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3、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4、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5、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7、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8、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9、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 初中毕业考试就要到了,李龙云说:“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离开了学校,我的学习也就结束了。”杨红英却说:“不,在学校里是学习,到社会上也要学习,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11、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判断:
理由:
12、 观点一:努力的过程最重要,结果怎样无所谓!
观点二:必须得到好的结果,不然过程就白费了!
请你针对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3、材料一:
材料二: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实际增长率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实际增长6.8%。
(1)从材料一中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在发展经济中,我国必须始终坚持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4)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14、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是维吾尔族人的著名谚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指?
(2)作为公民,中学生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应有怎样的担当?
15、2015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其内容摘录如下:
摘录一:2015年,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国经济增长继续居于世界前列,北京获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1)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摘录二:这一年,我国领导人参加了不少国际会议,开展了不少外交活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参与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2)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的哪些知识点?
16、为什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材料一:图为: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
(中国科技)材料二:我国部分重大科技
◇1988年,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完成载人飞行。
◇2005年,中国科考队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艇下潜至7020米深度。
◇2016年,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2017年,国产航母下水、国产海上钻井平台实现可燃冰开采、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成功、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中国精神)材料三:里约奥运会上,以小组第4出线的中国女排在主教练郎平的带领下,在淘汰赛中击败了3个强大的对手,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世界大赛中的逆袭神话,深刻诠释了30多年不变的“女排精神”。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信息。并说明两则材料反映的信息之间的联系。
(2)小明同学看了材料一、材料二后,惊呼“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其核心是什么?郎平及其女排团队身上践行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