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一,关键词“李自成”、“均田免赋”、“西安”、“国号大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唐末农民起义 C.靖难之役 D.明末农民起义
2、1689年,签订中俄历史是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南宋时,一位商人沿长江而下,去江南看一位朋友,沿途他会看到的经济作物有
A.玉米、大豆
B.棉花、玉米
C.棉花、茶树
D.棉花、粟
4、与提示词“大运河、正式设进士科、暴君”相关的封建帝王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隋炀帝
D.武则天
5、“北宋时期,(相比)状元及第,即使(武将)率领数十万,光复幽蓟两地,军队高奏得胜之歌回还,在太庙献上胜利捷报,这样的荣耀也是比不上的。”材料反应了当时的社会
A.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B.重文轻武
C.尚武风气盛行
D.重视边防
6、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皇权对相权取得彻底胜利的标志是
A. 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
B.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C. 元世祖推行行省制度
D.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7、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折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12世纪时,蒙古草原分布着许多部落,各部落之间互相仇杀
B. 《全唐诗》辑录的诗歌有近5万首
C. 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8、下表为隋炀帝使用民力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
名称 | 营建洛阳 | 开凿运河 | 修筑长城 | 远征辽东 | 巡游江南 |
数量(万人) | 每月 200 | 计 380 | 20多 | 300多 | 40多 |
A.实行暴政
B.自然灾害
C.宦官专权
D.外敌人侵
9、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从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
10、某同学阅读了《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他想为这本书写简介。以下可以入选的是
A.建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图改革
B.统蒙古,立政权,未灭西夏身先死
C.统契丹,建政权,澶渊之盟结和平
D.统女真,完统一,建立金朝灭北宋
1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12、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时期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3、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高士廉
1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了下列哪位将领的爱国情怀
A.霍去病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
1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历史上称为
A.开皇之治
B.贞观遗风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6、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应是( )
A.吴道子
B.鉴真
C.房玄龄
D.魏征
17、下面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是( )
A.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 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 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
1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9、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哪座城市商贸繁荣的景象
A. 临安 B. 长安 C. 汴京 D. 澶州
20、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A.设置伊犁将军 B.设立驻藏大臣
C.确立册封达赖制度 D.确立册封班禅制度
21、统一:(1)进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2)意义: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河段名称:A( )B( )C( )D( )
城市名称:E( )
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
( )→( )→( )→( )→( )
2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的皇帝是________。
24、
1966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① 飞行实验成功 |
1967年 | 我国第一颗 ② 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
2003年 | 航天员 ④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 |
2008年 | 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的 ⑤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5、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临潢府。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6、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统治全国:清朝以_________为都城,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7、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28、黄袍加身,他在________年,建立了北宋,他指的是________。
29、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____。
(2)元朝时,负责管辖台湾的行政机构是____。
(3)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被称为___。
30、“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这一冤案得到平反。
31、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①《水浒传》 A.曹雪芹 a.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西游记》 B.罗贯中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③《三国演义》 C.吴承恩 c.神话小说
④《红楼梦》 D.施耐庵 d.古典小说的高峰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
(2)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象,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唐·刘禹锡《百花行》
(1)材料一中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在位的帝王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下图
(2)图一、图二展示了唐朝时农业工具的创新成就,请你写出它们的名称。图三证明了唐朝哪一行业的“生产水平也很高”?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前两幅图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元稹的诗作证明了唐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四 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面是唐朝诗人所作的五首诗: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②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③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4)材料四中,你认为哪一首唐诗最能体现唐朝的盛世景象?写出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