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某地产大亨被查后,一个人就牵出6名省部级腐败高官,如今其中4人已经 。
(2)安德罗西克大胆预言,在今后5年内,俄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将有大幅提升,甚至与欧贸易额 。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 。
A. 伏法 平分秋色 养痈遗患 B. 服法 平分秋色 养虎遗患
C. 服法 旗鼓相当 养痈遗患 D. 伏法 旗鼓相当 养虎遗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新北特搜队员在台湾云翠大楼漂亮生活旅店213号房寻获到加拿大籍香港夫妇的遗体,被梁柱压在房内,目前正在运出。
B. 老字号在长期发展中普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烹饪技艺,其背后少不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产品打磨和工匠精神的传承。
C. 不仅遥感产业的创新应用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而且有利于抓住全球航天经济的发展机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为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巨大心血。
3、下列短语的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提高效率 收拾残局 改进方法 改良土壤
B.侵犯主权 风沙肆虐 浏览雪花 磨炼意志
C.技术高超 揭穿阴谋 睡眼惺忪 克扣粮饷
D.尽情绽放 阳光微弱 纪律严明 寒风凛冽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区域经济体之一,京津冀一体化的巨大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概念,也绝不是单纯地进行部分产业和企业的转移。
②座谈会引言人哗众取宠的说辞很巧妙,得到在座各位的一致赞扬。
③楼市“拐”与“不拐”争论已经很久,相关部门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合理地指导百姓购房,这比坐而论道更有意义。
④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目前存在教师编制紧张、减员人数多、招不到人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补充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重。
⑤实际上,公司里一些人自吹自擂、作茧自缚的行为常使我感到震惊。
⑥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A.②④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细节描写,北海牧羊中“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细节,突出体现了苏武的坚贞顽强。细微之处的描写,使形象具体、充实,人物的性格、精神鲜明感人。
B.卫律劝降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一个场面。苏武指斥卫律的不忠、居心不良,显示了苏武的坚贞与正义。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苏武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在情感上,李陵陈述自己投降时的心情,想以此打动苏武,所以他是不赞同苏武的宁死不屈的,因为汉武帝逼死了苏武的兄弟,家庭发生变故,尤其是皇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安危难卜。
D.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国家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人物形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②“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③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④“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⑤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⑥“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
⑧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
⑨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对祥林嫂的描写,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如“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B.“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这句话运用对比手法,表明“我”怕看见祥林嫂的眼睛。
C.第⑧段中“在土地庙捐了门槛”的内容,在前文中有伏笔,如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小说中“我”不愿加重迷信给她造成的沉重的思想负担,又不忍使她见爱子的唯一心愿破灭,故回答祥林嫂的问话时吞吞吐吐。
【2】第①⑦⑧⑨段都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它们分别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精神与心理状态?
【3】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7、补写出下列句了中空缺的部分:
(1)韩愈在其诗《早寺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早春景物清新可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古讽今,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借商汤问棘之事,通过鹏鸟“适南冥”飞越九万里竟招致斥等小雀的嘲笑阐明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同时借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的故事,说明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真正地逍遥游。
(2)苏轼《赤壁赋》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
(3)友情是中外文学中经常出现的母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歌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 ”。
(2)杜牧《阿房官赋》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 _______”一句写的是建筑占地之广,“ _______”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
(3) 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 _______”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及孔子又与后文“ _______”的观点相对应,论证严密。
10、默写填空。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以“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粗重的特点;以“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
(2)《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落木之声、长江之势。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自贻
杜牧
杜陵①萧次君②,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注】①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②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首诗是诗人写诗赠送给自己的。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诗题透露出凄苦的味道。
B. 本诗起笔即以刚直而屡遭贬官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自己对命运的感喟。
C. “寂寞怜吾道”是说诗人独自漂泊在外,因无人相伴而深感旅途寂寞,自生哀怜。
D. 颈联写诗人遗憾自己没有彩绘般的锦绣前程作为内心追求,充斥身心的只有世俗的扰攘。
E. 整首诗由古及今,由人及已,尾联借物自喻,形象生动,一个“嫌”字凝聚了诸多的情感。
【2】【2】本诗是杜牧晚年所作,一生的辛酸蕴含其中。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表达的复杂情感。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臣之所好者,道也( ) (2)良庖岁更刀,割也( )
【2】与“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4】文惠王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文惠王懂得了什么养生之道?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 年抗击“非典”,他不顾生命危险诊治危重病人。今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年过八旬的他又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有媒体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可他说,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材料二: 2020年3月5日,正在一线抗疫的钟南山给全国的青少年写下了如下的寄语:
为祖国、为人民,为肩上的责任,钟南山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他作为一位医生的初心与使命。真正做到了“以行证道”。
请结合材料和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以行证道”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