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舆论认为,美国总统向中方传递对华友好的积极信号,希望在对华关系上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制定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外交政策,争取迎来中美关系的“新时代”。
B.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坚决制止,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医务人员行为的,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以依法使用警械。
C.政府部门应加强涉及野生动物游览项目的整体规划。从野生动物保护和旅游服务等多层面加强监管,降低行业准入门槛,重塑首都野生动物行业形象和旅游业形象。
D.南科大这届毕业生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为他们是该校“去筹转正”后招录的,更因为他们是南科大通过“综合评价模式”录取、并获得教育部认可学历的大学。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渗(shèn)漉 栏楯(dùn) 修葺(qì) 垣(yuán)墙
B.偃(yàn)仰 老妪(yù) 兀(wù)坐 异爨(cuàn)
C.阖(hé)门 象笏(hù) 扃(jiōnɡ)牖(yǒu) 长号(háo)
D.南阁(ɡé)子 呱(ɡuā)呱而泣 中闺(ɡuī) 先妣(bǐ)
3、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尚而有情趣的朋友最理想。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 ① ,交往愈久,情感愈深。譬如新鲜的水果, ② ,其味其效,可谓一举两得。
A. ①人们亲而不亵,敬而不畏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B. ①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C. ①人们敬而不畏,亲而不亵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D. ①使人亲而不亵,敬而不畏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不幸的事) 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沐浴清化(蒙受) 形影相吊(安慰)
B.除臣洗马(解除) 臣具以表闻(听到)
晚有儿息(子) 刘病日笃(病重)
C.犹蒙矜育(怜惜养育) 伏惟圣朝(俯伏思量)
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 日薄西山(迫近)
D.有所希冀(非分的愿望) 夙婴疾病(缠绕)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听臣微志(准许,成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次贷的真正大毒素在继续蔓延,我们能否如上次世界经济危机时那样独善其身,关系到我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
B.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将对改善我国人口结构和老龄社会压力产生深远影响,为未来政策的细化落实提供了重要指针。
C. 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 锦湖轮胎在央视“3·15”晚会上被曝光,公司出面道歉,并决定召回所有问题轮胎。在这一事件中,企业将为此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和沉重的信誉代价。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约三分之一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这一比例还在日益升高。
长期睡眠紊乱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生活,还会引发诸如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癌症、抑郁症之类的躯体和精神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专家们呼吁,睡眠障碍性疾病是多种慢病的主要源头之一,对于慢病管理的重点在于“防”。这不仅要引导公众有预防意识,而且需要呼吁患者积极治疗。
我国的睡眠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国内第一家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多地区的睡眠障碍临床研究的协同网络,为睡眠研究的开展提供平台和支持。
睡眠研究虽有了长足进步,但还没有形成体系的研究模式,尚不能很好地把握国际研究热点和睡眠医学领域的研究难点。就公众的医疗需求来说,睡眠医学发展亟待提速。人才是关键。政府和医院应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经费投入,以促进相关机构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学者还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开发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新药物及其他治疗水段。创建新型诊疗方式更显重要,如远程医疗技术(借助互联网、实时视频传输等途径对睡眠障碍患者诊疗的方式),但其治疗效果、依从性和花费等,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选自《世界睡眠日: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存在严重睡眠问题》
材料二
关于“睡眠亚健康”的调查结果
本报告由《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共同调研完成,共发放20000份调查问卷。
材料三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者中,00后占0.6%,90后占17.0%,80后占54.5%,70后占20.3%,60后占1.4%。
数据表明,83.1%的受访者每天睡眠时间在6-8小时之间,其中6小时、7小时和8小时的分别占22.7%、37.1%和23.3%。还有3.3%的受访者每天睡眠时间为9小时或更多,4.8%的受访者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调查中,睡眠浅(45.8%)、早晨醒来过早(28.5%)和难以入睡(28.1%)是最困扰受访者的三种睡眠问题。
造成睡眠质量不佳的原因有很多。调查中,49.2%的受访者将原因归结为工作学习压力大,43.7%的受访者是因为作息时间不规律。其他原因还有:生活中遭遇了不愉快的事(37.4%)、平时缺乏运动锻炼(32.4%)、年龄增长(25.4%)、周围环境太吵闹(23.1%)、睡前暴饮暴食(13.8%)和高血压等疾病带来的影响(5.3%)。
长期睡眠不佳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影响。本次调查中,4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在白天犯困。45.5%的受访者会因睡眠不佳而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他影响还包括:思维迟钝(46.0%)、心情较差且暴躁易怒(39.9%)、创意灵感匮乏(31.9%)、免疫力降低(30.6%)和工作学习效率降低(25.0%)等。
要改善睡眠质量,53.3%的受访者认为要保证睡眠时间,44.5%的受访者建议平时加强身体锻炼,43.3%的受访者建议按时入睡,42.3%的受访者建议保持好心情。其他建议还有:睡前洗个热水澡(38.7%),更换更舒适的床上用品(30.0%),睡前不再考虑工作学习的事(27.2%)和适当服用安眠药物助眠(3.4%)等。
(选自2017年3月20日“新华网”刊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睡眠研究进步很快,已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睡眠障碍临床研究的协同网络。
B. 调查显示,睡眠问题主要是“入睡困难”“睡眠较浅”和“醒得早”这三种情况。
C. 我国约三分之一的人存在严重睡眠问题,近五成受访者将原因归于工作学习压力大。
D. 大多数受访者的睡眠时间适中,只是少数人的睡眠时间过短,特别是80后的青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睡眠问题造成的危害、我国睡眠研究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材料二主要调查的则是睡眠亚健康情况。
B. 材料三展示了有关睡眠问题的调查统计局,包括调查对象、睡眠时间和睡眠不佳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办法。
C. 睡眠障碍会导致思维迟钝、灵感匮乏、效率降低,且易暴易怒,免疫力下降等,是多种慢性病的源头。
D. 受访者大多存在睡眠亚健康状况,半数以上表现为起床后疲倦困顿,而自我感觉良好者占12.1%。
【3】睡眠质量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请给睡眠不佳者提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好建议(医药治疗除外)。
7、补写出下列鲁迅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嘲》)
(2)运交华盖欲何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嘲》)
(3)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客诮》)
(4)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题小像》)
8、(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3)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5)如花美眷,____________________。(汤显祖《牡丹亭》)
(6)凡事预则立,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7)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
(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庸》)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金牛道是巴山四道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历史上著名的葭萌关、剑阁都在金牛道上,李白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条道路的开辟传说。
(2)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后着青衫也泛指官职卑微。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所以在《琵琶行》中写自己闻曲伤情、泪下不能自已时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以“_________,_________”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节选)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谈到自己寄居旅舍,一身粗布破袍处在锦绣光鲜的富贵子弟中而“略无慕艳意”,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____。(姜夔《_________》)
(2)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3)杜甫《登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从时空角度延展,描绘了一幅宏阔悠远的壮美景观。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正宫]小梁州 九日渡江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注),山容瘦,老树替人愁。[幺]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注)赋登楼: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受重用。建安九年秋,王粲偶登当阳城楼,纵目四望,百感交集,作《登楼赋》以抒心志。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九日渡江”交代了时令、地点和创作背景。时逢重阳节,作者却漂泊在江上,不免触景伤怀,挥毫作此元曲。
B.第三句用典抒情,古今处境相似,不过王粲还能登高纵目,作赋抒怀;而作者连登高楼,赏美景都不能实现,抚今追昔,伤心之情难以言表。
C.四、五两句移情人景,补写“伤心无句赋登楼”的原因。秋山显得那么枯瘦,老树也似乎在替人发愁,山和树如此,人何以堪!
D.六、七两句紧扣题目中的“九日”,抒写羁旅漂泊、人生无常的感慨,重阳日在他乡与相知好友共把茱萸嗅,花前醉倒,感叹彼此头发已花白。
【2】本曲的后六句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句子简要分析。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远阁
(明)祁彪佳①
①阁以“远”名,非第因目力之所极也。盖吾阁可以尽越中诸山水,而合诸山水不足以尽吾阁,则吾之阁始尊而踞于园之上。
②阁宜雪、宜月、宜雨,银海澜回,玉峰高并;澄晖弄景,俄看濯魄冰壶;微雨欲来,共诧空濛山色。此吾阁之胜概也。然而态以远生,意以远韵。飞流夹?,远则媚景争奇;霞蔚云蒸,远则孤标秀出;万家灯火, 远,故尽入楼台;千叠溪山, 远,故都归帘幕。若夫村烟乍起,渔火遥明,蓼汀唱“欸乃”之歌,柳浪闻“睆睆”②之语,此远中之所孕含也。纵观瀛峤,碧落苍茫,极目胥江,洪潮激射,乾坤直同一指,日月有似双丸,此远中所变幻也。览古迹依然,禹碑鹄峙;叹霸图已矣,越殿乌啼,飞盖西园,空怆斜阳衰草;回觞兰渚,尚存修竹茂林,此又远中之所吞吐而一以魂消、一以怀壮者也。盖至此而江山风物始备大观,觉一壑一丘皆成小致矣。
注:①祁彪佳,明末著名散文家、戏曲家,在选园艺术方面也有独到见解。明天启二年进士,崇祯时为御史,1635年,薛官回绍兴家居,在寓山构筑私家园林,费时一年半在荒山之上构精致园抹。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屡招祁彪佳为官。祁彪佳不为所动,终自沉湖中,以无明志。②现院:泛指动听的鸟鸣。
【1】可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
A.且 B.则 C.乃 D.以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②段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 )。
A.善用典故 B.远近对比 C.视听结合 D.整散结合
【3】本文第②段的景物描写颇有层次,请加以分析。
【4】此阁以“远”命名,请分析“远”的含义。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察传》是《吕氏春秋》里的一篇。“察传”即明察传闻之意。文中认为,“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严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大意是,传闻不可以不审察,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则不如不听。所以对于听到的传闻,应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慎重地审察、深思和验证,才能得到真实的情况。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