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关于《西游记》中故事和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是跟唐僧学的。
B.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直接原因是他不满被封为弼马温。
C.先后变成村姑、老婆婆、老公公迷惑欺骗唐僧师徒的妖怪是蜘蛛精。
D.唐僧收孙悟空为徒是在两界山。
2、用“ ”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1)待(dāi dài )会儿,你和我一起去接待(dāi dài )外宾,好吗?
(2)尽(jǐn jìn )管红军在长征途中吃尽(jǐn jìn )了苦头,但是他们仍然不放弃。
(3)这么多天了,藏(zàng cáng )胞还(huán hái )在山里,怎么受得(de děi dé )了呢?得(de děi dé )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3、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喝 渴
(1)鹿口( )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 )起水来。
到 倒
(2)他看着自己( )映在水面上的影子,不解地自言自语:“这( )底是怎么回事呢?”
4、《安徒生童话》中,坐在鸟儿背上,飞上天空,欣赏美景的是__________
A.拇指姑娘
B.卖火柴的小女孩
C.坚定的锡兵
5、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完成练习。
1.学习了《_______》,我们认识了胆小鬼小沙;学习了《我不能失信》,我们从________身上学会了做人要守信用;学习了___________(作者)的《肥皂泡》,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2. 本学期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在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桃花;在韦应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看到了青草幽幽,听到了黄鹂鸣叫;在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看到了燕子归来,鸳鸯成对。
6、照样子,写词语。
例:春种秋收 春____ 秋____ 春____ 秋____
如银如雪 如_____如____ 如_____如____
7、积累宝库
(1)三个______________,顶个_______________。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___代诗人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诗中的句子,诗句中“西子”指的是________。
(3)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讲道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杜牧眼中,秋天有最亮丽的色彩——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苏轼眼中,秋天有最美好的景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叶绍翁眼中,秋天有最深沉的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fú zhuāng là zhú zèng sòng guī zé zhǔn bèi
qiáng bì yán liào jiù mìng róng qiú hán lěng
9、课内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选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选文第5句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写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风的不同特点。
【3】选文中“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等词和短语写出了大自然中风声的多变。生活中,我还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如: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4】选文中画“﹏﹏”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
10、课内精彩阅读。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地毯 一(______)落叶 一(______)小巴掌
【2】选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季的景象。作者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水泥道像___________,每一片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的第1自然段写出了水泥道___________的美,第2自然段写出了它___________的美。(A.形状 B.大小 C.颜色)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手术台就是阵地(节选)
一连几发地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1】读一读画“______”句子,其中“扑”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争分夺秒”“做了一个又一个”中,白求恩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求恩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的孔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对周礼的知识已经很熟悉了,可是他仍旧不断地努力钻研。
有一回,他去参加太庙里的祭(jì)祀(sì)典礼,由于是第一次碰上,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见到每一项礼节、每一件祭物,都虚心地向内行人打听。有人嘲笑他:“谁说这个陬(zōu)邑(yì)大夫(孔子的父亲做过的官职)的后代懂得礼呢?瞧他这没完没了地问,大概什么也不懂。”孔子听了却很坦然:“不懂就问,这正是礼呀!”
祭祀结束后,人们要回家了,可他还抓住人家的袖子不放,非要问个明白才行,弄得人家都有些不耐烦了,便称他是“每事问”。孔子听见了心里还挺高兴哩。“每事问”怎么不好?难道不学不问还能从天上掉下知识来不成?就这样,执着的孔子很快对周礼达到了精通的地步,在他30岁的时候便有人专门向他学习周礼了。
【1】在文前横线上加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最恰当的是( )。
A.努力钻研
B.虚心打听
C.勤学好问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孔子认为“每事问”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__________)
②孔子知道“每事问”让人不耐烦后,就不再抓着别人问问题了。 (__________)
③孔子坚持“每事问”,后来才成为一个对周礼精通的人。 (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金蝉脱壳
①这天傍晚,下了一阵毛毛雨。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清新。我轻手轻脚地爬上树,悄悄守候在一只蝉虫的身旁,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②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锐 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小心翼翼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③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④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
【1】请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上“√”。
【2】第②自然段中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请用“ ”画出。
【3】第③自然段从四个方面写了刚出壳的蝉发生的变化,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
A.翅膀变小→身上的颜色由浅变深→翅膀出现斑纹→触角显现光环
B.翅膀变大→身上的颜色由浅变深→翅膀出现斑纹→触角显现光环
C.翅膀变大→身上的颜色由深变浅→翅膀出现斑纹→触角显现光环
【4】本文主要描写了( )
A.蝉脱壳的过程
B.脱壳后蝉的变化
C.蝉脱壳的过程和脱壳后蝉的变化
14、课内阅读。
山谷里有一座很大的工厂,传来了“沙沙”的锯木头的声音。
小鸟落在工厂的大门上,问:“大门大门,你知道我的好朋友树在哪里吗?”
大门回答说:“你是问树吗?树已经在工厂里被锯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又被卖到远处的村子里去了。”
小鸟又朝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边,坐着一个小姑娘。于是,小鸟问:“小姑娘,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小姑娘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不过,火柴点燃的火苗,还在这盏灯里亮着呢!”
小鸟一动不动地盯着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歌。火苗轻轻地摇晃着,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唱完了歌,小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 ) 卖—( )
2.“沙沙”是锯木头的声音,请你再写两个表示声音的词语: 、 。
3.短文中,小鸟向( )和( )询问它的好朋友的下落。
A.松鼠 B.大门 C.树桩 D.小姑娘
4.小鸟找到树变成火柴点燃的火苗,都做了什么?
5.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几句话表现了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情谊
B.小鸟喜欢唱歌,还没有唱尽兴,所以不愿意离去
15、课外阅读。
你好啊,海南岛!
海南岛同雷州半岛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十几千米。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五指山区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树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海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当地的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游击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是英雄的岛。
我不禁面对大海高呼:“你好啊,海南岛!”
【1】根据短文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一大岛。(____)
(2)海南岛盛产热带水果和海产品,但不出产药材。(____)
(3)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海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____)
【2】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海南岛比作______和_______。
【3】短文从________、景色和物产、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南岛,表达了作者对海南岛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介绍了海南岛的景色和物产。
16、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这种水果甜得像蜜一样。(仿照例句写句子)
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屋说( )再见( )好了( )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请给句子加标点)
17、按要完成句子练习。
1.他_________:“呀!太美了!”(把句子补充完整)
2.顾客说:“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让我回家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变魔术
1、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不得不把身子缩成一团。(用加点部分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1.下雨了,我立刻马上回家去。
2.他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一顶红色的帽子。
20、修改下面句子。(有三处错误)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马上把头低了下去。
21、习作平台。
把自己想发明的物品写下来,介绍给大家。记得给这个物品起个名字,并写清楚它是用什么制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