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能看出描写的是夏夜的景色。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要求写词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扩号内。
吵闹—(_____) 平静—(_______)
肥胖—(______) 整齐—(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扩号内。
优美—(______) 迷糊—(________)
摇荡—(______) 瘦弱—(________)
猛然—(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hǔ pò tuī cè měi cān cāng yīng yān mò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4、百科知识填空。
(1)火星是太阳系________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的第________颗行星。它的直径约为________的53%,质量为地球的________。
(2)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请拟一句保护地球的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典名著积累。
1.《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__,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外祖母和外祖父是《童年》中对阿辽沙影响最大的两个主要人物。外祖母如一盏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他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的民间故事给他听。她慈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外祖父却经常毒打孩子们,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他吝啬、_______、_______。(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填概括人物品性的词语)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先补充诗句,再用“/”画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5】你还知道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哪些故事?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 。
,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和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4】读词的下阕,你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想象一下,并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填写诗句。
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亲近大自然的序幕。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的孤寂心绪;隐山林,孟浩然田园会友,做出“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的美丽约定。
8、经典诵读,感悟人生。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不精不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夜喜雨》
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诗》
诚者,天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
9、读文章,完成练习。
胜利高歌平型关
日军侵占华北地区后,企图从山西的东北部继续南下,直取太原。日军为确
保成功,特别启用了最精锐的部队——坂垣(yuán)师团。
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不久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得知日军的行动计划后,指挥部立即决定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平型关打一次伏击战,在这里把敌军消灭。
1937年9月24日夜,一一五师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的道路,游过没过胸的河水,摸黑来到平型关,潜伏在山石和树丛中。
早晨7点钟,坂垣师团开进山里来,这支队伍光汽车就有100多辆。汽车队的后面是有200多辆大车的运输队,再后面是步兵队。
日军完全进入了一一五师的包围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打!”四面八方一齐开火:嗒嗒嗒,砰砰砰,轰轰轰……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起怒吼起来。“打呀!”“冲啊!”“杀呀!”战士们的杀声响彻山谷。日军做梦也没想到,山里竟埋伏着这么多的“天兵天将”,杀声中他们顿时乱作一团,车、马、人互相冲撞,挤成一堆。一一五师的战士们冲上前去,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敌人一批批倒下去,侥幸活命的便赶快逃跑。
坂垣师团遭到伏击后,他们的后续部队立刻赶来增援。飞机飞来了,但由于交战双方混战在一起,敌机怎么也找不准目标,在空中盘旋了一会儿,只好又飞回去了。步兵赶来了,但没前进多远,他们自己也遭到我军伏击,寸步难行。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已经溃不成军。我军越战越勇,一鼓作气把日军全部消灭在山沟里。
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第一次星示出巨大威力。平型关大捷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士气。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一五师为了在平型关潜伏下来,克服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型关大捷具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一一五师的将土们说些什么?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A 他生来就是种树的,他的一生就应该在种树中度过。 ( )
B 命运选择他来种树,那就把自己的身体留在这种满树的青山上。 ( )
C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他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他要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这青山。 ( )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个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抱怨,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看电视上,10%的休闲时间在进行纸质书阅读。许多中国人自清晨至深夜每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材料二:
手机伤害孩子的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的颈椎,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
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状状这段时间迷上了玩手机,请你借助材料二的内容,劝劝他,对他讲讲玩手机的坏处。
玩手机的坏处有很多:第一__________;第二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
12、阅读。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作者:谷煜,选入试卷有删改)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2)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
【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极富表现力,请细细品读,用一两句话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文末句子的作用。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给你带来的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风筝
①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②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儿。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③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④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⑤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⑥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⑦“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1】文章写的作者是________的人,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自然段通过对______、_____和____等的刻画,刻画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
【3】品读加点的词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__________
【4】“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是指(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是指( )。(多选)
A.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 。
B.等他说,“我可毫不怪你啊”。
C.去讨他的宽恕。
D.我和他一同放风筝。
14、阅读下面的两段话,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结合课文,说说下面的字的意思。
(1)竭:____________
(2)再:____________
(3)顾:____________
(4)滥:____________
【2】这两段话主要说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
【3】怎样才能避免文中这种可怕的局面发生呢?
提示:回答第2小题,要在理解这两段话的意思之后从反方向去考虑。
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训练。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新鲜的水果 疲惫的脸 心灵的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明明会对他说什么?请你把明明说的话写出来。(不要出现“说”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我忐忑不安地想:“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和妈妈解释……妈妈会不会生气呢……”(照样子,写写人物“期待”的心理活动)
我期待的寒假要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会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2.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只要山势多么险峻,他就敢攀登。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仿写句子。
白桦林银白的树干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5.选择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b用于列举的省略;c用在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①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
②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③秋天到了,果子挂满枝头,橙子、柚子、葡萄、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个儿报名。(改为老汉自己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浪花高。
②风吹倒了小屋。
21、综合表达能力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想一想,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时,你会想到谁,会想起一件什么事?哪些具体的事例可以体现出他(她)的“真好!”。
请你用具体的事例,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工整的书写,自拟题目来表达“有你,真好!”这个主题。要求45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