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爱心是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使孤苦无依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

    A.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漂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B.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漂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C.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漂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D.漂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黑夜里的一座灯塔            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zuò)  妹(zí)  荷(pò)  水波粼粼(líng)   疲倦不(kān)

    B. (huò) 忽(shū)  号(cuò)  花团锦(cù)   人听闻(hà)

    C. 护(kàn) 尬(ɡān)  停(zì)  洗耳听(ɡōnɡ)    随声附(hè)

    D. 角(lēng) 笑(nì) 蓄(zhù)  仙露浆(qiónɡ)  踉踉跄跄(liànɡ)

     

  • 3、谐音是利用汉字同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以下表述中不包含谐音文化的一项是(  )

    A.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暗指书中自有“福禄”。

    B.中国人年夜饭一定要有鱼,预示“年年有余”;喜欢数字“8”,而尽力回避数字“4”。

    C.俗语“芝麻开花节节高”说的是进入成熟期的芝麻,每开花一次,就拔高一节,接着再开花,再继续拔高情景,用来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来越好”。

    D.过年时,很多人会在家里倒贴“福”字,表示福气已“到”,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如“江阴”在长江之南,“衡阳”在衡山之南。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战国到明朝1362年间的史事。

    C. 《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文章创作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期,表现了作者炽痛的爱国情怀。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 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沙漠地区并不完全是不毛之地,其中也有一些草木葱茏的绿洲。

    B.对这种麻木不仁的人,求也是白求,他不会同情你的。

    C.最近学生到校时间参差不齐,使得早读读书氛围不够浓厚。

    D.面对未来,他踌躇满志,但他那见异思迁的本性必将使所有的梦想像幻影一样全部破灭。

  • 6、加横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王老师说这番话时,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C.他看到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自豪地笑了。

    D.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心旷神怡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

     

  • 7、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dūn)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注释】①畜(xù):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sl):等待。④啮(niè):咬。⑤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诬,虚假,虚妄。⑥遁逸:逃跑。⑦贻患:留下祸患。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剩骨                   一狼得骨               终日在天中行

    B.后狼止前狼又至       雪骤               人不知不愠

    C.野有麦场                    元方入门不        不屑一

    D.暇甚                           与日去                 三心二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

    翻译:屠户恐惧,把骨头投给了狼。

    理解:“投”字,表明屠户虽然恐惧,但仍能急中生智,试图用投骨的方式解困。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理解:“径去”的那只狼并没有真正离开,其实是与“犬坐”之狼相互配合,一明一暗地麻痹敌人,可见狼的狡猾和诡诈。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它意外地发现一条通道,想在后面攻击屠户。

    理解:屠户杀掉一只狼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到柴草堆的后面,这才发现了另一只因害怕而躲在柴草洞里的狼,可见屠户心思缜密,十分细心。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屠户)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理解:句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狡猾本性的恍然大悟。

    【3】两篇文章都是通过讲故事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看法。【甲】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屠户与狼的一场博弈,屠户由最初惧狼,到后来御狼,再到最后①_________,作者赞扬了屠户的机智、果断、勇敢,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②_________。【乙】文中的二狼由开始时的“颇驯”到后来③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④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2)遽契其舟,曰:“ 《刻舟求剑》)

    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 》)

    4)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

    6)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卧室联》)

    7)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8)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冰心《纸船》)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理解

    《心声》节选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摆满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个老师和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按照事先的布置,当然只有林蓉一个人举了手。其他同学动都不动。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

    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读完这一段,老师一摆手,林蓉就坐下了。下面该是赵小桢。

    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京京觉得奇怪,抬头往赵小桢那儿一看,她满脸通红,慌乱地盯着面前的讲义,旁边的同学拿手拐子捅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她一定害怕得厉害。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得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了的呀!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凡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1选文开头写了教室里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2选文在塑造京京这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觉得运用这种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

    3在公开课上,程老师先是“脸上有点发白”,后来又“有点慌乱”,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4这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吗?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 11、课外阅读

    晒谷

    ①小时候,每到盛夏时节,家乡田野里黄澄澄的稻谷就成熟了,遍地铺满了金黄,父老乡亲们于是开始了一年夏收夏种的忙碌,欢喜而艰辛。

    ②生产队大集体时,有专门负责晒稻谷的人,除了仓库保管员,就是给孩子哺乳的妇女或体弱患病的人。晴天时,他们会把社员们挑来倒在晒谷场上的湿稻谷摊成约两厘米厚的一层,隔一段时间就得头顶烈日用谷耙推一遍翻晒。虽然不像在稻田里劳动那样艰辛,但也绝不轻松。

    ③黄昏临近,是晒谷者最忙的时候。他们两人一组,一人在前面拉着约一米长、三十厘米宽的长方形大谷耙,一人在后面扶着谷耙的木柄,把晒干的稻谷耙成小山似的谷堆。还需有人在旁边扫拢散落的谷粒,有人用手摇风车把晾晒后的稻谷中的瘪谷、稻草借助风力除去,再把晒干净的稻谷由保管员过秤后装入谷仓中,一般要忙到暮色苍茫的时候。

    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飞也似的冲向晒谷场,把稻谷扫拢耙成堆,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才擦去满头大汗舒一口气。要是稻谷被淋湿,在谷堆中发了热,就会出芽或霉变,将直接影响到社员们的口粮。

    ⑤后来分田到户,晒谷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我家稻田离家较远,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到田里干活,待我们兄弟几个起床时,她已经把一担湿漉漉的稻谷挑到了晒谷场。那是生产队时期建的晒谷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晒谷的任务通常交给我。我先用扫帚将晒谷场打扫干净,特别要注意清理散落在里边的小石子;然后将箩筐内的稻谷倒出,再用木耙把谷堆推平。晒谷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力气大了,谷粒会被推得太靠边,影响收谷的效率;力气小了,谷粒就晒不均匀。得耐心地用木耙将谷子推得厚薄均匀,谷子才能被太阳晒得干透。每过一个多小时,还得去翻谷。

    ⑥晒谷并不轻松。在热浪滚滚的太阳底下翻谷,浑身上下大汗淋漓,汗水和谷子毛粘在一起,像一只只小虫在身上蠕动一般难受。除了翻谷外,小孩们还要关注天气变化,不能让晾晒的谷子被雨淋湿。可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噼里啪啦的雨水跟着就下来了。于是,村子里响起了一阵“下雨啦!”的呼喊声,到处跑动着人们抢收谷子的身影。不一会儿,晒谷场就成了热闹的“海洋”,呐喊声、责备声和耙谷声充满了整个村庄。收起自家的谷子,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不待别人开口,就带上自家的扫把和木耙,投入到另一场尚未完成的“战斗”中。

    ⑦夏日的天气常常捉弄辛劳的乡亲们,正当大家伙将谷子推成谷堆准备苫盖时,山那边的雨却停下了脚步,不一会儿竟然云开雨散、太阳高挂了。于是,伴随着乡亲们的喃喃怨语,晒谷场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⑧因为晒谷,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天气的谚语,比如“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又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⑨如今,我虽然离开了家乡,在县城里谋生,但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

    1文章按时间顺序,重点记述了哪两个时期晒谷的情景?

    2文章多次提到“晒谷并不轻松”,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提炼出原因。

    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语句。

    (1)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也似的冲向晒谷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不一会儿,晒谷场就成了热闹的“海洋”,呐喊声、责备声和耙谷声充满了整个村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句)

    4第⑧段写学到的谚语,该段可否删去?

    5末段写到“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全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家人陪伴的日子,幸福甜蜜;书香满屋的日子,充实安宁;绿意环绕的日子,赏心悦目的日子……请以《有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采用记叙和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采用记叙、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