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NaCl、CsCl晶体结构中离子配位数分别为6和8,其中属于从NaCl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示意图是
A.①和③ B.①和④ C.只有③ D.只有④
2、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H<0,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SO2的转化率K值一定增大 B.减小压强K值减小
C.升高温度K值增大 D.K值越大SO2转化率越高
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 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用25mL 0.50mol/L盐酸跟25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
B.实验中应记录测量出反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C.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玻璃棒
D.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4、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g)十B(g)=2C(g)反应进行到4 s末,测得C为0.2 mol。则该反应速率v(C)为
A.0.025 mol/(L·s) B.0.012 5 mol/(L·s)
C.0.05 mol/(L·s) D.0.1 mol/(L·s)
5、下列式子中,属于电离的是
A.H2O+H2OH3O++OH― B.CO32-+H2O
HCO3―+OH―
C.NH3+H2ONH3·H2O D.HCO3-+ OH―
H2O+CO3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和Na2SiO3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NaCl溶液不变色,Na2SiO3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非金属性:Si
B. 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
C. 稀释0.1mol/LCH3COOH溶液,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 己知Ksp(BaSO4)sp(BaCO3),则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钠粉末搅拌,一定没有碳酸钡生成
7、碳铵(NH4H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 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 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 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CuSO4溶液 B.Fe(OH)3胶体 C.NaCl溶液 D.H2SO4溶液
9、已知M、N两种元素分别位于s区、p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基态时,N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定比M原子的多
B.N元素的电负性不一定比M元素的大
C.由M、N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N一定显负价
D.若M、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原子半径:M > N
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①甲基的电子式: ②乙炔的最简式:C2H2
③蔗糖的分子式:C12H22O11 ④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⑤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A. ①②④ B. ③⑤ C. ②③⑤ D. ④⑤
11、能说明C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的是
A. 4个H与C的距离相等 B. CH4没有同分异构体
C. CH4分子中的键角相等 D. CH2Cl2没有同分异构体
12、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3、天然水中含有的细小悬浮颗粒,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作混凝剂进行吸附沉降
A.Cl2 B.活性炭 C.Ca(ClO)2 D.KAl(SO4)2·12H2O
14、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为浓度商)( )
A.Q不变,K变大,O2转化率增大
B.Q不变,K变大,SO2转化率减小
C.Q变小,K不变,O2转化率减小
D.Q增大,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
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已知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g)=2H2(g)+O2(g) △H=+571.6kJ•mol-1
B.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1,则HNO3(aq)+NaOH(aq)=NaNO3(aq)+H2O(l) △H=+57.3kJ•mol-1
C.已知ag乙烯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1molCO2和液态水,放出bkJ的热量,则表示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4(g)+6O2(g)=4CO2(g)+4H2O(l) △H=-4bkJ•mol-1
D.已知4g硫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气体,放出37kJ的热量,则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 △H=-296kJ•mol-1
16、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 mol (NH4)2SO4的ΔH=-24.2 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 +45.2 kJ·mol-1 B. -45.2 kJ·mol-1
C. +69.4 kJ·mol-1 D. -69.4 kJ·mol-1
17、根据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酸性:
B.电负性:O>N>C
C.原子半径:O<Na<S
D.沸点:
18、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v(A)=0.5mol/(L.s) B. v(B)=0.3mol/(L.s)
C. v(C)=0.8mol/(L.s) D. v(D)=1mol/(L.s)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反应aA(g)bB(?)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到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
C.物质B的质量增加
D.B一定为气态,且a>b
20、用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电极B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D.当有4.48LNO2(标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mol
21、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
B. 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
C. 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D. 单位时间内有1molN2O4转化为NO2的同时,有2molNO2转化为N2O4
22、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H减小
C.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23、三氟化氮(NF3)是常见的蚀刻剂,制备NF3的反应为4NH3+3F2 NF3+3NH4F,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F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Cu是过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C.NF3和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相同
D.若有4molNH3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24、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设计原电池(如图所示)。该反应既能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经负载后流向电极A
B.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2NO2+8e-+4H2O=N2+8OH-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电极室溶液的pH没有发生变化
D.同温同压下,左右两侧电极室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4:3
25、如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它们是干冰、CsCl、NaCl、石墨、金刚石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1)代表干冰的是(填编号字母,下同)_______,它属于_______晶体,配位数为:_______。
(2)其中代表石墨是_______,其中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_______个。
(3)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_______,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_______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金刚石属于_______晶体。
(4)上述B、C、D三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
26、含氮物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研究含氮物质对能源利用、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1)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0 mol活性炭和2.0 mol NO,发生反应:
①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在t1时改变某种条件,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A.升温 B.加压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NO的浓度
②T℃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体系中N2的体积分数为3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N2和CO2.
a.
b.
c.
①△H3=_____________kJ/mol。
②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测得反应经相同时间t,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在图2画出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生产硝酸过程中,升高温度NO和O2反应速度减慢,反应分步进行:
Ⅰ.(快平衡)
Ⅱ.(慢反应)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7、回答下列问题:
(1)系统命名法的名称_______。
(2)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
(4)写出顺式二氯乙烯的结构式_______。
(5)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6)下列物质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7)甲苯制TNT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28、“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ΔH<0,一定温度下,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反应开始进行。
(1)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c(CH3OH)与c(CO2)比值不变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3v正(H2)=v逆(CH3OH)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2)上述投料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CH3OH),在t=250℃下的x(CH3OH)~p变化曲线、在p=5×105Pa下的x(CH3OH)~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
②当x(CH3OH)=0.1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
(3)温度为T时,向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的混合气体,此时容器内压强为4P,当CO2的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达到平衡,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9、丙烯酸(CH2=CH-COOH)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合成树脂单体,是最简单的不饱和羧酸。
(1)丙烯酸属于____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丙烯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___________(填名称)。
(3)向丙烯酸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丙烯酸溶液具有_____性。
(4)向丙烯酸溶液中滴入几滴溴水,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0、按要求回答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当0.2mol烃A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各1.2mol,催化加氢后生成
2,2-二甲基丁烷,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烃1mol与2mol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最多还可以与4molCl2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的名称(系统命名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人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
32、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先形成蓝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继续加氨水,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再加入乙醇,得到的深蓝色晶体为_______;
(2)[Cu(H2O)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或“配位键”)。[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其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
33、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 。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 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34、计算25℃时下列溶液的pH:
(1)pH=2的盐酸加水稀释100倍,pH=____。
(2)0.001mol/L的盐酸,pH=___。
(3)0.01mol/L的NaOH溶液,pH=____。
(4)0.015mol/L的硫酸与0.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___。
(5)pH=2的盐酸和pH=12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___
35、工业上制取晶体 (
)的生产流程如图:
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阳离子 | |||
开始沉淀时的 | 7.6 | 4.4 | 2.7 |
完全沉淀时的 | 9.6 | 6.4 | 3.7 |
注:分解温度较低。
(1)第一步中为加快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
(2)在溶液A中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
不宜过量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结合表中数据回答,溶液B中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
(4)25℃时,溶液D中加入,调节溶液
为7,此时溶液E中
浓度为_______。(忽略反应引起的温度变化)
(5)在中加入盐酸使
转化为
,采用稍过量盐酸和低温蒸干的目的是_______。(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6)欲由晶体制备无水氯化铜固体,需在氯化氢气流下加热失水,如在空气中直接加热,则产物会混有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
36、氮化镓(GaN)已成为固态射频功率应用领域无可争议的冠军,它在雷达,5G无线领域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GaN是坚硬的高熔点材料,熔点约为1700℃,科研人员可以利用_______实验测定晶体氮化镓中原子的空间排布。晶体GaN的熔点高于晶体GaAs(熔点1238℃)熔点的原因是_______。
(2)氮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Ga的配位数为_______,每个晶胞中含有GaN的单元数有_______个。
(3)氮化镓晶胞的边长分别为为anm、bnm、c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GaN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4)氮元素与铁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平面结构如图2所示(大球表示Fe,小球表示N),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