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8年,山西省在省长阎锡山的推动下开展教育改革,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这一改革的背景是( )
A. 辛亥革命的发展 B.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 五四运动的爆发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20 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是
A.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 B.经济缓慢回升,低通胀
C.高速度,低失业率 D.信息化和全球化
3、“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准确含义是( )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B.认识到城市中心暴动的错误性
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武装夺取政权
4、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主要内容都是废除农奴制
C. 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属于非洲人民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是
A.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C.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 D.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6、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经过浴血奋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战役是( )
A. 诺曼底战役 B. 阿拉曼战役
C. 中途岛海战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7、“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蔡锷 D.孙中山
8、“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将土地当成是自家所有来使用,也允许他们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产品交易……一些商人的商店在内战期间被国有化,他们现在可以重新管理商店,且政府允许开展小规模的私人制造产业。”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是
A.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做主
B.巩固工农联盟,促进了经济恢复
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资本主义联系起来
D.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B. 中途岛海战 C. 阿拉曼战役 D. 诺曼底登陆战
10、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这主要是因为孔子
A.出身下层贵族 B.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C.推崇西周制度 D.创立了儒家学说
1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下面属于救济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制定企业竞争法规
C.调节农业生产
D.采取社会保障措施
12、新学期开始,一位同学自我介绍说他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A.夏 B.商 C.秦 D.唐
13、“1951年,法、意等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2004年,欧盟已有25个成员国。”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 )
A.西欧国家受到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西欧国家走向联合并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
C.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D.西欧各国已经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14、下列不属于“文革”时期的成就的是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5、使日本由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南北战争
D.明治维新
16、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17、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成为世界上汽车销量第一、保有量第二的市场。在20世纪初,导致汽车价格大幅下降,使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是
A.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B.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C.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D.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18、“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19、章西女王和尼赫鲁的事迹,反映了哪国为实现民族独立而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A.纳米比亚 B.印度
C.巴拿马 D.英国
20、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的劳动人民在摆脱贫困、文盲、缺乏公民权和经济权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们争取到了40小时工作周、妇女选举权、增加工资、强制性社会保险、罢工和工会组织合法化。这主要表明
A.十月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革命
B.十月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
C.十月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国际化
D.十月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化进程
21、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2、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_______的一次伟大革命。
2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美国独立后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
24、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意义: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________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________对运动的领导权
25、宋代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6、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7、中国共产党将__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8、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暴政:
(1)纳粹党利用“_____” ,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_____人和_____;
(2)接着,纳粹党乘机解散了_____;
(3)纳粹政权为加强_____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_____;
(4)疯狂迫害_____;
(5)希特勒大力发展_____,积极_____备战。
①_____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②_____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③_____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9、开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的事件_____
30、1990年3月___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
3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
(2)美国方式的创新之处是什么?这种方式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吗?为什么?
(3)日本法西斯专政是如何建立的?列举德国和日本的反人类罪行各一例。
(4)当今人类还将共同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恐怖主义等。为解决这些难题,各国人民应如何做?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时修筑的举世闻名的防御工程
(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
(3)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
33、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众多成就,请列举两项外交成就。
(3)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进入21世纪后,中国如何在外交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请你提出自己的建议。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
(1)根据材料一指出导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我之所以采取这个行动,是因为我深信所有国家都将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将进行一次我深深希望会成为谋求和平的旅行。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访问北京的声明)1971年7月15日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结果及其影响。
材料三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了庆祝活动。同年中国也举行了阅兵仪式,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中俄分别举行纪念活动,其目的是希望人们牢记二战这一历史灾难。
——摘自人民网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苏联一度成为盟友,这主要是因为哪一国际性组织的成立?决定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是什么会议?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就新时期如何促进大国关系友好发展提出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