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此诗是唐朝一位被贬为平民的太子为表达对自己母后为了做皇帝不惜残害自已儿子的行为的不满所作。这位母后,后来经过“三摘”“四摘”终于当上了皇帝。“三摘”“四摘”反映出她的统治特点
A. 大力发展科举制
B.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 残酷诛杀李唐宗室
D. 提拔重用有才能的人
2、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3、央视播放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下列叙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时间长,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D.郑和船队到达亚非40多个国家和地区
4、有句广告词“药材好,药才好”。一医学爱好者想了解我国古代有关药物学方面的知识,你可以建议他查阅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5、强盛的唐朝走向衰弱的转折点是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藩镇割据
D.朋党之争
6、《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春秋战国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7、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根据诗中的描述,推测其隐含的科技成就是( )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8、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A.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 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 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 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9、下列关于大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以长安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② 是为了加强东西交通而开凿
③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④ 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还绘有120多幅插图(如下图),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这部书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1、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 遣唐使来华 B. 文成公主入藏
C. 玄奘西游天竺 D. 鉴真东渡日本
12、明朝末年,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下列与“闯王”无关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C.率领农民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D.在山海关大败吴三桂与清军
13、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这里所涉及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北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虎门条约》
C.《伊犁条约》 D.《南京条约》
15、“他倾注27年心血,在前人基础上,纠正错误,增补遗漏,完成了190万字的药物学著作。”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6、被誉为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富甲一方”的城市是
A.北京
B.苏州
C.杭州
D.广州
17、北宋朱彧的《萍州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说明
A.宋朝海外贸易繁荣 B.宋朝海船上使用指南针
C.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宋朝有人制作了“司南”
18、元朝设置宣政院,这表明
A.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B.加强中央对西北、东南等地区的管理
C.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D.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19、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后周
20、“郑和船队促进了中国与沿途国家的文化经贸交流,构建起了宏大且互惠互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版图。”该材料旨在说明郑和下西洋的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21、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明朝时东南沿海倭寇猖獗,____________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
2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 ______。
23、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
24、改错题:下列各小题的历史叙述中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2)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3)明朝南京城中的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5、明末有一本书,既是地理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这本书是________
26、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7、北京城:
基础:元________
修建时间:1406——__________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________年正式迁都北京。
结构组成: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_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今称______。
设计者:木匠_________
概况:占地面积_______万平方米。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________多米,设有_____个门。内城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_____个城门。外城在内城的南面,设有____个城门。
重点建筑:______;平面呈“______”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北京城的建筑以_____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______、城垣、_____、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其中,最为雄伟的是紫禁城,建筑总面积_______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_________间。
历史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______建筑群。
28、宋辽议和,订立_________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此后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
29、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
30、表现
农业 |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和筒车。唐朝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
手工业 | (1)丝织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________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其他行业: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
商业 | 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31、配伍连线题
32、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作者。
(1)“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
(2)《本草纲目》——
(3)“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4)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
(5)浪漫主义色彩神话小说——《 》
33、阅读材料提示,结合所学探究问题。
(民族交融成盛世)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友好历史悠长,各民族在不断交融中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唐朝的民族友好交往与交融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成就了盛唐气象。
(1)举出两例唐朝时民族友好交往与交融的史实。
(互动交往促发展)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了辽、西夏、金等政权。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互动交往,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2)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显著特征?简练概括。
(元清有效辖西藏)元朝廷在西藏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清朝乾隆帝70寿辰时,六世班禅率随从不远万里到承德避暑山庄朝贺。乾隆帝特在山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3)举出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元,清两朝有效管理西藏的各一例措施,这对于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民族团结我行动)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4)受习主席讲话启示,你认为中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该怎样身体力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