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见下图)的设计,一方面闪烁着当代建筑科技新的光辉,另一方面也传承着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内涵。下列关于中国传统工程建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朝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
C.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文帝时
D.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2006年1月1日起,为减轻农民的负担,解决“三农”问题,我国全面废除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在中国古代一次农民起义中,起义军的领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这次起义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黄巢起义 C.梁山泊起义 D.李自成起义
3、在这份和议后,宋辽之间“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宰相寇准和宋真宗也因此成了宋朝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人物。“这份和议”指的是( )
A.宋夏和议
B.绍兴和议
C.嘉定和议
D.澶渊之盟
4、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给辽岁币,辽撤兵,此后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史称这次和议为
A.宋金之盟
B.宋夏和议
C.澶渊之盟
D.宋蒙和议
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知州 ④设置转运使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明朝三部名著小说是
①《三国演义》②《水浒传》③《农政全书》④《西游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减少百姓劳役负担;
B. 唐太宗沿袭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 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D. 唐太宗以残酷诛杀手段对付反对的贵戚重臣;
8、“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9、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
10、关于宋朝造船业的论述错误的是
A.宋朝造船业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B.所造海船设计科学并配有先进的指南针
C.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D.大连、天津、青岛的造船业水平很高
11、明朝初年,中央政治机构变化最大的是
A.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B.废除御史台,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废除大都督府,设立五军都督府
12、《窦娥冤》中主角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无处申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窦娥冤》的作者是
A.
B.
C.
D.
13、“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材料中的“新形势”主要是指
A. 巩固统治与发展经济的需要
B.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 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D. 北方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14、关于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战有和
B.长期处于南北对峙状态
C.议和后,辽和西夏都从北宋获得了岁币
D.“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内,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15、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著作《新工具论》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人类文明也因此得到极大发展。材料充分强调了
A.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大发明创造
B.印刷术、火药和磁石的发明彰显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C.印刷术、火药和磁石的发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
D.印刷术、火药和磁石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6、在评价诸侯争霸战争时,有一种观点是“春秋无义战”。下列有关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B.有利于减少诸侯国的数量,加快国家走向统一
C.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互相交往
D.有利于加强诸侯国之间的友谊
17、下列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史实,论述正确的是
①北方出现了并立的五个政权
②十国都是南方政权
③当时我国北方连年战乱,而南方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
④政权虽然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8、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由此成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文中“站起来了”就当时而言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实现了人民的自由平等
D.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
19、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以下不属于“四书”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诗经》
20、“粵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应是
A.虎门销烟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回归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2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23、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皇帝是________。
24、填空题
(1)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_____)区;城内所建的100多个坊,是(_____)区。
(2)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
(3)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元杂剧最优秀的剧作家是(_____)。
(4)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明北京城的建筑,最雄伟壮丽的是(_____)。
(5)1684年,清政府设置(_____),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25、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发明的。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____。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印刷。
26、清朝前期,丝织业、______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7、下图是某个朝代修建的万里长城示意图。请认真看图,然后指出:朝代是_______,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___。
28、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
29、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时最后完成。
30、农业的发展
(1)原因:南方战乱较少;____人带去先进技术;劳动人手充足;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这是南方农业超越北方的原因。
(2)表现:宋朝时期,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____。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的谚语。到____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举出明朝三部科技名著名称和作者。
33、阅读如下图图片,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个地点的名称。
(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