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张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烈士的名字,穿越岁月的沧桑,早已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B.现实中的战争远比电影更为残酷,那是一页令人不忍卒读的历史篇章。

    C.共建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共同尽责、共同享有。

    D.自助餐成餐饮浪费的“重灾区”,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宁可吃剩,不能吃亏”的心态。

  • 2、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 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

    ②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③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

    ④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

    ⑤读现代诗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A.⑤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⑤①④②③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职(chènɡ)  塌(tān)   眩n)  根问底(páo

    B. huái) 狭ài) 应轻怕重(niān

    C. 耀(xuàn护(juǎn堂大笑(hōnɡ

    D. qiè)   粗kuànɡ)  叮zhǔ)  差不齐(cēn

  • 5、下列句子是从小文的笔记中摘录出来的,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谭老师认真研究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使班级变得更加团结。

    B.连日雨雪,为了避免同学们进入广益楼时不再滑倒,老师在门口铺上了防滑垫。

    C.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否用爱心去拥抱这个世界。

    D.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使我懂得了战胜困难的方法。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待(nuè chén     畏罪逃(qiǎn

    B.què xùn   差不齐(cēn

    C.miǎo   liǎn   职(chèn 轻怕重(niān

    D.伏(juǎn     蠢(   神采奕(

  • 7、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泣(chuò)  息() 清(chéng)   天撼地(qíng)

    B.()   枯( )   告(bǐn)   然长逝()

    C.()   形(chú)   灭(mǐn)   绝处生(féng)

    D.()   运(è) 溅(bèng) 抖精神(shǒu)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陈太丘与友   约定

    B.太丘舍     离开

    C.相而去             委托

    D.下车     拉、牵拉

    【2】结合上下文和对人物的了解,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读文中画线句子,并说说理由。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因为什么“入门不顾”?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论语•学而》)

    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③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希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浓重的乡愁,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卧听风雨

    汗 漫

    ①先是一道闪电一下子照亮了卧室,又迅即恢复了黑暗,仿佛即开即落的巨大的白花。然后,雷声轰然而至。继而,风雨大作。我从梦中醒来,类似一尾鱼从深深的海底浮出了水面。哗哗作响的雨声密集得没有一丝缝隙和缺口。雨声与风声的力量相等。我的这间位于住宅楼顶层的卧室,仿佛成了危巍的河岸。河水汹涌啊!我卧于岸上,仿佛一只不穿衣服的昆虫卧于岸上。半开着窗子,雨滴随风落在我的身上,仿佛水花溅在那一只昆虫的身上。这是夏季的雨,盛大,劲健,使卧听者愈感渺小。这是万物拔节、繁殖时期正需开怀畅饮的喜雨啊,沛然淋漓于田野、森林、草原、兽穴之上。我的双手也许将会因这一场夜雨的影响而发生些微的变化吧?更粗壮一些并饱含汁液,继而开花结实,收获十亩金黄的汉字?

      ②没有闪电和雷鸣。不知何时窗外开始飒飒有声,雨声。卧室内的寒意又重了一层。风声大于雨声,这是秋夜之雨的特征。“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位听雨的古代书生,窗外有一池荷塘。“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这位听雨的古代书生,枕边有一位美人。而我独卧,窗外只有几棵法国梧桐,可以细微地辨别出树枝相互摩擦的声音,又一片黄叶随风坠入雨中的声音,两只小鸟在巢里低语的声音……卧听风雨,我感觉自己渐渐脱离了现实,仿佛孤居于森林之中、湖水之湄,一间木屋安放着我的身体、书籍、桨、玉米种子。而被秋雨淋湿了身体的兔子、乌鸦、土拨鼠等等小动物被我的灯光吸引,纷纷跑来聚拢于木屋的四周甚至屋顶,从而证明我是一个有能力给它们带来暖意的人……一个卧听者再次陷入的梦境,有了秋雨的因素。

      ③风声远远大于雨声了。风声如狮吼虎啸,而雨声仅仅如琴瑟,且夹杂着雪粒,一同打击在窗上。冬天这个鼓手在软硬兼施地练习指法。我是蒙在鼓中的人了?季节正因一次次夜雨而不断转折并变幻着面目,日益冷峻。这是可以令古代的书生们梦境驰骋并留下佳作的雨夜啊!陆游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便一齐涌入他的梦中,涌出他的狼毫。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便梦回吹角连营了。五十弦翻塞外之声……而我枕边无酒(有饮料),无剑(有鼠标),一个被股票、物价消磨了壮志的人怎有颜面对满纸壮语的先人?这是属于英雄暮年的雨呵!挟带着早年的沙场、野草、呼喊卷土重来,安慰着苍苍白发下的永远不愿疲顿安卧的烈士之心。而我,只有卧听而已。

      ④也只有春天的雨夜能够减少一丝我内心的痛感和不安。沙沙沙,没有了夏雨的肃穆、秋雨的苍凉、冬雨的尖锐。雨声大于风声,这是春夜之雨的特征。我想,雨声是否类似于身体,而风声是否类似于灵魂呢?春夜之雨使身体大于灵魂并使两者趋于和解了吧?因而卧听之人的内心大都应该趋于平静、欣悦。比如,蒋捷“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显然是万念俱灰的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则显然是温醇醉人的春雨。再比如,还是陆游,在杭州的某座小楼里卧听一夜春雨,便不再梦铁马、梦冰河,而是期待第二天早晨深巷里会出现卖杏花的人了。我栖居的这座楼也许太大了一些,楼外的巷子太宽阔直率了一些,所以我对卖杏花的人自杭州一路寻觅到我的楼下已经不抱幻想。窗外的酒店里,卖玫瑰的人倒是不少。想一想陆游,他大概是一个只宜于买杏花的人吧?

    1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四个雨季的特点。

    2作者由“听秋雨”引发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句子有矛盾吗?

    风声远远大于雨声了。风声如狮吼虎啸,而雨声仅仅如琴瑟,且夹杂着雪粒,一同打击在窗上。

    4请你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境。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本文选取了哪两个人给说的哪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来写?

    2第④⑦段均写了眼睛的濡湿,请任选两处分析当时的心情及原因?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