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
2、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列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殖民主义的扩展 ④美国独立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3、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在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美国人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 有一次,他们要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美国人竟达10万人。这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正遭遇经济危机
B.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C.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D.苏联与美国关系友好
4、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欧洲文明的核心浓缩起来就四个字——民主科学,而( )民主思想正是留给欧洲的珍贵遗产。( )中应填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法兰克王国
D. 日本
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政治面貌就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
A.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B.有了新生的阶级——无产阶级
C.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D.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6、“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其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B.航空业的发达
C.电话和电报的普及 D.航天业的发展
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美建交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刚刚开始的 “战争”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9、德国法西斯政府公开出台了一项非雅利安公民身份的职业限定,属于此范围者:“不得经商、不能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等职业……”此规定针对的对象是 ( )
A.德国共产党 B.德国奥地利人
C.德国犹太人 D.德国日耳曼人
10、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中提出:“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山东滕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的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该史料对于研究西汉冶铁业来说属于
A. 文献史料
B. 实物史料
C. 口述史料
D. 碑刻史料
11、资本主义社会开始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福利制度日渐完善分别是( )
A. 罗斯福新政期间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
B. 英国宪章运动时期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 罗斯福新政期间和20世纪80年代
D. 英国宪章运动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
12、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3、“这一时期的将军们多有生不逢时之感,他们不得不听命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在抗击女真以及蒙古骑兵袭扰南方地区的路上,他们并非没有努力过。”这里的“生不逢时”主要是由于( )
A.五代十国纷争不断
B.北宋亡国政局混乱
C.南宋偏安卑躬屈膝
D.重文轻武限制兵权
1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历史,也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下列近代史实,不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取得在中国开办工厂的特权
C. 甲午中日战争﹣﹣重庆、沙市等城市被列为通商口岸
D. 八国联军侵华﹣﹣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15、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下图)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16、当今世界新旧格局交替的显著表现是( )
A.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新秩序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美国称霸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17、穿越时空隧道,你回到了希腊城邦时代,假如你是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你不可能
A.占有土地 B.参军打仗 C.参加宗教活动 D.没有政治权利
18、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他说“改死了”是指苏联( )
A.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 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19、明清时期实行的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抑制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 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C.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D. 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遭受侵略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并于1942年结成了
A.欧盟
B.三国同盟
C.联合国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1、如果说________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________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22、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后,英国政府取消了______公司的统治权,改为直接统治,直接统治还可以在殖民地________。
2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______________,政治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
24、1848年《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3月,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_________。
25、宋代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______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6、根据称谓写出历史人物
﹙1﹚“两弹元勋”___________。
﹙2﹚“发明大王”__________。
﹙3﹚“俄国革命的镜子”_______________。
27、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 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42年1月1日,《 》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8、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意义: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________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________对运动的领导权
29、《凡尔赛条约》:与会国:参加会议的有________个国家的代表。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围、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30、填空题。
(1)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状元实业家 提出 “实业救国”主张,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宣传革命思想;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发了《 》。
(3)1861年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里人转折点: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请列举出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的三个共同体。
3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当代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已结束,在世界人民的努力下,多极化在加速发展,请说说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作出了哪些努力?
33、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与其它地区的文明一道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我国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制作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同在亚洲的两河流域文明也曾闪耀于世,在古巴比伦王国土地上,诞生的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祖冲之不仅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同样突出,他制作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是什么?在欧洲,古罗马人借鉴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创造了自己的历法,这一历法后来成为公历的基础,它是什么?
(3)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著名教育家是谁?在西方,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这位著名人物是谁?
34、美国、俄罗斯是当今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历史上曾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主题 | 主要史实 |
巩固统治 | 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面临危机,为了巩固统治,这两个国家分别进行的革命或改革是什么?
|
战时同盟 | 两次世界大战中,两国均处于同一阵营。请写出二战中两国战时同盟关系正式建立的标志。
|
对立斗争 | 二战后,两国在“冷战”中对峙。请写出“冷战”开始的标志以及在对立中形成的格局的名称。
|
牵制竞争 |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梦想起到了牵制作用,成为推动世界格局哪一趋势的重要力量?
|
现实思考 | 纵观美、俄两国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我们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