——   特别——  

    严厉——   开导——  

    2齐景公没有杀死烛邹的原因是( )。

    A. 他发了善心。

    B. 晏子宣布的三条罪状不足以定烛邹的死罪。

    C. 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话,明白了杀烛邹是错误的做法。

    3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对晏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做事利索、说话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意浪费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有许多病人不能体会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

    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何时?”“昨天早晨。”“已处理过?”“碘酒。”“还痛吗?”“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真令人高兴,”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不用付钱,夫人。为您治病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1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他们”指___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

    2概括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篇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协调,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和谐统一;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落(duò zhuì   (chēng  chèn)

    2从这段话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弹性水库

    弹性水库,就是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树林。

    树林,在调节降水时间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计过,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公顷可蓄水500~2000吨。因而,森林享有大气和水资源“绿色卫士”的美称。比如说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有20万公顷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顷蓄水1000吨计算,则可蓄水2亿吨。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森林水库是“弹性”的呢?因为一棵树不但是一台“吸水器”,还是一台“降雨机”。植物的体内,90%以上是水,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这样一来,依靠茂密的森林,就会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使旱情因而减轻。它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需人工操纵。

    山区有了森林,就可以贮存和过滤雨水,就有可能把将要泛滥成灾的降雨,分解为清清细流注入江河。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曾经作过比较仔细的研究。

    比如,福建省惠安县有个村子,地处山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既易旱又易涝,十年九不收。1954年,村民们开始大搞植树造林,到1965年时树林已长到3米多高,且郁蔽成林,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控制。过去只要降水量达到30毫米,山洪便泛滥成灾,水土直泻而下,农田大遭其殃,农田的抗旱能力不到7天。现在,同样下这么多雨,山洪却不见了,代替的是涓涓细流,数周不绝,农田的抗旱能力达到了30天以上。

    科学家认为,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多都是森林贫乏的地区,如果把这些地区植起树来,使森林覆盖度均匀地提高到30%以上,旱季用水就可以增加5~8倍。可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立起弹性水库,对于扩大水源改变缺水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弹性水库还有着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改善小气候。

    在一个森林环抱、绿树成荫的城市里,这个功能最明显。这里,人们不但感到空气清新,还会感受到它在温度和湿度方面的双重影响。冬季,它能挡风御寒,既可使寒冷的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又可使冬天不至于过分干燥;夏季,它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造成了夏天绿地里的良好小气候环境,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1】结合文意,仿照注释①解释下面词语。

    ①“吸水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树木在降雨时能蓄水的特征。

    ②“降雨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弹性水库”,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主要说明它在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的功用。

    【3】把文中画“_______”句中“大多”这两个字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结尾段介绍的内容,你觉得树林能__________________

    【5】习主席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上文,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民国时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集军政大权与一身,声势显赫。他的一个堂叔,前清秀才出身,在家无业,到济南找他,想谋个工作养家糊口。他满口答应,立即写手令,连同其叔的登记表装入封袋,命人送交秘书长速办。秘书长拆封一看,大吃一惊,立即派人将老头抓捕关押在军法处。一个多月后,韩复榘召开军政会议,坐在主席台上东张西望,问秘书长:“××老太爷怎么没来参加会议?”

    秘书长说:“老太爷关押在军法处还没放出来哩。”“混蛋!”韩复榘大发雷霆,“谁把老太爷抓起来的?”秘书长随即取出韩的手令,韩一看写的是“抓军法处”,便理直气壮地说:“我这不明明写的‘派军法处’,让他当秘书的吗?你们为什么抓他?”秘书长小声说:“‘派’字是三点水旁,您这写的是提手旁,写成‘抓’了。”韩复榘眼一瞪说:“干什么事不要用‘手’呀!快去请老太爷来开会!”韩老头被放出来后闻知此事,一肚子气,一句话不说,提笔写了一首诗:

    一纸公文“派”作“抓”,小爷无故坐军法。若教留在济南府,“手令”来时定吓煞。

    写好后往韩复榘桌上“啪”地一放,袍袖一甩回老家去了。

    【1】短文题目应该选(  )

    A.手令

    B.“抓”军法处

    C.一字之差

    【2】老太爷被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韩老头这首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练习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1确实这个词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终于这个词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话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  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  把我叫到书房里  (郑重、敬重、庄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  原来是那幅墨梅  就说  这不是你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护、保存、保留)!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名气、气节、风气)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困难、磨难、灾难),受到怎样的(欺侮、欺凌、侮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秉性”是________意思。梅花的秉性________

    【2】外祖父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让她保持________

    【3】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举出3~5个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把这个城里两件最(宝资、珍贵)的东西给我!来。上帝对他的一个天使说。天使便把铅心和死鸟还到上帝面前。

    你选得不错,上帝说,因为我可以让这只小鸟永远在我天堂里歌唱,让快乐王子住在我的金城里(赞扬、赞美)我。

    1“√”选择正确的词语。

    2这个城里两件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你选得不错,上帝说,因为我可以让这只小鸟永远在我天堂里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妙答“一”字诗

    清朝嘉庆年间,在百姓中流传着一段佳话。

    陈沆很有文才,名噪一方。一日,他离家进京赶考,匆匆来到河边,急着渡河。不巧,艄公已经摇橹离岸。要等船回来,还需半个时辰。于是陈沆高声呼唤艄公,求他回转。船上有人知道陈沆是个才子,愿意出面替他恳求艄公,但有个条件,要陈沆立即吟诗一首,而且诗中必须要有十个“一”字,如能做到,便请艄公回来渡他。陈沆听后,沉思片刻,大声吟出:

    一(  )一桨一渔舟,一位(  )一钓钩。

    一俯一(  )一场笑,一江(  )一江秋。

    船上的人听了无不叫好,艄公便掉转船头,将陈沆接上船。

    1读了上面的小故事,请你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文中括号里。(填序号)

    A.渔翁    B.明月    C.仰    D.帆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仿写句子。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广场(5分)

    (1)金字塔真高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改变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填关联词

    鲁迅(   )能写出一部部巨著,( )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

     

  • 2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困难了。 瑞恩并没有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我的同桌

    学习运用刻画人物的多种方法,写出你同桌的特点。要求:条理清晰,形象鲜明,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