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意思写谚语。

    1.处暑的时候如果谷子还没有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了,只能割下来喂老牛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历六月初六到处可以看见抽出穗的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句子意思,选择何时得词语填在括号中。

    依然  虽然  突然  显然

    (1)( )这次是你的错误,老师( )相信你是一个出色的孩子。希望你不要因此背上包袱。努力做吧,不要让大家失望。

    (2)我们正安静的写作业,( )半空里响起一声霹雳。

    (3)大家认真的学习英语,(  )是在为迎接奥运做准备。

     

  • 3、填空。

    蛇故无足,_____________?终亡其酒。为蛇足者, __________________

  • 4、按要求填写诗词句。

    (1)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

    (3)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4)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5)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 5、读下面语段,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2020年11月24日,中国文昌航天fā shè______jī dì______,嫦娥五号脱离地球cíchǎng______,lóng zhòng______升空。níng shì______苍穹,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英勇háo mài______、jiān qiáng bù qū______的中国人民正dà bù liú xīng______走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据悉,探测器带回的月壤将有利于研究月球的kuàng chǎn______,研究成果也将刷新人类对太阳系qǐ yuán______的认知。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抒情写意,首联中一个( )字把“好雨”拟人化了。

    【2】颔联中“潜”和“细”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 7、古诗文鉴赏。

    西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也像二、三句那样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四句:________、深树黄鹂、春潮晚雨、________。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3)最后一句中一字用得极妙,成为炼字的典范。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一首诗中也有一个字用得非常精妙,老师经常拿它来说明写文章要反复修改,斟词酌句。请写出这句诗和诗的题目: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齐安城楼

    【唐】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1】请说说你对第2句中“寒”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还知道杜牧有哪些有关数字的诗句?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大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如果你想完成“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行星有没有生命的”这个任务,你打算怎样阅读这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段话中,科学家分析了哪些行星?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板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提优

    珍 惜 时 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有人说鲁迅是位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工作。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病重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微好一些,他就动手做起来。他在逝世前,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80斤,可是他仍然紧张地工作和翻译文章。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他离开我们的那天,从来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为的是更好地用文艺这个锐利武器,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鼓舞人民和敌人作斗争,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惜(   )   节省(   )   鼓舞(   )

    2) 文章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用“  ”画出来。

    3) 写出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节省时间,就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B. 要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就要节省时间。

    C. 充分利用时间,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就等于把一个人的生命延长了。

    5)鲁迅先生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你准备怎么做?

     

     

     

  • 11、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九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心潮难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提及的“九州”指______,“知己”又指__________

    【4】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词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听着琴声,兄妹俩好像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①“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②两个人( )了一阵。

    ③□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④□哦□ 什么时候□

    ⑤“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 )了。

    ⑥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文中的“□”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选文中两个括号里应该填_____________。桑娜的这两次反应,都反映了她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的“熬”字能去掉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语,用“﹏﹏﹏”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用“ ”画出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

    【6】你从文中看到一个怎样的渔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第2自然段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

    ______

    【2】第2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哪些是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请你写下来。(填序号)

    实实在在的事物:_____

    事物引起的联想:_____

    【3】第2自然段中,第②③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__,第④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4】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请你写一个“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 16、用“……是那么……是那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改转述句。

    1.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爸爸说,到了那边,我就要学习西班牙文,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了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天地。

    对你们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采访,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你是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份倡议书。要求格式正确、内容具体、有实效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