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兴安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最终结果是(       

    A.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C.统一了黄河流域

    D.稳定了西北边疆

  • 2、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想要拍摄一部《大唐名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画面是

    A.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他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D.他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 3、宋代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热闹非凡有卖古玩字画的,有卖药材的,有说书的,有唱曲儿的,有相面算卦,耍杂技的等等,他们这是来到了当时的( )

    A. 瓦子 B. 勾栏 C. 酒店 D. 茶馆

  • 4、下图为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该碑证明了(  )

    A.唐朝时和西北民族的关系友好 B.唐朝时和东北民族的关系友好

    C.唐朝时和西南民族的关系友好 D.唐朝时和东南民族的关系友好

  • 5、古代都城是一个朝代的政治中心,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观察如图,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都城

    A.唐朝长安 B.宋朝开封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 6、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宫,下列关于故宫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故宫又称紫禁城 B.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

    C.故宫分前朝和内廷两部分 D.故宫还不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 7、“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行中书省

  • 8、“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是描述哪一民族的兴衰史

    A.契丹

    B.女真

    C.蒙古

    D.党项

  • 9、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 10、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 11、下图所示的京杭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 12、某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写了这样一组词句: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交战、建立八旗制度。与这一组词句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朱元璋

    B.努尔哈赤

    C.耶律阿保机

    D.吴三桂

  • 13、经常有人在遭受委屈时说,自己比窦娥还冤。元代有位戏剧家的代表作讲述了窦娥的故事,他是

    A.马致远

    B.关汉卿

    C.郑光祖

    D.白朴

  • 14、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C.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

    D.他们都通过唐朝的册封

  • 15、2019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时的讲话中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古代贤君也提到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把君主和百姓关系比喻成为舟与水关系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16、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汉唐陆路贸易为主转为宋元海上贸易为主的原因,不包括(  )

    A.北方战乱,殃及丝绸之路 B.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南移

    C.宋元大运河运输的衰落 D.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

  • 17、关于小说《西游记》错误的是

    A.是神话小说

    B.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经历

    C.成书于明代中期

    D.作者是罗贯中

  • 18、907 年,他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八部。916 年称帝……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推动契丹封建化进程。“他”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 19、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

    A. 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B. 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 完善科举制度   D. 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 20、下图是唐朝的一种耕作农具,它的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它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它是(  )

    A.筒车 B.曲辕犁 C.耧车 D.秧马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的时间是____

    (2)1127年金灭____,史称靖康之耻。

  • 22、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____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_____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_____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_____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 23、“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位宰相:________________

     

  • 24、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人名);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____”。

  • 25、背景:隋炀帝的_____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被判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 26、瓦子在宋代的城市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27、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 28、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 29、西汉司马迁主编的《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 30、宋朝设在港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

    (2)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朱汉国主编《历史》

    (1)唐朝的诗人中,“诗仙”和“诗圣”分别是谁?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唐诗以及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3)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