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比例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2
B.其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此有机物不能与锌反应
D.此有机物的酸性比碳酸强
2、m mol C2H2跟n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该反应(可逆)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生成p mol C2H4。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
A. (3m+n)mol B. mol C.
mol D. (3m+n+2p)mol
3、萜类化合物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有关下列三种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在铜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酮
B.a和b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a的分子式为C10H12
D.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4、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Na
B.Mg
C.Al
D.Cl
5、化学与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毛笔中“狼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青花瓷属于陶瓷
C.碳纳米管被评为十大超强材料,碳纳米管与石墨烯都是有机高分子
D.碲化镉发电玻璃荣获“第七届工业大奖”表彰奖,碲化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2H2O所含中子总数为NA
B. 1L1mol/L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总数为4NA
C. 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A
D. 反应KIO3+6HI=KI+3H2O+3I2中,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的总数为2NA
7、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
、
、
B.无色溶液中:、
、
、
C.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
、
、
D.溶液中:
、
、
、
8、常温下,1 mol化学键形成(或断裂)的能量变化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共价键 | H — H | Cl — Cl | H — Cl |
E (kJ · mol-1) | 436 | 243 | 432 |
A.H2 (g) + Cl2 (g) = 2HCl (g)ΔH =+ 247 kJ · mol-1
B.H (g) + Cl (g) → HCl (g)ΔH =+432 kJ · mol-1
C.1 mol H2 (g) 与1 mol Cl2 (g)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Cl (g) 的总能量
D.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是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10、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催化剂,首次实现将 CO2转化为汽油,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反应②只有碳氢键的形成
B.b 的一氯代物有 4 种
C.该技术能助力“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战略愿景
D.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11、已知:、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
②
③HCl④Na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
12、如图所示装置,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下列有关开关K闭合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极是负极
B.a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C.当装置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右池产生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
D.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13、在300 mL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25 | 80 | 230 |
平衡常数 | 5×104 | 2 | 1.9×10-5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D.80 ℃时,测得其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足量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2 CH3COOH +CO32-→ 2CH3COO-+CO2↑+H2O
B. 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6H5O-+CO2+H2O→2C6H5OH+CO32-
D. 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CH3CHO+2[Ag(NH3)2] ++2OH-CH3COO-+NH4++2Ag↓+3NH3+H2O
15、醋酸在一定体积的某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对应的X正确的是
A.温度
B.CH3COOH的浓度
C.CH3COONa的物质的量
D.HCl的浓度
16、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中的Cl元素被氧化
B.KCl是还原产物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6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5∶1
17、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18、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下列结果错误的是
选项 | 分子或离子 |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名称 |
A | CO2 | 直线形 | 直线形 |
B | HCHO | 平面三角形 | 平面三角形 |
C | CO | 四面体 | 三角锥形 |
D | H3O+ | 四面体 | 三角锥形 |
A.A
B.B
C.C
D.D
19、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正确的是
A.②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⑤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由铜锌合金制成的青铜器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一般汽车配件中的发动机使用的是密度小、强度大且耐腐蚀的铝合金材料
D.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耐热合金以及储氢合金都属于新型合金
2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
B.酶不属于蛋白质
C.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D.蔗糖水解生成的两种有机物互为同系物
22、700℃时,H2(g)+CO2(g)H2O(g)+CO(g).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H2O)为0.025mol/(L•min),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c(H2)/mol/L | 0.10 | 0.20 | 0.20 |
c(CO2)/mol/L | 0.10 | 0.10 | 0.20 |
A. 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等于50%
B. 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 H2和0.20 mol/LCO2,到达平衡时c (CO)与乙相同
23、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
+
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
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
溶液反应
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4种
24、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mA(g)+nB(g)pC(g)+qQ(g),当m、n、p、q 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B.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反应速率 vA:vB:vC:vQ=m:n:p:q
25、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框内部分未画出),在装置内起初发生的反应为Cu+2HCl=CuCl2+H2↑,该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A、B中至少有一种为金属,它是___________,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6、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洁净燃料,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具有推广价值。该反应为CH4(g)+H2O(g) CO(g)+3H2(g) △H>0
①若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l.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CH4 | H2O | CO | H2 |
3.0 mol·L-1 | 8.5 mol·L-1 | 2.0 mol·L-1 | 2.0 mol·L-1 |
(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 。(填“>”“<”“=”)
②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上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温度为360℃或480℃、压强为101 kPa或303 kPa,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
实验序号 | 温度/℃ | 压强/kPa | CH4初始浓度/mol·L-1 | H2O初始浓度/ mol·L-1 |
1 | 360 | P | 2.00 | 6.80 |
2 | t | 101 | 2.00 | 6.80 |
3 | 360 | 101 | 2.00 | 6.80 |
(2)表中t=_________,P=_________;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实验l、2、3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3)—定温度下,在容积2L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器 | 甲 | 乙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CH4、 1molH2O | amolCH4、 amolH2O、 b molCO、 c molH2 |
经测定甲容器经过5min达到平衡,平衡后甲中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1.2倍,甲容器中该反应在5min内的平均速率v(H2)=__________,若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2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将等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请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此混合溶液置于50℃的水浴中,则出现浑浊的时间将__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已知的电离平衡常数
,向0.1mol/L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
1:18,此时溶液PH=________。
(3)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CO和H2: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 C—H | C=O | H—H | C |
键能/kJ·mol−1 | 413 | 745 | 436 | 1075 |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在v 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A” 或“B ”)。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2产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2CH3OH(g) 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4。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20min时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CH3OH | CH3OCH3 | H2O |
c / mol·L-1 | 0.4 | 0.1 | 0.1 |
①此时,反应向___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达到平衡。
②从加入CH3OH开始反应到20min时,CH3OCH3的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__。
③达到平衡后CH3OH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5)制取聚乙二酸乙二酯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种耐热型树脂材料结构简式为
,写出其合成单体除丙烯氰(CH2=CHCN),2-甲基苯乙烯外,还需要的单体名称是:__________。
(7)有机物R(C6H12O2)与稀硫酸共热生成A和B,A能够发生银镜反应,B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那么R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8)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___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 .将9.0gA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g和13.2g,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2分子A之间脱水可生成八元环化合物.则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R表示烃基,R1、R2表示烃基或氢原子)。设计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提供CH3MgBr及需要的无机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煤粉隔绝空气加强热,除主要得到焦炭外,还能得到表中所列的物质: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名称 | 一氧化碳 | 甲烷 | 乙烯 | 苯 | 甲苯 | 二甲苯 | 苯酚 | 氨水 |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2)滴加氯化铁溶液能变为紫色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可用于生产制尼龙的原料环己烷的是_______(填序号);
(4)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的是_______(填序号);
(5)可用来制取TNT的是_______(填序号);
(6)二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填结构简式)。
29、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
(2)由乙醇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由乙醇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结构简式是___。
(5)由A生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
30、(1)已知常温时,0.1 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则该溶液的pH=________,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由HA电离出的H+的浓度约为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的________倍。
(2)含有弱酸HA和其钠盐NaA的混合溶液,在化学上用作缓冲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不大。
①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向其中加入少量K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现将0.04 mol·L-1 HA溶液和0.0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缓冲溶液。
a.若HA为HCN,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c(Na+)________c(CN-)(填“<”、“=”或“>”)。
b.若HA为CH3COOH,该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所有的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10,小于15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请回答:
(1)A的分子式中氧原子数为___________(要求写出简要推理过程)。
(2)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回答问题: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一种元素也可以放在第ⅦA族,你认为该元素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实验室制ca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g的氧化物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i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i对应的单质与h对应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e2d2的电子式为_______;a3d+离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
(6)写出工业冶炼元素g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3、50mL 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两处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反应热数值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若实验过程中,测得盐酸和NaOH溶液的起始温度的平均值为25.2℃.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为28.6℃.试经过计算写出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18J/(℃),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认为都是1g·cm-3)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4、在一定条件下,将2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
(1)x=_______,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
(2)B的转化率为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其他条件不变,若再向容器中加入0.2 mol B和0.2 mol C,此时v(正)_______v(逆)(填“>”“=”或“<”)。
35、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某研究团队系统总结了以氨作为能源载体开展新方法和新材料研究进展,并对这些过程面临的科学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N原子或离子在跃迁时,用光谱仪可捕捉到发射光谱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与之相反的用
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对于基态P原子,其价层电子的量子数的代数和为_______。
(4)水能发生自耦电离:,液氨中
能发生类似的电离过程,液氨自耦电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写出钠与液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与
用氢键(用“…”表示)结合形成
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推知
的结构式为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36、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的含量。O3氧化烟气中SO2、NOx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O(g)+O3(g)=NO2(g)+O2(g) △H=-200·9kJ·mol-1
NO(g)+1/2O2(g)=NO2(g) △H=-58.2kJ·mol-1
SO2(g)+O3(g)=SO3(g)+O2(g) △H=-241·6kJ·mol-1
(1)反应3NO(g)+O3(g)=3NO2(g)的△H=_______mol·L-1。
(2)室温下,固定进入反应器的NO、SO2的物质的量,改变加入O3的物质的量,反应一段时间后体系中n(NO)、n(NO2)和n(SO2)随反应前n(O3):n(NO)的变化见下图。
①当n(O3):n(NO)>1时,反应后NO2的物质的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
(3)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约为 8)中SO32-将NO2转化为NO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SO32-)=________[用c(SO42-)、Ksp(CaSO3)和Ksp(CaSO4)表示];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NO2的吸收速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