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陇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段内容表明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九二共识” D.政治协商制度

  • 2、“文化大革命”遗留了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打开新局面。承担了这个艰巨使命的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 3、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

    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日本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

  • 4、北宋的开国皇帝是

    A. 杨坚

    B. 李世民

    C. 杨广

    D. 赵匡胤

  • 5、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 B.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混乱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 6、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筒车灌溉农业

    B.人们可以用青瓷碗白瓷壶

    C.欣赏《送子天王图》

    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 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下面时间轴中②对应的是

    A.隋朝的建立

    B.唐朝的建立

    C.五代十国的开始

    D.北宋的建立

  • 8、下列对改革开放前人们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服装色彩和样式很单调

    B.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而且数量有限

    C. 时装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 人们大都穿着灰色中山装或兰色解放装

  • 9、《三字经》里写道:“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里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努尔哈赤

  • 10、清朝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哪项与此无关

    A.册封五世达赖 B.驻藏大臣

    C.金瓶掣签 D.伊犁将军

  • 11、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B.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 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 粮食种植的复种技术得到推广

  • 12、我国古代对欧洲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 1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C.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D.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14、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荣居“史上十佳亚洲小说”榜首的是和下图所示情节有关的一部文学巨著。以下对此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 明代曹雪芹创作的文学巨著

    B.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 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D. 抨击了封建礼教,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 15、“市舶司”是古代某一个朝代的政府机构,它的职能是

    A. 掌管军事

    B. 掌管监察

    C. 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D. 掌管对外贸易

  • 16、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三枚纪念邮票,分别是:龙腾香江、特区新颜、紫荆追梦。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邮票应该发行于(  )

    A.2017年7月1日 B.2017年8月1日

    C.2017年10月1日 D.2017年12月20日

  •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不朽名句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邓世昌

  • 18、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①唐玄宗重用奸臣,朝政腐败            ②发生严重的灾荒

    ③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                      ④ 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后周

  • 20、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

    A. 水排、筒车   B. 曲辕犁、筒车

    C. 灌钢法、提花机   D. 翻车、提花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

  • 22、拓展:四等人制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23、唐朝贞观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被称为“________”。

     

  • 24、北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________

  • 25、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1500年的________制度。

  • 26、中国古代文化璀璨辉煌,呈现出流传方式多样性特点。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

    载体

    案例

    说明

    诗词

    唐朝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1)”。北宋文学家(2)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9)综上所述,归纳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戏曲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3)。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4)。

    绘画

    唐朝画家(5)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书法

    隋唐书法,名家荟萃。《颜氏家庙碑》的作者是(6),他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小说

    曹雪芹的《(7)》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地图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8)。

     

     

     

  • 27、统一蒙古,被称为一代天骄的首领是________

  • 28、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 29、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 30、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是________的诞生。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755年唐朝发生的叛乱_____。

    (2)1644年推翻明朝的起义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二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三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材料四  清政府在稳定了对内统治后,决定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国家统一。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材料一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被郭沫若誉为“一代英雄”的是谁?郭沫若对他做出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回答,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从军事角度看有什么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是哪一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