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乐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分别加热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固体

    C.电解水一段时间(忽略气体的溶解)

    D.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2、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能缓解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

  • 3、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质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 4、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

    水银体温计的示数发生变化

    汞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冬天水泥路间的缝隙变大

    温度降低,原子变小

    D

    氧化汞受热分解

    原子可分

    A.A

    B.B

    C.C

    D.D

  • 5、根据如图,下列有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甲装置制取O2,试管内物质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

    B.选择乙装置制取H2,锥形瓶内的Y为铜粒

    C.选择乙装置制取CO2,长颈漏斗中的X为稀盐酸

    D.选择丙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气体从a进入集气瓶

  • 6、如图是X、Y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2Y3

    C.都达到稳定结构

    D.Y 表示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7、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H2

    B.Hg

    C.CO

    D.NaCl

  •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和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涉及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②若实验一红磷燃烧时,瓶塞没有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

    ③实验二中,装置没有密闭,生成了气体逸散,实验结束,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④将实验二中的烧杯换成带有气球的装置(如图三),实验结束,天平平衡(忽略浮力);

    ⑤实验三中,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 9、下列实验或说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烧杯可以直接加热

    B.若未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用2-3mL

    C.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8.5mL的水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5.38g

  • 10、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变

    C.甲乙都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不变

  • 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4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物质甲和丙都属于化合物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

  • 12、实验课上,同学们欲给 100mL 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加热。下列可选择的仪器是

    A.试管

    B.烧杯

    C.漏斗

    D.集气瓶

  • 1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中国空间站“天宫”预计在2022年全面建成,计划为其供能的有砷化镓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值为3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69.72g

  •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 15、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过滤

  • 17、构建知识网络可提高学习效率。如图是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⑤可能是石墨

    B.物质③具有可燃性

    C.物质②→物质①的转化可能为分解反应

    D.物质①和物质⑤生成物质④可放出热量

  • 18、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使蜡烛的着火点变为0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 19、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是22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3

  • 20、“有山千丈色如丹”。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岩石中含较多氧化铁。以下正确的是

    A.氧化铁呈黑色

    B.氧化铁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C.氧化铁化学式为

    D.氧化铁中铁元素为

  • 2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登山时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氧气体积分数小于21%

    D.夏天鱼池内用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降低

  • 22、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变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B.煤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

    C.用石墨为原料制取金刚石

    D.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 2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有充足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24、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3个氧分子:3O2

    B.铝离子:A1+3

    C.60个碳原子:C60

    D.氯酸钾:KCl

  • 2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稀释

    B.酒精挥发

    C.酒精燃烧

    D.酒精溶解碘

  • 26、有机玻璃具有透光性能好、耐热、耐寒、耐腐蚀,并具有极强的耐冲击性,常用于飞机、汽车挡风玻璃,工业上用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来合成有机玻璃。下列关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甲基丙烯酸甲酯含有1个氧分子

    C.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g

    D.1个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请根据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2)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_______℃时,A与C的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把A、B物质各30克分别加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3)t2℃,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此时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 29、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金刚石与石墨相比,其硬度、导电性等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2)用锰钢而不用纯铁做钢轨的原因是_______

  • 30、(4分)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4)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杀菌,二氧化氯属于   (填“单质”或“氧化物”)

     

  • 3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32、写出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3)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

  • 33、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已在北京市试运行.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质量守恒观点看,水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原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

  • 34、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D中的x=_______,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填序号)。

  • 3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2)3个镁离子___________

    (3)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2Ca___________

    (5)氖气___________

    (6)4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

  • 36、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2个氮原子_____

    22个亚铁离子_____

    3)标注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1O,试写出次氯酸钙的化学式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同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采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若要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H2S)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填上图编号),如果用C图所示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______(填"a""b")端管口通入;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38、请从AB两题中任选1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正确使用化学语言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2Cl______________n 个氢分子_____________3NO3______________

    ④写出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明金属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_______

    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___________⑥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__

    ⑦性质很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或飞艇的气体是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氢气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砂或放一些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不断吹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石蕊变红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④极少量的氧化钙溶于水恰好形成水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0、2016年初春,首都等多个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了人体健康。

    (1)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谈一谈产生雾霾天气的两点原因。

    (2)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