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作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水排、筒车
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
2、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分别是
A. 辽、西夏、北魏
B. 大理、金、西夏
C. 吐蕃、西夏、辽
D. 辽、西夏、金
3、《明史》记载,“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贵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港……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这记述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遣唐使来华
D.戚继光抗倭
4、明长城的起止点(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5、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市民文化兴起,人们在瓦子娱乐休闲。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洛阳 B.唐朝长安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6、唐代时期中外交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下能突出体现中国人积极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 玄奘西行
B. 文成公主入藏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7、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8、“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②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
④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9、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有蓬勃盛大之意。可见,元朝的国号
A.由部落的名称而来
B.来自发源地的称呼
C.继承创立者的封号
D.寄托吉祥美好寓意
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李自成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大小和卓叛乱
11、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 )
A. 外戚夺权 B. 权臣代政
C. 武将兵变 D. 君主禅位
12、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实行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鼓励垦荒政策
13、下列对武则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宋
C.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14、“和而不同”是和谐哲学的精髓,是处理民族关系所遵循的重要准则。现阶段更应坚持“和而不同”的哲学观,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下面体现唐朝开明民族政策史实的是
① 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②玄奘西行 ③鉴真东渡 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15、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国粹”。京剧是在徽调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改进而形成的。京剧作为一个新剧种正式形成应该是
A. 雍正年间 B. 乾隆年间
C. 道光年间 D. 咸丰年间
1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秦在中央实行郡县制
B. 唐在地方推行三省六部制
C. 元在中央设行中书省
D. 明在各省设“三司”
17、辽政权是由
A.蒙古族建立的 B.党项族建立的
C.契丹族建立的 D.女真族建立的
18、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 君主专制 D. 对外开放
19、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题材广阔,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马致远
20、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专门机构对台湾和西藏进行有效管理,它们分别是( )
A.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B.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
C.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D.枢密院 御史台
21、宋朝的____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2、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抗金英雄是________。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抗元名臣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24、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的皇帝是________;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________。设置驻藏大臣的皇帝是________。颁布金瓶掣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
25、1966年,中国组建的战略导弹部队是________。
26、____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____》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科学家宋应星,该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27、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1624年),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_____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台湾府的设置: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_____。
(3)台湾建省:_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8、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统一蒙古族的首领________。
(3)建立元朝的人是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的人是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的人是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________。
(8)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
(9)北宋实行________的政策。
(10)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9、581年,北周外戚________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30、《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与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它的作者是________。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列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① 在战国称为司南;②北宋 发明 ③ ④东汉 改进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无论隋炀帝开凿运河是何目的,他迷恋江都的美景,想要龙舟泛河,享乐江南的私欲是无法排除的原因。历来人们对长城的赞美很多,然而对于运河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在中国的地图上,长城和大运河,刚好组成汉字的“人”,这一刚一柔的两大杰作,一个(长城)是为了阻隔,一个(大运河)则是为了沟通。
——摘编自葛俐杉编著《隋朝与大运河》
(1)根据材料,指出组成“人”字的两大杰作。
(2)你赞同材料中划线部分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