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屏东县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内, 便   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于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博鳌亚洲论坛为亚洲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中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   海南一

    个展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风采的平台。.

    ③最近,MSN 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微软在华的 MSN 负责人告诉记 者,这是由于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  ,基于个人计算机的 MSN 将 免费下去。

    A. 渗入   给以   误解 / 始终   B. 渗透   给予   误解/ 一直.

    C. 渗入   给予   曲解/  始终   D. 渗透   给以   曲解/ 一直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光纤宽带的普及,不仅方便了大众生活,还为小微企业降低网络成本和稳固的高速网络基础,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热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B.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所有部件16日下午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任务首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C.敦煌研究院通过官方微信首次披露了一批涉及古代敦煌端午节民俗的壁画及古文献,端午民俗不仅活动丰富,且有文人雅趣伴随其中,十分优雅浪漫。

    D.香港科学园区是香港高新科技以及应用科技的一个研发基地,从2001年启用,目前分为三期,一共有600多家企业进驻,主要以创新科技企业为主。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农业在美国整体经济中占比很小,但却是为数不多的美国出口超过进口的产业,因此每当美国与他国发生贸易摩擦时,农业往往首当其冲。

    B. 当下的电影市场,作品繁杂泥沙俱下,有依靠流量小生打天下的,也有靠老戏骨来征服观众的,《厉害了,我的国》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

    C. 霍金研究的晦涩难懂的物理理论,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却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和追捧,他的《时间简史》已在全球销售了3亿多册。

    D.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实力相当的企业不适当地妥协退让,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在博弈中所消耗的成本实际是无用成本。

  • 5、杜甫有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描写的是(  

    A.泰山

    B.庐山

    C.长白山

    D.华山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应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就会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刘洋《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人民日报》2021年7月:23日)

    材料二:

    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力,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速下的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下的差,其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较小,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同样是在2017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倍速和2.0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学生在1.5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

    (摘编自胡珉琦《“倍速播放”,赢了时间》,《中国科学报》2020年10月15日)

    材料三:

    倍速播放的情境选择

    情境

    类型

    倍速选择

    信息密度与理解难度

    信息密度低、理解难度低

    信息密度高、理解难度高

    主要任务或次要任务

    看剧为主要任务

    看剧为次要任务

    精彩时刻或平淡时刻

    平淡时刻

    精彩时刻

    (摘编自王杰、来昕《倍速播放:青年闲暇时间的消费与异化》,《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7月)

    材料四:

    在刚性的时间挤压和惯性的时间焦虑之下,青年主动选择了倍速播放。然而即使倍速播放,也不能解决海量内容与有限时间之间的矛盾,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内容的取舍,而如何取舍则需要加强青年的闲暇教育。国外较早提出了闲暇教育的概念和理念,但在国内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的闲暇教育和主流媒体的有益引导,帮助青年正确认识闲暇时间的意义,提高审美趣味,养成使用闲暇时间的良好习惯,提升闲暇时间质量,充实青年的精神生活。而青年自身则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强洞察能力和反思能力,审慎地使用闲暇时间,从消费主义的魔咒中解脱出来,从快速、填鸭式的内容灌输中解脱出来,将闲暇时间变成真正的自由时间,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幸福生活。

    (摘编自王杰、来昕《倍速播放:青年闲暇时间的消费与异化》,《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7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观众收看品质好剧时往往不会选择倍速播放,反而会一再品味,而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为重要参考数据。

    B.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作品;那么倍速播放将是不二的选择,在进行倍速播放时,观众一样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C.根据肯塔基大学的研究结果,视频课程以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

    D.当视频内容的信息密度和理解难度低、观众注意力富余、剧情较为平淡时,观众更倾向于使用倍速播放功能。

    【2】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了倍速播放对艺术创作的正面影响,侧重从创作者的角度谈倍速播放的作用。

    B.材料二实验结果说明适当加快学习视频的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作用。

    C.材料二的实验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D.倍速播放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成倍提升了观看效率,赋予了观众更多选择的权力,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分配时间。

    【3】综合材料,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借助倍速播放的力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对偶的句式,表明作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 ”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 ”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坚定地表明自己的信念的同时,也明确表明先贤崇尚美德是自己有此决心的原因。

    (2)引用神话传说能够丰富诗词的意蕴。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赞扬开路者的神力和勇力。

    (3)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借用刘备与良马的典故,追忆自己的戎马生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细致地写出茅草飘散各处的情景。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5)《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

    (6)古人常把月光比作流水,而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积水”喻月光,已颇见才气,而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月光中之影,更是颇具匠心,令人称绝。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中想象前行之路,以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沙漠冰封、阴云密布来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了同舍诸生光鲜夺目,“____________”,又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自己的服饰和心理,表达一心向学淡泊安然的精神。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以车马为喻,讲明要善于利用外物让自己取得成功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

    (南宋)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①来吴兴,数得相羊②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销酒,更洒菰蒲③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①朅:来,来到。②相羊:“相徉”,徘徊。③菰蒲:水草。

    【1】对本词艺术手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乐衬哀

    B.叙议结合

    C.一语双关

    D.烘托拟人

    【2】有词评家认为,“白石小序甚可观,苦与词复”,那么本词的序与正文是否有重复之嫌?请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徐阶辈皆器重之。居正为人,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阶代嵩首辅,倾心委居正。高拱以狠躁被论去,徐阶亦去,春芳为首辅。居正与故所善掌司礼者李芳谋,召用拱,俾领吏部,而夺春芳政。初,徐阶既去,令三子事居正谨。而拱衔阶甚,嗾言路追论不已,阶诸子多坐罪。居正从容为拱言,拱稍心动。神宗即位,居正遂代拱为首辅。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之,边境晏然。浙江兵民再作乱,用张佳胤往抚即定,故世称居正知人。居正病。帝频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醮为祈祷。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赠上柱国,谥文忠。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B.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C.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D.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B.首辅,在明代是对内阁大学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是与内阁之中“次辅”“群辅”相对而言的称呼。

    C.太仓,京城储粮的仓库,也可指官名,掌管仓廪出纳。文中“太仓粟充盈”即指国家仓库里储粮丰盈。

    D.右,中国古代以右为尊。“右”指右边,也有上的意思:也可以指尊重、重视之意,本文中即是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居正聪颖机敏,备受赏识。巡抚顾璘认为他文才超群,会成为主持国家大政的人才。在考中进士后,亦受到徐阶等人的赏识。

    B.张居正治理政务,效果显著。居正颁布多项政令措施,改革时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效果,朝廷府库充盈、政体整肃。

    C.张居正好建功绩,以智驭人。居正能够用智谋权术驾驭下属,人们也大多乐于为居正尽力,所用李成梁、戚继光等人多有功劳。

    D.张居正病重期间,深受皇恩。居正患病四个月没有痊愈,皇帝因此屡下谕旨询问病情,并且拨出大量财物作为居正的治病费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拱衔阶甚,嗾言路追论不已,阶诸子多坐罪。

    (2)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作文。

    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是:“快点玩!”

    请你以“我们到底是该快点还是慢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把题目抄在答卷纸上;⑵不少于800字;⑶不要写成诗歌;⑷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