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丙二醇脱氧脱水反应的催化循环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oO3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1,2-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过程④中有C—C键发生断裂
D.1,2-丙二醇分解的产物有HCHO、CH3CHO、CH2=CHCH3、H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煤的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清洁的燃料或化工原料
3、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已知这些物质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283.0 kJ/mol、1366.8 kJ/mol、890.3 kJ/mol) ( )
A.C2H5OH(l) B.CO(g) C.H2(g) D.CH4(g)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也达到最大且相等
B.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比用98%的浓硫酸产生H2的速率快
5、溶液 X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Na+、K+、、
、
、Cl-。取一定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固体Y和滤液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溶液X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不含K+
B.取固体Y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液X含、不含
C.取滤液Z加入足量HNO3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X中含Cl-
D.取滤液Z加入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溶液X中含
6、在一定条件下,甲醇发生脱氢反应生成甲醛:CH3OH(g)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脱氢反应的焓变ΔH<0
B.600 K时,Y点甲醇的v正<v逆
C.从Y点到Z点可通过增大压强
D.在T1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1
7、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2H原子组成2HmX分子,在a g 2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N)mol B.
(A﹣N+m)mol
C. (A﹣N)mol D.
(A﹣N+m)mol
8、为提纯表内物质(括号中为杂质),下列有关试剂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杂质) | 试剂 | 方法 |
A | 溴乙烷(溴) | NaOH溶液 | 分液 |
B | 乙酸乙酯(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蒸馏 |
C | 苯(甲苯) | 酸性高锰酸钾 | 过滤 |
D | 苯甲酸(NaCl) | 蒸馏水 | 重结晶 |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制备并收集乙烯 | 判断苯中无碳碳双键 | 比较乙醇和水中氢的活泼性 | 加热溶解粗苯甲酸 |
A.A
B.B
C.C
D.D
10、常温下,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HCl溶液和20.00m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示
或
)
A.滴定HCl溶液的曲线是图2
B.达到点B、E时,反应消耗的
C.达到点B、D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均为:
D.当(NaOH溶液)
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
11、已知25℃时:
①HF(aq)+OH-(aq)=F-(aq)+H2O(l)ΔH1=-67.7kJ·mol-1
②H+(aq)+OH-(aq)=H2O(l)ΔH2=-57.3kJ·mol-1
③Ba2+(aq)+SO42—(aq)=BaSO4(s)ΔH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F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HF(aq)H+(aq)+F-(aq) ΔH>0
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量越多,中和热越大
C. ΔH2=-57.3 kJ·mol-1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盐的中和热
D. 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114.6 kJ·mol-1
12、某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Ni元素
B.该元素属于ds区元素
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9个电子
D.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
13、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
A. 脱落价电子后的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 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 脱落了价电子的金属离子与脱落的价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 金属原子与价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1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化学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放热),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对于2HI(g)H2(g)+I2(g),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和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B.用已知浓度的醋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不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C.中和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度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B. 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不存在活化能为0的化学反应
D. 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1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为0.4NA
B.标况下,2.24L CCl4所含原子数目为0.5NA
C.常温常压,7.8g苯中所含碳碳双键数目为0.3NA
D.1.7 g—OH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NA
18、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B同时生成nmolA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B同时生成nmolC
C.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
D.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19、已知叠氮酸钠()溶液呈碱性。常温下,下列关于叠氮酸(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度相等的盐酸和叠氮酸,两者的导电性相同
B.将0.1
溶液稀释10倍,溶液的pH大于3
C.加水稀释叠氮酸溶液,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的也增大
D.等体积pH相同的硫酸和叠氮酸溶液与足量的Zn反应,叠氮酸产生的量更多
20、下列微粒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1、下列各化合物中命名错误的是
A.(CH3)2C=CHCH=CH2 4-甲基-1,3-戊二烯
B. 2.3-戊二醇
C. 甲基苯酚
D.CH3CH(OH)CH2COOH 2-羟基丁酸
22、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中均存在手性碳原子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X与Y
C.Y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
D.1molY最多能与8mol反应
23、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 温度/K |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 ||
c(H2) | c(CO) | c(CH3OH) | c(CH3OH) | ||
I | 400 | 0.20 | 0.10 | 0 | 0.080 |
II | 400 | 0.40 | 0.20 | 0 |
|
III | 500 | 0 | 0 | 0.10 | 0.025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II中的小
C.达到平衡时,容器III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I中的大
D.达到平衡时,容器II中c(H2)大于容器III中c(H2)的两倍
24、某有机物蒸气14.8g,充分燃烧后得到和
。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如图所示,该有机物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该有机物可能是
A.
B.
C.
D.
25、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有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试剂:5%H2O2 溶液,10%H2O2 溶液,1mol·L-1FeCl3 溶液
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
(1)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分别向A、B 两支试管中加5 mL 5 % H2O2溶液,将试管A 放入5℃ 水浴中,将试管B 放入40℃水浴中,同时分别向两试管中加入2~3 滴1mol·L-1FeCl3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_________(填A 或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目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向试管A 中加入5 mL5%H2O2溶液,向试管B 中加入5 mL10%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A、B 中均有少量气体缓慢产生。
请你改进实验方案,使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更为明显,以支撑“浓度改变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理论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分别向试管A 和B 中加入5 mL 5%H2O2溶液后,再向试管B 中加入1mol·L-1FeCl3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你认为方案(3) 的设计是否严谨?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对于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A(g)B(g)+C(g) △H >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平衡正向移动
b.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正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6、常温下,两种溶液 ① 0.1 mol•L-1 NH3·H2O ② 0.1 mol•L-1 NH4Cl中:
(1)溶液①的pH ____ 7(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2)溶液②呈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下列关于两种溶液中c(NH) 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两种溶液中c(NH) 都等于0.1 mol•L-1
b.两种溶液中c(NH) 都小于0.1 mol•L-1
c.NH4Cl溶液中c(NH) 小于NH3·H2O溶液中c(NH
)
27、硫代硫酸钠晶体(,
)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离子。回答下列问题:
I.市售硫代硫酸钠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供选用的试剂:稀盐酸、稀、
溶液、
溶液、
溶液
(1)溶解。选用去氧蒸馏水溶解样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滴加___________,观察到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和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3)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少许,再滴加溶液,出现___________,说明含有
。
Ⅱ.硫酸根离子的去除
(4)可用溶液除去市售硫代硫酸钠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当刚好除尽时(金属离子浓度
认为完全除尽)溶液中
的浓度至少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已知:该温度下,
,
)。
Ⅲ.利用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步骤如下:
(5)溶液配制:称取m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mL的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6)滴定:取a的
标准溶液bmL,用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溶液,发生反应: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
。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c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_____%。
28、工业废气中CO的处理和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1)在两个固定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2molCO和2molNO,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2NO(g)⇌2CO2(g)+N2(g),测得反应体系的压强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与实验a相比,实验b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______;
②0~10min内,实验b对应条件下v(NO)=_______;
③实验a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c=_______。
(2)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H。已知:υ(正)=k(正)·x(CO)·x2(H2),υ(逆)=k(逆)·x(CH3OH),其中x为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在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___ p2(填“>”“<”);升高温度,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c、d、e三点平衡常数Kc、Kd、Ke三者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③f点,=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一绝热恒容容器中,H2和CO按等物质的量混合反应,以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
A.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变化时
B.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时候
C.容器内气体平均密度不变时
D.容器内气体温度恒定不变时
29、人体内尿酸(HUr)含量偏高,关节滑液中产生尿酸钠晶体(NaUr)会引发痛风,
。某课题组配制“模拟关节滑液”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37℃时,,
,
②37℃时,模拟关节滑液,
(1)尿酸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2)为盐的水解常数,37℃时,
_______,痛风部位应该_______(填“冷敷”或“热敷”)。
(3)37℃时,向HUr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配制“模拟关节滑液”,溶液中_______
(填“>”、“<”或“=”)。
(4)37℃时,向模拟关节滑液中加入至
时,_______(填“有”或“无”)NaUr晶体析出。
(5)为探究在酸中的溶解性,利用以下相关数据计算出反应:
在25℃时的平衡常数K,并据此推断
能否溶解于醋酸?(要求有列式推导并代入数据进行运算的过程,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已知25℃时:
,
,
,
)_______。
30、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1mo1石墨转化为1mol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_______ (填“ 稳定”或“不稳定”)。
(2)工业合成氨中氢气的重要来源是水煤气,主要发生两个反应,它们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从宏观角度分析两个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关系_______。
(3)25℃和101 kPa下, H2(g) +Cl2(g) =2HCl (g)能量变化如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中,431kJ·mol -1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反应H2(g) +Cl2(g) = 2HC1(g)的焓变 ΔH=_______。
(4)已知:①H2O(g)=H2(g)+O2(g) ΔH= +241. 8kJ/mol;
②H2O(g)=H2O(1) ΔH =-44. 0kJ/mol;
③C(s)+O2(g) =CO(g) ΔH =-110. 5kJ/mol;
④C(s)+ O2(g)=CO2(g) ΔH = -393.5kJ/mol。
请回答:碳的燃烧热是_______ ; 10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写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5)50mL 0. 50mol·L-1盐酸与50mL 0. 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实验可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装置上看,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②实验中,NaOH 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
③若操作时忘记盖上杯盖,测得的中和反应热的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热的数值会_______。
3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甲烷气体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气体与溴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与乙醇反应加热生成乙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1)写出有机物(a)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__________。
(2)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
(3)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 (填代号).
(4)任写一种与(e)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5)上述有机物中不能与溴水反应但能使其褪色的有__________(填代号)。
(6) (a) (b) (c)三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________ (填代号)。
33、对下列探究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实验(Ⅰ)探究锌与1mol/L硫酸和4mol/L硫酸反应的速率,可以测定收集一定体积氢气所用的时间。①此方法需要控制的变量有(至少写出两项):___。②为了衡量反应的快慢,还可以采用新的测定方法是_____。
(2)实验(Ⅱ)已知:Cr2O72- (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D试管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①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室温下进行实验(Ⅳ)①实验目的是_____。②溶液褪色的时间:t(A)________t(B)(填>、<或= )
34、(写出计算步骤)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多少______?平衡常数?__
(2)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________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多少?________
35、甲、乙两小组分别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小组同学利用等质量相同形状的铁片与过量硫酸反应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下列实验,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2mol/L的H2SO4溶液/mL | 2mol/L的CuSO4溶液/mL | 2mol/L的CH3COONa溶液/mL | H2O/mL |
I | 50 | 1 | 0 | 9 |
II | 50 | 0 | 0 | 10 |
III | 50 | 0 | 10 | 0 |
①实验I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I的反应速率比实验II的快得多,原因是_______。
②实验III的反应速率比实验II的慢,原因是_______。
(2)乙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反应2CO(g)+O2(g)2CO2(g)的v正、v逆与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式为v正=k正·cm(CO)·cn(O2)、v逆=k逆·c2(CO2)。乙小组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 | c(CO)/mol | c(O2)/mol | v正/mol |
I | 0.1 | 0.1 | v0 |
II | 0.1 | 0.2 | 2v0 |
III | 0.2 | 0.1 | 4v0 |
IV | 0.3 | 0.2 | a |
①m=_______,n=_______。
②a=_______(用含v0的代数式表示),若升高温度k逆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二氧化锗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某实验小组以铁矾渣
主要成分为FeO、CaO、GeO和
等
为原料制取二氧化锗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25℃时,部分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离子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
沉淀完全时的pH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下图可知,“浸出”时,所用硫酸的最佳质量分数为______,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时,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字母)。
A.KMnO4 B.NaOH C.H2O2 D.I2
(3)“氧化”时,若以适量稀硝酸作氧化剂,则Ge2+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除铁”时,可选用Na2CO3为除铁剂,其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5)若Ge4+沉淀完全时的浓度为1×10-5mol/L,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5℃时Ge(OH)4的Ksp=_____。
(6)利用惰性电极电解酸性溶液也可制得
,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