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时说:“共产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强调要重点发展的是(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民主发展建设

     

  • 2、假如时间可以倒流,让你生活在1930,你可能在中国、苏联和英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 (  )

    A. 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B. 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 中国进行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 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英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 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 4、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沦和治病原则

    C.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D.《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秦到汉代的中国古代数学成就

  • 5、中世纪后期发家的商人巨贾将大量的商业利润投入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

    A.亲自耕种土地

    B.建立租地农场

    C.开设手工工场

    D.建立庄园经济

  • 6、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工农红军长征 D. 千里跃进大别山

  • 7、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有很多,你赞成下面哪一项(   

    A.上帝造人说

    B.女娲造人说

    C.人是由古代的猿类演变而来的

    D.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

  • 8、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由蒙古族人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 9、下列有关世界现代文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爵士乐起源于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它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B. 美国好莱坞电影以大众娱乐为目的,创造出不同类型片来吸引观众

    C. 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D. 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 10、九年级小王同学在整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重大事情时,发现与2019年具有“逢十周年”纪念意义的大事有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④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11、科学与文化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代欧洲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欧洲科学技术进入大发展时期,科学研究成为潮流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D.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B.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地区

    C.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D.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 13、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4、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上课笔记,由此判断他正在学习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革开放

  •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不包括(  )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成立欧共体   C. 建立欧盟   D. 使用欧元

     

  • 16、“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绝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请你判断说这番话的人应是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拿破仑

  • 17、公元前350年,中国有一户人家,长子因战场杀敌有功被授予爵位;次子勤劳耕作,喜获丰收,得到政府免除徭役的奖励;三子被国君派到地方担任县官。这户人家应该生活在当时的(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燕国

  • 18、如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行(   )

    A.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B.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C.发现了美洲 D.到达了印度西海岸

  • 19、一百多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有关这场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B.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

     

    C.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其转折点   D. 战争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 20、1955年,毛泽东主席曾评价河北遵化县的王国藩社:“二十三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驴的四分之一属于社外成员),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的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下泪。”这一评价

    A.肯定了农民土地改革后的积极性 B.推动了农业合作社运动高潮到来

    C.体现了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路线 D.阐释了农村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________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制,倡导“公开性”和“________”,这些措施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 22、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推行汉化政策,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趋势。6世纪末,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 23、从繁荣到危机:时间、开始国家、规模:________年10月下旬,________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________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 24、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25、牛顿的三大成就天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27、根据提示填写下面内容

    (1)在华盛顿会议中,中国恢复主权的地方:

    (2)联合国是最重要的国家组织,有“经济上的联合国”之称的组织是:  

    (3)日本进行“欧化”的改革是:

    (4)美国为称霸世界而推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

    (5)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革命政党是:

  • 28、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________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_______,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________。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

  • 29、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30、历史上重大战役(战争)常常是国家命运的转折。

    (1)__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______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______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商品过剩,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32、从1921年到2017年,96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

    (1)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是什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什么?

    (3)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始于哪一事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5)为避免以后建设的失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 33、某班举办感悟长征、见证“新长征”的主题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回顾长征)

    (1)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肯定了谁的军事主张?

    (2)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什么?红不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见证“新长征”)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中国发展中上的“新长征”。请写出洗雪百年国耻和特区经济腾飞的史实各一例。

    (感悟长征)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

    (1)据材料一、二,说说这两次会议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カ,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 邓小平同志二月二十四日关于对外开放和特区工作的重要谈话,以及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就此提出的贯彻落实的意见,是发挥沿海大中港口城市的优势,开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新局面,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3)根据材料四,归纳沿海港口城市“先行一步”对外开放的目的和原因。

    材料五 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材料六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

    ——摘编自《邓小平年谱》

    (4)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个“一百年”的起始时间。

    (5)根据材料二,指出为实现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作出了怎样的决策。为使广大农民“日子好过”,党和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