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材料主要论述了苏联工业化的
A.背景 B.特点 C.过程 D.影响
2、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关于埃及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及国王给自己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权力
B.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D.二战后,在纳赛尔领导下埃及取得民族独立
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 《权利法案》——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B. 《独立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C. 《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D. 《拿破仑法典》——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4、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在关于中国社会形势的报道中,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该文集中报道的是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 C. 武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5、“非洲年”是指( )
A.1959年
B.1961年
C.1960年
D.1962年
6、“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与这段话相关的史实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石油成为新能源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石油成为新能源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和电力成为新能源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煤炭和电力成为新能源
7、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实行“和亲”政策 C.汉通西域 D.孝文帝改革
8、《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A. 宰割中国
B. 削弱英国
C. 限制日本
D. 瓜分德国
9、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结束,帝国建立。这一历史事件应标于下面时间轴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哪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 )。
A. 苏联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11、下表是1939~1941年美国对华物资援助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 。根据表格信息,1942年美国加大对华物资援助的原因是
时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数额 | 26 | 100 | 49 | 53 | 1107 |
A.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B.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 日军袭击珍珠港
12、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3、英语中将country、nation两词翻译为国、民族,没有family的概念。而在中国人特有的观念里,两词都与国家对译,汉语中国和家相连接,只是一大一小而已。这反映中国
A.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B.政治关系优于亲缘关系
C.古代的国家体制源于家庭
D.汉语文化推进英语发展
14、在雄安一带的白洋淀上,活跃着一支抗日武装,他们利用有利地形,端岗楼,截击敌人军火船,切断敌人水上交通线,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敌人。他们的行动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 理论的实践。横线上应该填
A. 游击战争
B. 现代战争
C. 速决战
D. 持久战
15、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值是1:10。这说明
A.英国贵族善于经营农场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越
C.农业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D.封建庄园经济彻底瓦解
16、1914年6月,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夫妇,对这一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①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气焰,维护了世界和平 ②是恐怖主义的暗杀行为,不值得赞扬
③维护了塞尔维亚的独立和安全 ④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17、对科索沃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它表明多极化已不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B. 它是美国企图建立单极格局的表现
C. 它是美国发动的以维护人权为目的的正义战争
D. 它是美苏冷战的延续
18、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9、“大运河/你来自远古,出神入化/你因梦而生,你因隋而出/梦醒了你来了,隋灭了你依在……”那么,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余杭、洛阳
B.余杭、涿郡
C.洛阳、涿郡
D.洛阳、长安
20、清朝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在边疆地区设立的机构不包括
A.西域都护
B.驻藏大臣
C.台湾府
D.伊犁将军
21、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________制度、________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________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________国和________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________》,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________、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________,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2、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23、19世纪,随着_______________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__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____,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____,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4、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罗斯福新政特点:采用_________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27、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________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________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________的瓦解,对维护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0、俄罗斯人的祖先是________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________。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________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________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界晚期统一了俄国。
31、了解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有关中国问题的条约后,你有何感想?
3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启示?
33、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明的精用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哪-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5)21世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你写出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一例。
(6)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4、残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空前的程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赢得支持的;……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 因为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材料三: 1986年共同体的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和约)”是在哪一国际会议上签订的?
(2)材料二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3)材料三中的“共同体”指的是哪一组织?
(4)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