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勒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语),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针对隋亡的教训,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虚心纳谏

    B.实施和亲

    C.减省刑罚

    D.开放政策

  • 2、“……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底则舀水,高则泄水”这里描写的农用工具是

    A.耧车 B.曲辕犁 C.筒车 D.直辕犁

  • 3、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对外交流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 4、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阎立本是唐朝著名的画家 B.苏轼、李清照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 D.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 (     )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 6、“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句话体现出( )

    A. 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 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和平相处

    C. 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 统治阶级为百姓谋福利

  •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

    A.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D. 辽、西夏继续进攻北宋,双方边境不得安宁

  • 8、唐朝时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 9、唐太宗在政治上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的措施是( )

    A.制定法律

    B.减省刑罚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严格考察地方官

  • 10、明朝后期的菁名戏剧作品《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它的作者是( )

    A.罗贯中

    B.关汉卿

    C.汤显祖

    D.施耐庵

  • 11、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

    A. 文景之治 B. 开元盛世 C. 贞观之治 D. 光武中兴

  • 12、在中国历史上,分立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其中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四百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期。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 581年 B. 589年 C. 681年 D. 689年

  • 13、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北宋与辽之间的和议

    B.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和议

    C.是南宋与辽之间的和议

    D.是南宋与西夏之间的和议

  • 14、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B.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15、享有“诗仙”美誉的唐朝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 16、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①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②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

    ③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④远洋航海能力大为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7、归纳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闭关锁国 D.和平共处

  • 18、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的范围是

    A. 东北地区

    B. 西藏

    C. 天山南北地区

    D. 南诏

  • 19、“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谐,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下列事件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唐太宗被当时北方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B.在唐朝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 20、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文天祥

    B.李世民

    C.林则徐

    D.岳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都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他统一契丹各部,916年称帝,国号“契丹”________

    (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________

    (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称帝,国号金________

     

  • 22、郑和下西洋从________出航,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

  • 23、重大会议影响着历史进程。根据题意完成填空: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2)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称谓,并确立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3)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4)确立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会议是中共______

  • 24、填空题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请在下列空中填出正确内容: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_______的政策。

    (2)元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西藏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台湾地区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

    (3)清朝为安定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置_______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册封______________,设_______大臣,颁布_______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_______叛乱,平定_______叛乱;设_______将军加强对新疆管辖;_______部回归祖国。

  • 25、"十万烟火,甲于天下,地值寸金"写的是________

  • 26、郑成功最大的历史功绩是________

  • 27、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 28、唐太宗将______________嫁给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

  • 29、辽与北宋的和战

    (1)战:____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____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____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流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____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和:澶渊之盟

    ①签订双方:____和辽

    ②内容:辽军撤回,宋朝给辽____

    ③影响:很长时间,宋辽保持了____

  • 30、北宋的毕昇发明了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根据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整理

    材料二 唐朝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 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 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 并日益流行, 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 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 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材料三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 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 ······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 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 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指出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的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 因互鉴而发展。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要使中华文明更加大放异彩,请提出你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