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和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酸检测时用到的“拭子”由尼龙纤维制成,属于有吸附性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水滴石穿”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C.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聚氯乙烯为原材料,氯乙烯通过缩聚反应可转化为聚氯乙烯
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K1=10-1.2
Cl2(aq)+ H2O HClO + H+ +Cl- K2=10-3.4
HClO H+ + ClO- 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B.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好
C.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c(ClO-) =c(H+)-c(OH-)
D.Cl2(g)+ H2O 2H+ + ClO- + Cl- ,K=10-12.1
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实验目的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目的 | 实验 | 现象 |
A | 检验CO2气体中混有SO2 | 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的洗气瓶中 | 石灰水变浑浊 |
B | 检验黑色固体Fe3O4中含有+3价铁元素 | 将少量黑色固体加入盛有KSCN溶液的烧杯中 | 固体溶解,溶液呈血红色 |
C | 验证氧化性:Fe3+>Cu2+ | 将一定量铜粉加到盛有一定体积的1.0mol•L﹣1Fe2(SO4)3溶液的试管中 | 铜粉溶解,溶液变蓝色 |
D | 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 将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NH5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1molNH5中含有5NA个N—Hσ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B.乙烯酮的结构简式为CH2=C=O,其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且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1
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中存在2个σ键和3个π键
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
5、心脏起搏器的电极材料分别是石墨和锂,电解质溶液是由等物质的量LiCl和AlCl3溶解在SOCl2(是非电解质)中形成的溶液。该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负极材料为石墨
B.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正极反应物SOCl2得电子转化为S
D.锂失去的电子可沿电解质溶液传输到石墨极
6、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环烃叫桥环烃,桥环烃甲可发生如下反应得到乙,乙是合成某种生长素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分子都存在手性碳原子
B.乙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甲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是甲苯
7、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 HCl = 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NH4Cl的电离方程式NH4Cl⇌NH+ Cl-
B.HCl的电子式:
C.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D.Cl- 结构示意图:
8、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与Y可形成RY2、RY3型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
B.W2Y、W2Y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D.XY2通入W的硅酸盐溶液中,溶液先变浑浊再变澄清
9、氯化钾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黄色
10、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石英和金刚石都是共价晶体,最小环上都有6个原子
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③金刚石、金刚砂、冰、干冰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和C-C键个数之比为1:2
⑤Al2O3晶体中离子键成分百分数较小,所以可以当作共价晶体
⑥石墨晶体中只有σ键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A和B的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溶性 |
A | C3H6O2 | -98 | 57.5 | 0.93 | 可溶 |
B | C4H8O2 | -84 | 77 | 0.90 | 可溶 |
由此,分离A和B的最佳方法是 ( )
A. 萃取 B. 蒸馏 C. 升华 D. 分液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B. 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含少量 NaCl 杂质的 KNO3
C. 可采用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方法,除去 CO2 中含有的 SO2
D. 用 NaOH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13、随着工业的发展,橡胶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橡胶中可作为耐火橡胶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C4H9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可生成3种有机产物
B. 光照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
C. 乙二醇和乙二酸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的分子式为C7H8O3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与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结构片段为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16、乙烷燃烧热为,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7、SOCl2是-种低沸点液态化合物,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某同学向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8~10滴S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锥形瓶中有白雾产生,并有刺激性气味
B.将产生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迅速褪色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将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可以得到无水AlCl3
18、温度为T℃,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发生反应:
。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各容器中
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b两点平衡常数
B.图中b点所示条件下,再向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达到平衡时,
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大
C.图中c点所示条件下,v(正)=v(逆)
D.容器内的压强::
19、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石墨中含有个σ键
B.1 mol金刚石中含有个σ键
C.62 g白磷()中含有
个非极性键
D.0.5 mol雄黄(,结构为
)含有
个
键
20、在不同温度下,水达到电离平衡时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100℃时,将0.1mol·L-1的HCl溶液和0.06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该溶液的pH是( )
A.1.7 B.2 C.10 D.10.3
21、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图1表示200℃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mol·L-1·min-1
B.由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且正反应吸热,a=1
C.若在图1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0.2mol B和0.2mol C,此时v正=v逆
D. 200℃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小于0.5
22、已知:MOH碱性比NOH强。常温下,用HCl分别改变浓度均为0.1 mol·L-1的MOH溶液和NOH溶液的pH(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M+、N+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pR=-lgc(M+)或-lgc(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曲线Ⅰ表示-lgc(M+)与溶液pH的关系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Y
C.对应溶液中c(Cl-):Y>Z
D.常温下,电离常数=100
23、化合物Z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多能与
发生反应
B.Y与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X、Z均能与新制的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D.Y分子中的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24、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1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10NA
B.标准状况下,3.36L乙烯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0.3NA
C.1mol含有的双键数目约为5×6.02×1023
D.128g金属铜中含有如图所示的晶胞数为0.5NA
25、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xA(g)+2B(s)yC(g) △H<0,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0~l0 min容器内压强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推测第l0 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填选项,下同)第16 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
①减压;②增大A的浓度;③增大C的量;④升温;⑤降温;⑥加催化剂
(3)若平衡I的平衡常数为K1,平衡Ⅱ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K2(填“>”“=”或“<”)。
26、下图是H2(g)+Cl2(g)=2HCl(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1)由图可知,1molH2(g)和1molCl2(g)的总能量____(填“>”、“<”或者“=”)2molHCl(g)的能量。
(2)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或者“放”)热反应.
27、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T为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F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W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F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B和R在溶液中反应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H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A和水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此反应可知A有作为____的用途;
28、(1)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该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用甲烷制取氢气的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已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 △H=-159.5KJ/mol
②NH2CO2NH4(s)= CO(NH2)2(s) +H2O(g) △H=+116.5KJ/mol
③H2O(l)=H2O(g) △H=+44KJ/mol
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9、铁与铝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金属。
(1)迄今为止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
(2)纯净的铁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纯净的铝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信息中“某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比铝活泼的”、“比铝不活泼的”或“任意”)写出铝粉与MnO2发生的铝热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5.5g铝铁混合物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氢气4.48L,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30、把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31、(1)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则的
_________
。
(2)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已知:(g)=
(g)+H2(g) ∆H1=100.3kJ·mol-1①
②
对于反应:(g)+I2(g)=
(g)+2HI(g)③,∆H3=_________kJ·mol-1
(3)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
①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和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
i.
ii.
iii.......
iii为积炭反应,利用和
计算
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反应的
。
32、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
(1)测定实验式: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则其实验式是_______;
(2)确定分子式:如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
(3)结构式的确定:经测定,该有机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四个峰,其氢原子个数比为6∶1∶2∶1;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
3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g氧化钙,当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试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该实验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
34、(Ⅰ)已知在448 ℃时,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为49,则该温度下反应2HI(g)
H2(g)+I2(g)的平衡常数K2为________;反应1/2H2(g)+1/2I2(g)
HI(g)的平衡常数K3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
(5)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 mol·L-1,c(H2)为1.5 mol·L-1,c(CO)为1 mol·L-1,c(H2O)为3 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将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35、第VIII族元素Fe、Co、Ni性质相似,称为铁系元素,主要用于制造合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VIII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__区;Co3+的半径_____Fe2+的半径(填“>”或“<”)。
(2)Ni与CO在60~80℃时反应生成Ni(CO)4气体,Ni(CO)4为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确定Ni(CO)4固体为晶体的最可靠方法是____;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在[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
(3)Fe3+与酚类物质的显色反应常用于其离子检验,已知Fe3+遇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均显色。二者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邻苯二酚的沸点____对苯二酚的沸点(填“>”或“<”)。
(4)超细氧化镍是一种功能材料,用途十分广泛,其晶胞结构如图:
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设晶胞边长为apm,该物质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g•cm-3。
36、ⅡB-ⅥA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如、
、
、
)等在光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以及生物探针等方面有广阔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砷元素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下列状态的锌,分别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雄黄()如图1和雌黄(
)如图2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图1中
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图2中
键角___________
键角(填
,
或
)。
(4)分子中
键数目有___________个,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分子中大
键可用符号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
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
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
键可表示为
,则
中大
键应表示为___________。
(5)具有独特的电学及光学特性,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功能材料。
①已知和O的电负性分别为1.65、3.5,
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
可以与
溶液溶解生成
,请从化学键角度解释能形成该离子的原因___________。
②一种晶体的晶胞(立方体)如图3所示,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原子半径为
。图4是沿着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则
原子与O原子间最短距离x=___________
。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列出计算式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