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宾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9题,共 45分)
  • 1、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 2、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 4、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5、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 6、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 8、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 9、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10、下表列举了我国2018、2019年取得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成果1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完成使命。

    成果2

    2018年11月26日,新华社透露中国第三艘航母研制已经在船台上建造。至此,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建造重型航母的能力。

    成果3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

    ……

    看到上述成果后,芳芳同学高兴地说:“当前,我国科技实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需要再进行科技创新了”。请你就芳芳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 11、5000元的书包、可定位的电话手表、带电机的卷笔刀……这些中小学生的装备令人大开眼界。对于这些天价装备,有人认为这无形会在学生中形成攀比心理,有些装备也并不是必须,,人为制造特殊,不利于孩子成长。

     

     

  • 12、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据此,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发表了不同的观点,请你对他

    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13、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请你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14、这学期小王同学的成绩越来越优异了。他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写下了这样三句话: ①“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②“摆脱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积极主动学习”③“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1)小王的成功得益于在学习新天地开辟了新的学习方式。你能猜出他的三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学习方式?

    (2)这些学习方式对我们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何意义?

     

  • 15、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材料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即: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成为重中之重。能否打赢三大攻坚战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关系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进度,关系到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一个什么样的开局。行百里者半九十,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最后一年,需要全党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努力实现从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成功跨越,取得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优异成绩。

    材料二:2020年3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人靠着挖矿山、建水泥厂,生活富裕了起来。可是好景不长,造成了山体大面积破坏,环境污染严重。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考察,充分肯定了村里关停矿山、水泥厂的做法,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余村指明了绿色发展之路。

    从“石头经济”到“生态经济”转型,余村依托“竹海”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开农家乐、民宿,办漂流。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余村从一个污染村,打赢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完美蜕变成了国家4A级景区。

    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1万元,完成了脱贫攻坚,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是远近闻名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十五年前,余村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诞生。如今,余村正以自身的发展实践,成为了生动诠释这一理念的典型样本。

    (1)材料一提及的第一、第二百年目标分别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余村变化发展取得成功之道。

  • 16、☆关注国家大事

    【析意】“一带一路”筑“小康”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从顶层设计和规划走向逐步落实。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1)“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践行】贡献青春奔“小康”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伟大的目标召唤并激励着我们为之奋斗。

    (2)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 17、【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材料一201412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19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1)材料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回答两点

    2)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3)在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浪潮中,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弄潮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5
题数 17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